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第3/4页)
露出来。跳上房,他这才看见,原来是二座宫殿式的高楼,楼下四周的廊上都挂着灯,每一旁站着两个军士,如果想溜进楼里面,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艾慈迟疑一会,遂又翻身到墙外,就近找了些块石头,才又翻过围墙内。 他先把身子隐起来,然后打出一块石头。“叭!” 那声音真是清脆,石头的滚动声也都听出来了。 廊上的军七一声喝,立刻冲了出来。 “谁?” 又是—块石头打过去,这次的石头掷得比刚才稍远一点,那声音就好象有人在往前面跑。于是,八个军士齐往发声地方追。 艾慈在暗中想发笑。其实,他早就发笑了,只是未曾笑出来。 于是,他又掷出第三块石头,几乎掷到后花园的假山上。 八个军士分成两边迎去,刀出鞘枪指前,还不停地吆喝:“谁?” 艾慈把握住机会,奋力猛一撑,他正好双臂钩住檐旁上的龙头。 他拧腰又挺身,人已到了高楼上。刚要进去,却不料那窗子先自里面拉开了。 这一下可真让艾慈吃惊。不过他未叫出声,他的脸只是笑。 他笑着笑着作了个揖,道:“小民来了,侍候大人来了。” 果然,窗后面站的正是那位失印信的总督大人。只见他双目如炬,左手抚髯,右手背后,隐隐然煞气外露。 “大印拿来了?” 声音低沉而含威?胆小的人要见了一定吓得打哆嗦。但艾慈不会被吓的。 他咧嘴笑,道:“站在外面说话不太礼貌,可否容小民进去?” “你进来吧!” 艾慈闪身推门而入,只见是间极为豪华的书房,除了一个大书柜外,另外的两个桌面上摆着尽是古玩玉器。四墙上也挂满了名家字画。 艾慈尚未站定,突然啸风陡起,寒光喷射,总督大人已猛的一剑向艾慈刺过去。 艾慈的双足未动。他只是身上在闪晃,双肩前后摆动中巳堪堪躲过那刺胸点喉的一剑。 总督的剑术造诣很深,他不收回剑,震腕抖出五朵剑花,几乎把艾慈笼罩在一片剑幕之下。 艾慈嘿嘿一声笑,上身往后下压,看似要仰面躺在地上,但就在他的后背快要接触地面的刹那间,忽然身子侧转,右掌怕地,人已弹出一丈外。他不等利剑再到,右掌扫在一张桌角上,人已掠在桌子的另一面。 艾慈侧身望过去,发现总督已收回了剑。 “好一招‘青蛙出水’,你用的很恰当。” “我不想挨剑,大人。”他喘了一口气,又道:“小民真替大人捏把汗。” “此话怎讲?” 艾慈道:“如果小民躲不过大人那招,大人的官印即将永远失去,别想再找回来了。” 总督十分动容,面前这个年轻人,虽然是一个大胡子,但年纪并不大,他也明白这一杀招。 笑笑,总督大人道:“本督见你心喜。你如果投入本营。本督可以利用你找回官印为借口,拔升你为本督府中参将之职。” 他顿了一下,又道:“对你的胆识、机智、武功,不难借以爬升高官。” 艾慈心中立刻明白了。若是自己答应下来,第一个得到好处的便是总督大人,十万两银子他省下了,真是一举两得的如意算盘。 总督大人也正是这个意思。他拔剑的目的在于试探艾慈的武功,他并不想取艾慈的命。他的印信还没送回来。 然而,艾慈却淡淡一笑,道:“小民江湖懒散汉,平常吃闲饭,好游玩,大人的美意小民心领了。” 总督一笑,道:“这是一次机会,当机会来临时,就应该好好抓牢,人的一生之中,也许只有一次机会,本督提醒你,你回去多想想。”他走近艾慈,把手中剑挂在墙上,又道:“你这么快又折回来,是不是官印有下落了?” “不错,大人,我很幸运。” “在什么地方?何人手上?” “小民厚颜,小民贪财。” “你要银子?” “不错,先收银子,才说官印。” 冷冷地,总督大人道:“本督怎知你不是利用官印失窃而来撞骗?” 艾慈笑笑道:“收了大人的银票,当然要带大人去取官印,这等于一手交银,一手交货。” 总督一挺身,道:“好!你等着。” 他拉开抽屉,立刻取出十张一万两的银票,往桌上一放,又道:“这些绝非官库银子。” 艾慈伸手收起银票,小心地塞入怀中,笑笑道:“请吧,大人。” 总督高声道:“来人呐!” 随声而进来了两名武士,两个人轻装短扎,头包青巾,艾慈一看便知是江湖中人。 “你二人跟他去取官印,不可有失。” 艾慈道:“大人不去?” “不必了,有他二人就够了。” 艾慈这一回不再从房上走了。他跟着两个轻装汉缓缓走到楼下面,便闻总督大喝道:“都滚开,弱者不来,强者你们拦不住,要你们何用,一群饭桶。” 艾慈领着那二人走出城,一路上他试探着问二人的来历,不料二人谁也不会开口说—句话。 两个就象哑巴似的,甚至也不看艾慈一眼。 这两个人面色之冷酷,就好象刚从雪堆里拖出来的死人模样,还带着一股冷兮兮的味道。他们紧紧的跟着艾慈,而使得艾慈有附骨之蛆般的不舒服,要说多不自在就有多不自在。 两个人腰上的家伙俱是一把弯月刀,长短与艾慈的利刀差不多。 这二人身上还有着nongnong的羊膳味,双目就象草原上的大花豹。 二人不开口,想攀交情也攀不成,艾慈发狠心,拔开脚步就往前走。 走了一阵子,艾慈回过头去看,两个人离他拉开十丈远,他心里猛一亮,如果自己尽全力,定能丢下他们俩,不过这二人能在这一阵穷跑中,有这种脚程,已是难能可贵了。 于是,三个人到了大雁塔。 艾慈抬头看着天色,东方微微泛白。艾慈一屁股坐在塔下的石阶上,以手当扇,呼呼的直喘气。 只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