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啸西风_第二十二回大雨夜昭昭辨真相剑啸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回大雨夜昭昭辨真相剑啸西 (第5/5页)

了一辆马车,直奔长安而去。

    长安古道,秋风正紧。一辆马车在路上急急行进。

    车夫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脸上喜气洋洋。今日生意不错,搭车的一男一女出手很大方,给了足足十两银子。只是有一样,他觉得很难受,因为那乘车的姑娘似是得了重病,上车时是那男的抱上去的,到现下都没有出声,这就足以证明她病得不轻。车夫心想:“像这样的好人,老天爷不该让她得重病的!”自然,车夫只是直觉上感到这两人是好人。除了十两银子的车资之外,那男客的焦急与温和、女客的病容与呻吟,都是让车夫做出“他们是好人”这个判断的原因。

    这两个好人,正是莫之扬与上官楚慧。

    昨夜二人经历了一场生死,此时已坐上去长安的马车上,一路上的风景,从窗外匆匆后退,行路人却无心欣赏。莫之扬抱着上官楚慧,见她脸色越来越好,呼吸也近于常人,渐渐放下心,自己却觉得阵阵倦意涌上来,靠着车壁昏昏睡去。

    不知过了多久,忽听上官楚慧厉声道:“放开我!放开我!”莫之扬一惊,见上官楚慧怒道:“你还有脸叫我娘子?你不是想杀了我么?”莫之扬道:“我怎会想杀了你?……”忽觉得头晕眼花,歪倒在车厢里。上官楚慧惊道:“傻相公,你怎的啦?”她这时才见莫之扬头发已烧去大半,脸上手上都是燎泡,这情形浑若两人初识之时,不由得反过来将他抱起,道:“傻相公!傻相公!”莫之扬睁开眼睛笑道:“我实在累得很啦,娘子,咱们这是去长安,到了那里,咱们再好好说罢……”呼呼睡去。上官楚慧拉开车帘“咦”了一声,道:“把式,今天是什么日子?”车夫笑道:“好让姑娘知道,今儿个是天宝十四载十月二十九日。”上官楚慧大惊:“我已昏迷五天五夜了么?”望望沉沉入睡的莫之扬,泪水不由潸然而下。

    大车进了长安,是第二日的中午。莫之扬与上官楚慧下了车,找了一家客栈住了。经一夜又一上午的酣睡,莫之扬才恢复了精神。他虽连接两次失血,却不觉得有碍,两人点了几样小菜,对饮了几杯,愈发神定气足。莫之扬将这几日来的情形给上官楚慧简略说过,上官楚慧虽是火暴脾气,此时还哪里能再发火?只冷笑道:“如今你成了万合帮帮主,高不可攀,就更要打定另娶的主意啦。”莫之扬怕她再做出没深没浅的事来,笑道:“可不敢,可不敢。观音娘娘在上,自会让娘子知道弟子的一番苦心。”心想:“但愿她慢慢明白过来。我这次到长安为的是寻访昭儿的消息,也不必让她知道。”两人饭后无事,便到长安城中闲逛。

    古都长安,其时正极尽繁华。唐朝定都长安以来,至此时已历六代,每一代皇帝都欲青史留名,长安得以反复建设,真可谓气象万千。尤其是唐明皇,自开元元年登基至今,已当了四十三年的皇帝。明皇当政初期信奉“勤俭建国”的方略,身旁相继有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诸贤相辅佐,一扫武则天后期及韦武集团所遗余的秽气,政治清明,百姓康乐,国家得到大治。进入天宝年之后,唐明皇开始追求奢靡的生活,大兴土木,长安愈发变得繁华奢丽。

    莫之扬与上官楚慧何时见过这等气象?只觉得这也好玩,那也新奇,不久一两个时辰过去,天色将暮,城中华灯初上,而人声绝无半分减,街上的铺面多得令人咋舌,许多没见过的东西摆得琳琅满目。莫之扬给上官楚慧买了一兜柿饼蜜饯,上官楚慧高兴得眉开眼笑,她虽是不拘形迹的江湖女儿,这一回却特别斯文,俏生生地提了不吃,只唇角弯弯地笑。莫之扬看了惊奇不已,忽然明白过来,暗暗叹了口气。

    正在闲逛,忽听身后人声慌乱,转头看时,见一队二十余骑高头大马直驰过来,马上乘客个个衣着光鲜,簇拥着一个五十余岁的瘦脸汉子,那汉子身着紫貂披风,头上戴了顶五光十色的宝冠,却反而衬出其神貌委琐。虽骑在马上,但兀自抱着一个浓艳女子,大声嘻笑。街上之人见到这一队人马,纷纷闪避,稍慢些的,均吃了马鞭。上官楚慧怒道:“什么世界?如此骄横不法!”见马队驰到近前,却不闪避。莫之扬拉她一把,道:“何必生事?”那队人马驰过,不一会儿大街又恢复方才景象。上官楚慧骂道:“你娘的mama,这是什么世界?”

    忽听一人道:“二位想必是从外地来的罢?”却是身后一个柑桔摊前的生意人发问。莫之扬上前行了礼,问起方才所过马队,那生意人叹道:“那瘦杆儿就是岐王,此人是当今皇上的四弟,哪个敢惹?!”周围的人也纷纷摇头叹息,有的道:“吃两下马鞭算得了什么?真要是砍掉了咱们的脑袋,那还不是白砍?”莫之扬心中一动,打听皇宫所在。上官楚慧道:“傻相公,你还要去皇宫么?”莫之扬笑道:“远远看看也是好的。”当下两人依了指引,来到紫禁城下。只看到高高一道城墙及威严的一座门楼,守城兵士铠甲鲜明。莫之扬顺着宫墙走了百十余丈,心中盘算一会儿,道:“回去罢。”寻回借宿的客栈,与上官楚慧道了安,径回房中睡觉。

    第二日上午,莫之扬将上官楚慧请到房中,说起她忽然昏迷的原因,将“四象宝经”的种种祸患一一说过。上官楚慧虽是强硬脾气,但练武之人,一听便知真伪。她本早就担心练功以来的种种毛病,此时听莫之扬说竟有法子克制,心下甚喜,便老老实实跟莫之扬学洗脉大法。如此不觉到了半夜,莫之扬道:“娘子,你累得很啦,好好睡觉罢。”上官楚慧笑道:“你长大啦,当年在那尼姑庵时可并未想过与我分开睡觉。”莫之扬心中一荡,旋即道:“那时我不才十四岁么?”上官楚慧登时将笑容收回去,讥道:“美的你,你以为谁稀罕和你一起睡觉么?”跺脚回自己房中。

    莫之扬摇了摇头,坐在床上等了一会儿,听听已没有动静,便从包袱中翻出一套深色的衣裳换上,蒙好面巾,蹑手蹑足出了客栈。半个时辰之后,到了紫禁城外。沿墙走了百余十丈,见到有一处墙内生了一棵大榕树,树旁建了一座露亭,正要运功跃上,忽听一人低声道:“半夜来做什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