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一章寅回到山沟去种田杀 (第1/2页)
第二百三十一章 寅日杀猪 第二百三十一章寅日杀猪 山里早鸟儿叫得欢,李君阁被挂在屋檐下的画眉吵醒的时候,天才蒙蒙亮。 出来活动了一下筋骨,见育爷爷已经在敞坝练蚩尤拳了。 这老爷子不得不服,这么大年纪了,拳脚还是虎虎生风,李君阁每次都看得叹为观止。 一趟拳打完,李君阁递软帕,育爷爷说道:“今天是寅日,杀猪的日子,今天阿音他大舅小舅都要从八沟乡来,皮娃你今年还算客,到时候要帮着逮耳朵哟!” 这话信息量太大,不能不解释一下,苗族过年一般选卯日,也是兔日,有选在十月的,有选在冬月的,各个寨子都不相同,算是一年的最后一天,类似山下的除夕。 卯日前一天是寅日,寅属虎,虎克猪,所以寅日是苗人杀猪的好日子。 苗族很重视舅舅,所谓“娘亲舅大”过年时,主刀杀猪的最好是舅舅,家里煮“庖汤”的最好也是舅舅。 这大舅小舅一起山,也说明了妮mama娘家对阿音这家的重视。 音爸爸今天一早下山了,也是因为他是山下何苗他舅,因此也赶去杀猪了。得午才能赶回来。 当然了,家里杀的猪,必须要将带尾巴的猪后腿给舅舅,让他带回家去。若是没有将带尾巴的猪后腿送给舅舅,那是脏了班子,丢了面子。 所以,当苗家人过年要杀几头猪时,不要以为是家里的猪rou不够吃,而是家里的带尾巴的猪腿不够分,他们必须要保证该拿到猪腿的舅舅,都拿到猪腿。 这是礼节,是来客身份的象征。 也是说,今天阿音家得杀两头猪,这活还真不轻省。 最后是苗家过年杀猪,有一个有趣的习俗:一是非常欢迎客人动手帮着抓猪,参与杀猪的过程,好象做游戏一样,而客人动手参与抓猪、杀猪则是给主人很大的面子;二是最后动屠刀的人一定不是本家,最有面子的便是舅舅动刀。 李君阁说道:“那家里不是每年都要杀两头猪?两头猪养一年也够辛苦的。” 育爷爷说道:“哪能啊,以前家里穷,阿音她大舅小舅寅日这天只会来一个,今年还是我逼着他们一块儿来的。” 说完拍拍李君阁的肩膀:“都是托了你的福啊!”李君阁赶紧谦虚:“哎哟育爷爷你可别再提这茬了,别说我还没有阿音出力多,算有,那也是应该的,你再这么说我可真要脸红给你看了!” 育爷爷哈哈大笑:“好好,不提了不提了,午陪我好好喝几杯行!” 李君阁笑道:“这个没有问题,到时候我们好好喝一台。” 这是阿音也起来了,招呼爷俩进屋吃早饭。 吃过早饭,育爷爷又带着李君阁去楼下看猪。 两头大黑猪肚子都快碰到地了,在那里哼哼唧唧,每头都有两百多斤。 李君阁看得有点麻爪,这两头大憨货,四个人绝对拿不下来! 这时大舅小舅到了,两人来得挺早,身还挂着电筒,脚边放着一背篓的礼物,看样子也是半夜动身了。 大舅小舅住在山下八沟乡,习惯了用汉家姓名,姓熊。 阿音看到两人很开心:“大舅,小舅,你们来这么早啊?!” 大舅小舅很喜欢阿音,围着阿音前后看,大舅说道:“看来李家沟也养人嘛,阿音没见瘦!” 小舅说道:“嗯,学校那会好像还胖了一点。” 阿音跺着脚道:“小舅!” 小舅挠着头道:“哈哈,现在的丫头们都咋回事?说她们胖一点都得罪人!” 阿音将李君阁拉过来介绍道:“这是山下李家沟的娃子,叫二皮,今年在我们家过年。” 大舅哈哈大笑:“早听你爷爷提过了,夸得跟朵花似的,是个好小伙子!” 李君阁也厚着脸皮喊大舅小舅,说道:“今天我给两位舅舅打打下手了,不过我们加老爷子四个人怕是降不住哟!” 这时听到有人大笑:“不怕不怕,我们来帮忙来了。” 李君阁一抬头,正是阿冲叔,后面还跟着阿铜。 李君阁大喜:“阿冲叔,你自家不用杀猪吗?” 阿冲叔笑道:“木匠靠手艺吃饭的,家里头没有猪,每年这个时候是哪家需要人手下把子力气趁顿汤喝!” 育爷爷笑道:“别听他胡说,他可是杀猪的行家。” 阿冲叔连连摆手,说道:“老叔你抬举了,今天有大舅哥在,轮不到我,我是专门来喝汤的。” 说干干,几人合力又是推又是拉,好不容易将一头大黑猪从猪圈里拖将出来。 大黑猪似乎知道大祸临头了,在那里死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