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潘浚陆凯传 (第3/6页)
也;先帝每察竟解之奏,常留心推按,是以狱无冤囚,死者吞声。今则违之,是不遵先帝二十也。若臣言可录,藏之盟府。如其虚妄,治臣之罪。愿陛下留意。“ 胤字敬宗,凯弟也。始为御史、尚书选曹郎,太子和闻其名,待以殊礼。会全寄、杨竺等阿附鲁王霸,与和分争,阴相谮构,胤坐收下狱,楚毒备至,终无他辞。后为衡阳督军都尉。赤乌十一年;交址九真夷贼攻没城邑,交部sao动。以胤为交州刺史、安南校尉。胤入南界,喻以恩信,务祟招纳,高凉渠帅黄吴等支党三千余家皆出降。引军而南,重宣至诚,遗以财币。贼帅百余人,民五万余家,深幽不羁,莫不稽颡,交域清泰。 就加安南将军。复讨苍梧建陵贼,破之,前后出兵八千余人,以充军用。 永安元年,征为西陵督,封都亭侯,后转左虎林。中书丞华核表荐胤曰:“胤天姿聪朗,才通行洁,昔历选曹,遗迹可纪。还在交州,奉宣朝恩,流民归附,海隅肃清。 苍梧、南海,岁有旧风瘴气之害,风则折木,飞沙转石,气则雾郁,飞鸟不经。自胤至州,风气绝息,商旅平行,民无疾疫,田稼丰稔。州治临海,海流秋咸,胤又畜水,民得甘食。惠风横被,化感人神,遂凭天威,招合遗散。至被诏书当出,民感其恩,以忘恋土,负老携幼,甘心景从,众无携贰,不烦兵卫。自诸将合众,皆胁之以威,未有如胤结以恩信者也。衔命在州,十有余年,宾带殊俗,宝玩所生,而内无粉黛附珠之妾,家无文甲犀象之珍,方之今臣,实难多得。宜在辇毂,股肱王室,以赞唐虞康哉之颂。 江边任轻,不尽其才,虎林选督,堪之者众。若召还都,宠以上司则天工毕修,庶绩咸熙矣。“ 胤率,子式嗣。为柴桑督、扬武将军。天策元年,与从兄祎俱徙建安。天纪二年,召还建业,复将军、候。 评曰:潘浚公清害断,陆凯忠壮质直,皆节概梗梗,有大丈夫格业。胤身洁事济,着称南土,可谓良牧矣。 译文 (三国志潘濬传、三国志陆凯传、三国志陆胤传) 潘濬传,潘濬,字承明,武陵郡汉寿县人。他成年时跟随宋仲子学习。年纪不到三十时,荆州牧刘表征召他为本州江夏从事。当时沙羡县县长贪赃枉法不修品行,潘濬依法将他杀死,全郡都受到震惊。 后来潘濬为湘乡县县令,政绩颇为有名。刘备兼职荆州,以潘濬为治中从事。刘备入蜀后,留下潘濬掌管荆州事务。孙权袭杀关羽,兼并荆州土地,任命潘濬为辅军中郎将,授予兵卒。升任他为奋威将军,封爵常迁亭侯。孙权称帝,以潘濬为少府,晋封为刘阳侯,升为太常。五溪蛮夷叛乱结集,孙权授潘濬假节,督率诸军前往征讨。他有功必赏,法令不容触犯,斩杀俘虏的反叛者,数近万计。自此各蛮夷部落势力衰弱,整个地方安宁平静。先前,潘濬与陆逊都驻守武昌,共同负责留守事务,平叛后回来照旧行事。当时校事吕壹cao纵玩弄权柄,上奏审查丞相顾雍、左将军朱据等,他们都被他软禁起来。黄门侍郎谢瞇在言谈间问吕壹:“顾公的事怎样了?”吕壹回答说:“不会好的。”谢瞇又问:“如果顾公被罢免职位,谁将接替他?”吕壹没有回答谢瞇,谢瞇说:“该不会是潘太常居其位吧?”吕壹半晌才说:“您说的差不多。”谢瞇对他说:“潘太常常对您切齿痛恨,只是相距遥远对您没有办法而已。他今天接替顾公,明天恐怕就会拿您开刀啊。”吕壹十分恐惧,于是解除对顾雍的审查、软禁。潘濬请求朝见,要回到建业,打算尽力倾言劝谏孙权。到建业后,听说太子孙登已经多次劝说而孙权全不听从,于是潘濬大请群臣,企图借聚会之机亲手用刀杀掉吕壹,由自己一人承担罪责,替国家除去祸患。 吕壹私下知道这一情况,托言有病不去赴会。潘濬每次进朝见孙权,无不陈述吕壹的jianian诈险恶。由是吕壹受宠渐渐衰退,后来终于被诛杀。孙权承认并自责过失,也因此责备朝臣们,其言辞记在《孙权传》中。 赤乌二年(239),潘濬去世,儿子潘翥继承爵位。潘翥的女儿许配给建昌侯孙虑。 陆凯传,(附陆胤传)陆凯,字敬风,吴郡吴县人,丞相陆逊同族兄弟的儿子。黄武初年(222),陆凯任永兴、诸暨县长,在此职任上有政绩,被授予建武都尉,带领军队。虽说他统领兵众,但手不离书本。喜读扬雄《太玄》,论评推衍该书含意,用蓍草卜筮便见应验。赤乌年间,陆凯任儋耳太守,征讨朱崖,斩俘贼寇有功,被升任为建武校尉。 五凤二年(255),陆凯在零陵讨伐山贼陈毖,斩杀陈毖告捷,被任命为巴丘督、偏将军,封爵都乡侯,转任武昌右部督。他与众将共赴寿春作战,回师后,被升为荡魏、绥远将军。孙休登上皇位,陆凯被任命为征北将军、假节兼豫州牧。孙皓登上皇位,陆凯被升任为镇西大将军,都督巴丘,兼荆州牧,晋封嘉兴侯。孙皓与晋国讲和,使者丁忠从北方回到东吴,劝说孙皓可以攻袭弋阳,陆凯劝止孙皓,其言载于《孙皓传》。 宝鼎元年(266),陆凯被升为左丞相。孙皓生性不喜欢别人看自己,各位大臣侍奉拜见,都不敢违背他的脾气。陆凯劝孙皓说:“君臣之间没有互不相识的道理,倘若猝然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大臣们都不知您往何处。”孙皓听任陆凯看自己。孙皓迁都武昌,扬州地区百姓对逆流供应武昌用度深感痛苦,而且当时政事颇多失误,百姓贫穷匮乏。陆凯上疏说:“臣下听说有道之君,用愉快事情使百姓欢悦;无道之君,用愉快事情使自己欢心。使百姓欢乐者,欢乐就会长久;使自己欢心者,不能真正取得欢乐只会灭亡。百姓者,国家之根本,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