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晴天霹雳 (第3/5页)
,不及报告将军,便擅自斩杀将军家臣——长坂血枪之弟六兵卫,可谓僭越之罪。第二,进宫面圣之际,提出各种异议,拒不同行,敢去捕鱼,实乃罪不容赦。第三,身为六十万石之大名,仍不知足,还敢要求加封,实在傲慢无礼。因此,我永不再与你见面。元和元年八月初十。”胜隆朗声读完,正要收起纸卷。忠辉却侧首,一脸迷茫道:“胜隆,这是何意?” 胜隆并不答话,单是默默卷起纸,放在忠辉面前。 “你说什么?第一,随意处置血枪的弟弟,有僭越之罪…” “正是。” “第二,只顾捕鱼…” “正是。” “第三是什么,领受着六十万石…” “如此还嫌不够,真是不知好歹。大御所对此大为震怒。” “哦,我还以为你是前来祝贺的使者,你竟是父亲派来责骂我的?” “正是。” “你等等,我不明白。刚才你所言三条,在二条城的时候,我已经向父亲致歉无数,事情已经了结。”忠辉边说边打开书函“永不再与你见面…这‘永不见面’是何意?” “也就是说,此生永不再相见。” “此生…谁和谁?” “上总介大人和令尊大御所大人。” “浑蛋!” “…”“父亲永远不再见自己的儿子…父亲永远…不,是近在眼前的儿子永远见不到父亲…”忠辉大声吼着,脸色渐渐变得苍自“胜隆!”“大人先把这书函收起来。我是作为大御所使者而来。” “哦,是么,你是父亲的使者?好,我把这个收起来,放好了。好了,你说吧,这‘永不见面’到底是何意?” “在下已回答过了。就是说,大人今生今世再也见不到父亲了。大御所的意思,是让您马上回到浅草,等候将军发落。” “哦?这可真有趣!这世上哪有这种惩罚?这必是父亲年迈糊涂,一时兴起。”胜隆一本正经拿起扇子,抵在小腹上。 “你是说,我若不从,你便要切腹?”忠辉道。 胜隆依旧十分沉着,冷静道:“正是。” “这可愈发有趣了。我从没听说过‘永不见面’这种惩罚,这怎生可能?你竟巴巴跑来告诉我这事。事情原本已然了结,到底是谁再次煽风点火?将军早已回了江户,说不定是义直或者赖宣。两个幼弟与我毫无积怨,这样的话…”忠辉似突然想起了什么,拍膝道“定是忠明在搞鬼:忠明定然是听说我想得到大坂城…” 胜隆拿起扇子拍了拍膝盖,打断了忠辉:“这都是大御所的意思。请大人莫要妄自揣测。” “什么?” “大人竟说出大御所业已糊涂云云,大人可能不知,大御所今日长泪不止啊。” “浑蛋!”忠辉拿起茶碗,用力砸向彩绘隔扇“以上这三条,我都已经向父亲解释清楚。贻误战机一事,我决定亲去江户向兄长赔罪。仙台的岳父大人也说,我自己去还不够,他会一起前去。第二条,那是因为父亲的使者来传话时,我已不在营中。那第三条,怕是因为我想得到大坂城。不错,我的确想入主大坂,但这绝非因嫌六十万石太少,而是想借大坂进行海外交易,是为了天下繁昌,因大坂正好占尽天时地利。但,若父亲不准,忠辉不会勉强。可父亲现在说什么‘永不见面’…好!现在我就去父亲那里,在他的面前把这书函撕个粉碎,向他讲明一切。” “…”“这样行吗,胜隆。你可别急着切腹,否则会弄脏我家的席子。休要太性急!” “且等。” “休要拦我,浑蛋!我听说若儿子犯错,会被逐出家门,但从未听说过‘永不见面’这等惩罚。我可是越后之守,此事要是让外人知晓,我还有何面目见人?” “请您冷静,上总介大人!” “嗯?” “您以为大御所就是因为这三条罪状,才给您这等惩罚?您竟还未看出这都是些借口?” “胜隆,你这狗东西说话真是古怪。” “大御所既然老泪纵横,作此生不再与大人相见之决定,其中定有深意。” “你快说,浑蛋!为何之前你不说?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 “在下不知。” “不知?既是不知,你还假作聪明,狐假虎威?”忠辉说着,忍不住一巴掌扇在胜隆脸上。 胜隆似早有准备,捂着脸一个踉跄,依旧平静如水。 “快说!里边有何隐情?” “在下不能说。” “刚才你说不知,现在又道不能说,竟敢耍我?” “不知。” “此事可与你父亲也有干系?”胜隆惊讶地抬起头,使劲摇头“大人怎会如此说?此事父亲一无所知。” “哼!你父亲身在三条城,整日两眼放光监视我,生怕我有谋反之举。哼,定是你老子对大御所说了什么。” “上总介大人!” “你休要那般瞧我!就连你也像野狗一般盯着我!” “大人难道丝毫都不觉惭愧?” “惭愧?” “大人怀疑别人之前,请先好生想想您身边诸事。” “这,这…”忠辉突然闭上了嘴。他虽然任性,却并不愚笨,冷静地想想自己身边诸事,立时心中骇然:父亲作出这种奇怪的处分,莫非因为以前自己身边之事? 听胜隆这么一说,忠辉首先想到了大久保长安。他只知长安在八王子府邸里私藏了大量黄金,至于事件详细经过,他并不知情。“这么说,和大久保长安的谋逆有关?” “不知。” “又是不知!” 胜隆驳道:“身为武士,有时即便是知,也只能作不知。上总介大人,难道您还未发现,有些时候在下只能这般说?” “你所说的不知,就是同意我所言?” “不知。” “好!父亲是说长安的谋逆乃出于我的指使?” “无这般简单。”胜隆摇了摇头。 “什么?没这般简单。” “不知上总介大人是否知道,大坂陷落之时,有一个洋教神父险些被伊达家臣杀了,亡命到蜂须贺军中,方逃得一命。” “我怎知这些?” “大人可知那神父说了什么?他说,伊达政宗怕他泄露秘密,才要杀人灭口。” “泄露秘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