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此霜非彼霜 (第3/5页)
? 就这样,婆媳争争闹闹间,老人家怒气攻心,病了。 老人生病,更别想把孙子带在身边,万一把病气过给孩子,岂非得不偿失?于是乎,老夫人输掉了孙子的扶养权。 好的不准坏的准,叶启泰果然长歪了,他不念书、不上进,才七岁就跟着旁人进赌场,卢氏这个当娘的就算知道,也只能尽可能帮着遮掩,等到事情爆发,叶启泰的赌瘾已经戒不掉了。 后来赌场掌柜上叶家要赌债,此事被老夫人知晓,一怒之下再也起不了身,两个月后,老夫人过世。 叶老夫人死去,后院变成卢氏的地盘,多年媳妇熬成婆,终于能订规矩、作主大小事,她能不气焰嚣张? 从此卢氏出入各府家宴,只带自己的嫡女,把已经及笄、在京城小有名气的叶霜晾在一旁,平日里拿她当奴婢使唤,动不动就禁足、毒打、饿上几顿,卢氏把对老夫人的怨气全数发泄在叶霜身上。 就这样,一年年蹉跎,转眼叶霜就要十八岁了,任她再能耐、再有才气,也不会是好人家的媳妇人选。 卢氏暗自窃喜,盘算着再过两年,等叶云、叶霓出嫁,便寻个出得起价的商户把叶霜送出门,换一笔聘金,替儿子攒家底。 谁知道,皇太后突然下了道懿旨,要替德王世子选媳妇。 消息一出,各家名门淑媛订亲的订亲、成亲的成亲,就怕德王世子相中自家女儿,卢氏也怕啊,毕竟她还有两个女儿没订亲。 这些年,为替女儿做声势以求得好姻缘,她花银子请最好的教养嬷嬷,到处寻机会给女儿表现才艺,细细经营之下,女儿的名声如日中天,人人都晓得叶府千金教养好,没想到这份名声成功地让长女、次女嫁入高门,却也让叶云、叶霓雀屏中选。 那日皇太后宣叶家女儿进宫,同行的还有好几户闺阁千金。 虽然如此,那些夫人们哪个是简单的,人人心里都有数,知道自家女儿不过是陪衬,真正的红花是叶家嫡女,因此争先恐后把叶家女儿夸上了天。 卢氏也不是简单货色,她老早买通太医,三百两银子花得rou痛,却让她的叶云、叶霓有“不足之症” 满京城百姓都晓得德王世子不缺钱、不缺名,单单缺个子嗣,有不足之症哪还入得了皇太后的眼。 再加上叶霜虽然讨人厌,但人家八字好是事实,她是贵子多、贤孙满堂的帮夫命,要不是卢氏刻意耽搁,故意放话抹黑品性,当年老夫人还在,有多少好人家想上门求娶。 为此,卢氏还下重本,打听到皇太后的喜好,进宫当日故意把叶云、叶霓打扮得花枝招展,衬得叶霜一朵水中清莲似的。 叶霜虽然年纪大一点,但有太医“挂保证”不意外地,最后皇太后挑中不是嫡母亲生的叶霜。 为此,卢氏洋洋得意了好一阵子,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当年若不是存下坏念头,如今要嫁进德王府的,可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了。 哪个当娘的不想把女儿嫁给世子荣享一生,唯有德王世子人人怕,宁可嫁给德王另外两个长进儿子,也不愿贪图富贵,葬送亲女性命。 叶云、叶霓不肯嫁,叶霜何尝愿意?只是老夫人去世后,满府上下还有谁会替她着想? 对父亲而言,她就是个女儿,叶府什么不多,就女儿多,一个女儿换连升三级,简直太划算。可惜皇太后只有一个克妻的侄孙子,要是有四、五个,叶府都嫁得起。 清流门风是演给外人看的,痛心疾首也是用来表演的,在绝对的利益之下,牺牲一个女儿算什么?退亲的背后目的不过是调高价码。 叶霜本就不愿意,再加上吕香莲闹这一出,她横了心,取来白绫,绑上梁柱,在颈间狠狠缠绕三圈,踢翻凳子,存了必死之心。 然而死而复生的叶霜并没有替自己争取到不嫁的权利,只争取到从宫里送来的高级陪房、丫鬟,以及一百二十八抬嫁妆。 都是些昂贵稀罕之物,足见皇太后下足重本,非要给德王世子扛个“贵妻”回府,铺面、庄子、田亩、头面首饰…卢氏粗粗估计,至少有三万两。 那些嫁妆令叶云、叶霓嫉妒不已,几度跑到叶霜跟前酸言酸语,叶霜猜测,要不是宫里人守得紧,说不定贪婪的卢氏真会干出偷梁换柱的事儿。 叶霜会因此而开心吗? 当然不会,她是见识多、阅历足的现代人,心底清楚,花掉的叫做财产,花不掉的叫遗产,在京城人士纷纷下注,她能不能活超过一年的同时,她不会天真到为自己拥有众多“遗产”感到喜悦。 只是…她轻轻抚摸手中象征吉祥寓意的苹果,一下又一下,轻柔而缓慢,那表情和白雪公主的后母如出一辙。 她不是古代人,不会理所当然地接受所有资讯,她会分析、会质疑,会在与人面对面时,考虑面具下的对方长什么模样? 除非有双重人格或精神分裂症,否则人格形成期后,性情脾气将大致定型,当然,环境改变多少会让性情有些不同,但个性天翻地覆大转变的机率也未免太低。 她知道脑部受重创会失忆,倒没听过三年闲散日子之后,孔子会变曹cao、郭靖会变成韦小宝。 所以是什么理由让卫昀康从一个文曲星下凡的有为青年,变成无脑的败家子? 这年代的道德标准高到令人发狂,民间舆论会逼人烧炭自杀,是什么原因让他无视标准、不畏舆论,处变不惊、坚持到底的极力使坏?! 就算不使坏会死,但考得上状元的男人不至于没脑袋,卫昀康怎不晓得明面上的坏和台面下的坏效果不同,结论也会不同? 他何必坏得如此明目张胆?坏得人人口诛笔伐?又不是家里没大人,难道是…有人在背后支持他的坏? 此为疑点一。 几任妻子都无法为他留下一儿半女,他身为世子,卫家肯定很重视他的子嗣,倘若外室生下儿子,自然要欢迎喜喜迎进王府大门,为什么卫昀康选择将她藏在外面,不让她出头? 就算觉得吕香莲的身分丢脸,看在儿子的分上,卫昀康也该好好把他们母子俩供养着,怎会让她在婚礼前夕冒出来捣乱? 莫非不是所有人都乐见这桩喜事?那个不乐见的人,是卫昀康吗? 此为疑点二。 再说了,如果她是吕香莲,绝不会傻到把事情闹大,因为闹过这场,任谁当主母都不会让她好过,何况…求她?会不会求错对象,她还没过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