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魇_二详红楼梦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详红楼梦2 (第8/8页)

是第一个有回前总批的删后本。

    下半年作者终于采用畸笏的主张,补写秦氏有病。第十至十一回改写完毕,确定不影响下文,畸笏才令人重抄第十四至十六回──与第九至十二回,不过这一册后来散失了──配合原先那两册四回本,想凑成一个抄本,但是为编集总批的便利起见,改回目后批为回目前总批,又恢复标题诗制度,等著作者一首首补写,但是这已经是曹雪芹在世的最后几个月了。

    一七六七夏以后,可能就是这年下半年,畸笏编第二十五至二十八回,标题诗已经废除,改用回后总批,比回目前总批还更方便,末端开放,誊清后再发现他本批语可以移作总批的,尽可陆续补加。清代刘铨福收藏的甲戌本有八册,共三十二回,也许畸笏编的这一个本子尽于此。

    第十一回后的庚本可能通部都是同一个早本,在改写过程中陆续抽换,分两次编纂。一七六○定本一次收入一七五四本的一个整十回本。作者在世的最后两年改写上半部,因此,卒后又有人抽换改编一七六○本上半部,但是第一册已经散失,生前最后几个月内改写的第十、十一两回遗稿也没有,只有个白文本倒抽换了这两回改稿,因此收编白文本头十一回──己卯本这十一回也是收编一个近白文本──白文本年代晚得多,所以改编一七六○本上半部已经在一七八○中叶或更晚。

    此书原名“石头记”改名“情僧录”经过十年五次增删,改名“金陵十二钗”“金陵十二钗”点题的一回内有十二钗册子,红楼梦曲子。畸笏坚持用曲名作书名,并代写“凡例”迳用“红楼梦”为总名。但是作者虽然在楔子里添上两句,将“红楼梦”与“风月宝鉴”并提,仍旧归结到“金陵十二钗”上,表示书名仍是“十二钗”在一七五四年又照脂砚的建议,恢复原名“石头记”

    大概自从把旧着“风月宝鉴”的材料搬入“石头记”后,作者的弟弟棠村就主张“石头记”改名“风月宝鉴”但是始终未被采用。

    一七五四本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书名,甲戌本是用两册一七五四本作基础编起来的,因此袭用这名称。一七六○本与二三十年后改编的上半部,书名都还原为“石头记”庚本、己卯本所有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字样,都是由于一七六○本囫囵收编一册一七五四本,抄手写了配合原有的这一册,保留下来的一七五四本遗迹。

    注茍:俞平伯着“影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十六回后记”中华文史论丛第一辑,第三○一至三○二页。

    注啕:吴世昌着“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七十八回本)的构成、年代和评语”中华文史论丛第六辑,第二一六页。

    注咮:陈毓罴着“红楼梦是怎样开头的?”文史第三辑,第三三四页。

    注哖:同上,第三三八页。

    注咶:甲戌本第二回第二十三页上,夹批。

    注讻:潘重规着“红楼梦脂评中的注释”

    注哆:同注啕,第二五六页。

    注咠:同上,第二六○、二六一、二六四、二六五页。

    注呰:同注茍,第三一五页。

    注呙:见拙著“初详红楼梦:论全抄本”明报月刊一九六九年四月,第二十三页。

    注咢:第五十八回,庚本第一三七五页;第六十一回,第一四四三页;第六十三回,第一四九一页。

    注咾:同注啕,第二五七页。

    注呲:甲戌本其他异文:

    第六回:又和他唧唧了一会(第一页下。他本均作“唧咕”)

    银唾沫盒(同页。全抄、戚本作“银唾盒”庚本作“雕漆痰盒")

    说你们弃厌我们(第十一页下。戚、庚本同。全抄本作“弃嫌”)

    蓉儿回来!(第十三页下。戚本同。庚、全抄本作“蓉哥”)

    当时他们来一遭,却也没空儿[音]他们。(第十四页下。他本均作“空了”(义))

    要说和柔些(第十五页下。南京话。他本均作“和软”)

    第七回:

    站立台矶上(第一页。南京话。戚本作“台矶石”庚本作“站在台阶坡上”全抄本作“台阶坡儿”第六回“上了正房台矶”──第九页──各本同,可见起初都是“台矶”)

    较宝玉略瘦巧些(第十页下。南京话。他本均无“巧”字)

    酒(第十四页。戚本同,全抄、庚本作“吃酒”同庚本第六十五回第一五五八页“你撞丧[搡)那黄汤罢,撞丧醉了…”)

    你们这把子的杂种忘八羔子们(第十四页下。戚本同。庚本作“这一起”全抄本作“这一起子”结拜弟兄通称“拜把子”来自苏北方言“这把子”指“这一帮”)

    第八回:

    轻狂(第八页下。戚本同。南京话。全抄、庚本作“狂”)

    注哞:同注呙。

    注咰:俞平伯着“谈新刊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中华文史论丛第五辑,第四二五页。

    注垵:同上,第四二三页。

    注垞:同注呙,第二十二页。

    注垟:同注咰,第四二三页。

    注垤:同注啕,第二二五页;第二七六页,注二十六。

    注垌:同上,第二三二至二三三页。

    注垗:甲戌本第十四回总批:“路谒北静王是宝玉正文。”同庚本第三○四页批北静王问“那一位是衔玉而诞者?”:“忙中闲笔。点缀玉兄,方不失正文中之正人。作者良苦。壬午春,畸笏。”

    注垝:周汝昌着“红楼梦版本的新发现”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五日香港大公报。

    注垛:甲戌本第二十六回总批:“前回倪二紫英湘莲玉菡四样侠文,皆得传真写照之笔,惜卫若兰射圃文字迷失无稿,叹叹!”同庚本第六○三页眉批:“写倪二(紫)英湘莲玉菡侠文,皆各得传真写照之笔。丁亥夏,畸笏叟。”;同页眉批:“惜卫若兰射圃文字迷失无稿,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注垔:同注呙,第二十四页。

    注垘:同注垵,第四○一页。同注茍,第三二三至三二四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