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危机中的咸流血的仕途:李 (第2/4页)
作乱之上,如郎中令王绾、内史肆等,本可用来保卫嬴政的,却都被调了去防备宗室。在此危机关头,李斯自知重任在肩,他要以一个人的力量,拖延住樊于期,等候王绾和内史肆带兵来援。 樊于期和李斯对峙片刻,忽剑指李斯,道:“此乃缓兵之计,客卿欺吾不知欤?” 李斯哈哈大笑,大声道:“好一个缓兵之计。中尉大人果然智慧过人。只是以中尉大人之智慧,又何以为长安君所卖而不自知?” 李斯漫不经心的一句话,却点到了樊于期的要害。他早已在成蟜身上押上了他所有的赌注,如果成蟜真的要出卖他,他活该只能死无葬身之地。 李斯见樊于期木然不语,又道:“浮丘伯的苦rou之计,中尉大人以为怎样?” 浮丘伯的名字被说出,更是让樊于期慌乱。浮丘伯行踪诡秘,李斯又如何得知?李斯对他们的谋划到底知道多少? 李斯见樊于期乱了分寸,再道:“李斯有数言,特为将军计,将军愿听否?” “说。” 李斯作了个邀请的手势“请将军移步。” 对于李斯的口才,樊于期早有耳闻。经他一说,能让母鸡抢着报晓,公鸡尝试下蛋。其诱惑力之强,有如海妖塞壬的歌声,不可抵挡。你最好的办法就是像奥德修斯那样,用蜡塞住双耳,乃至把自己锁在桅杆之上,根本就不要听。 然而樊于期还是忍不住好奇,想要尝试一下李斯到底有多神奇。他进入门内,但见宫殿空旷,并不像有埋伏的样子。可还有那第四道门,第五道门呢? 李斯道:“以樊夫人为饵,中尉和长安君演了一出好戏,几乎掩尽天下耳目,却并未能瞒过秦王。中尉大人对长安君仁至义尽,今日又因长安君之故,不惜擅闯咸阳宫,犯下弥天大罪。然而,长安君又是如何对待中尉大人,中尉大人可曾知道?” “如何?” 李斯紧盯着樊于期,道:“敢问樊夫人何在?” “尚在长安君府中。事成之后,樊某自会将其迎归。” 李斯诧异道:“夫人已死,中尉难道不知?” 樊于期大怒道:“胡说。” 李斯一笑,道:“中尉将夫人托于长安君,此乃以饿狼司rou、渴马护水也。夫人美貌绝世,长安君又正在少壮之年,yin欲正盛,夫人美色当前,长安君岂无染指之思?据李斯所闻,长安君并未恪守与中尉之约,而是一心要玷污夫人之清白。可怜夫人,为保全名节,不令将军蒙羞,宁投井自沉,不使长安君得逞。依李斯看来,夫人虽为自戕,杀夫人者,实长安君也。” 樊于期更怒,道:“客卿再敢胡言,休怪樊某剑下无情。” 李斯道:“中尉不信,请随李斯前来。” 樊于期心存疑虑,不知李斯欲带自己前往何处,自不肯行。李斯指着前面的偏殿,道:“李斯这就领中尉去见夫人。李斯若心存狡诈,中尉掌中有剑,两步之内,便可令李斯血溅当场,中尉何虑哉?” 樊于期这才跟随李斯,来到偏殿。偏殿之内,果然空空荡荡,只是在偏殿正中,安躺一人。樊于期近前一看,险些昏倒。李斯没有骗他,真的是他那阔别已久的妻子,宓辛。樊于期跪在宓辛身前,但见宓辛面容皎好,一如生时之美丽。长日以来,樊于期沉湎在温柔乡中,本已渐渐让宓辛在心中淡去。不想今日一见,虽远隔阴阳之界,昔日的柔情蜜意,却瞬间猛然泛起,撕心裂肺。 李斯看着瑟瑟发抖的樊于期,道:“李斯本无意扰了夫人的魂灵,只是暗为夫人抱恨不平。可怜夫人含冤未雪,临死也未能见得中尉,还有四个孩子。李斯这才大胆起夫人于地下,当面向中尉陈情。” 李斯鼓动口舌,樊于期却根本没在听。他捧着宓辛的脸,笑中有泪,道:美人,给爷再笑一个。宓辛自然没有笑。樊于期又上去和宓辛接吻。嘴里断断续续地哼哼着:归来兮,美人…我希求你的美丽;我渴望你的身体…为何你不看着我…无论美酒与鲜果,都不能平息我的欲望;你在我的血管里点燃yuhuo…我吻了你的嘴,多么苦涩的双唇,难道是血的滋味?…或许是死亡的滋味…归来兮,美人,和我亲嘴… 但见樊于期趴在死去的宓辛的身上,和她又说话又接吻,场面之阴森诡异,作为唯一的旁观者,李斯胃里不禁一阵翻腾。 面对现实吧,宓辛再也不会醒转。她并非睡美人,能被王子的亲吻唤醒。况且,即便宓辛真是睡美人,她等待的王子也将是遥远而高傲的成蟜,却不是和她作了十多年夫妻的樊于期。 樊于期起身,两眼血红,仰天狂笑道:“区区一女子而已,何为涕下?樊于期啊樊于期,你算什么英雄?” 李斯一心要拖延时间,于是正色道:“中尉何必自责。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樊于期一想也是,无论如何,十余年的夫妻,宓辛之死,怎么说也值得他几滴热泪。李斯又道:“李斯闻中尉之名,如雷贯耳,以为当世一人而已。夫人当日委身相从,也以中尉为盖世英雄也。今夫人因长安君而死,中尉不为复仇,反鹰犬事之,此非夫人之所望,更非丈夫之当为。” 樊于期受李斯一激,果怒形于色。李斯又道:“中尉心中定有疑惑,长安君的十万兵马应已杀回咸阳才是。长安君何在?中尉为长安君所卖也。本是里应外合,殊不知长安君却另有准备。秦王薨,继位者非长安君莫属。中尉弑秦王不成,中尉死,长安君则按兵不动,仍不失长为长安君,衣食富贵。万一中尉弑秦王成,中尉仍难逃一死,长安君必以中尉之头颅,为秦王复仇,示天下以大义,昭继位之正统。以李斯看来,成或不成,中尉死必也。” 总之,樊于期被李斯游说得昏沉。他几乎都忘了自己是前来造反的。一时间太多的信息,让他承受有余,消化不及。樊于期于是道:“如此,计将安出?” 李斯信口应付道:“中尉纵不爱身惜命,也当为家小考量。稚子何辜?老母何辜?中尉忍其同死乎?今中尉只是误信蛊惑,若悬崖勒马,犹为未晚。秦王与相国皆对中尉冀望甚深,当许中尉戴罪立功,领兵征讨长安君。擒得长安君,将功抵罪之余,更得秦王倚重。将军今日为秦之中尉,异日则为秦之白起、蒙骜也。” 李斯说到后来,言语间已是破绽百出。樊于期也觉得不对劲,正沉吟未决,殿外忽杀声一片。李斯喜形于色,知道是郎中令王绾、内史肆领兵赶到。樊于期大怒,心知中计,拔剑便砍李斯。李斯将将躲过,脑袋虽保住,头发却已被削去一大片。李斯转身便逃,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