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节 (第1/2页)
第十节 “苏联人搞中国姑娘可以,我为什么不能搞他们苏联姑娘?” 啪!父亲抽了常发一耳光。经过战争的人脾气大,爱动手。直到五十年代末,我上中学那年还见过父亲抽一位局长的耳光。 “你打吧。那姑娘还说要帮我们忙呢。” 父亲根本没在意这句嘟哝,他匆匆赶回去研究对策,制定撤出方案。 紧急会议正开着,一阵汽车马达声响过,马尔丁诺夫的翻译,一位入了苏联籍的中国人王清走进来。紧跟他身后的是那位漂亮的苏军女秘书,笑得一脸灿然。 “你们今天先不用走了。”王清大声说。 “我们哪一天也不走啊。”父亲呛一句,心早落下来。 “哎,你这个人怎么光抬枉?”王清说着凑近我的父亲,拇指朝西北方向活动,压低声:“跟那边通电话了,说了你们的意见和态度。那边说不撤了。” 他指的那边是莫斯科。 “你的警卫员立功了。”王清故弄玄虚眨眼努嘴,父亲便看到漂亮的女秘书又粘粘地贴上了他慓悍的警卫员。“那丫头有办法,部队都出城了,让她搅和得又开了回来。” 这个结果父亲说什么也没想到。更没想到他的警卫员会难为情地说:“政委,我要跟那个苏联姑娘结婚。” “什么?”父亲睁着两眼发呆,回过神才问:“你了解她吗?她叫什么?” “不知道。我听不懂。她说了两次也没记住。” “名字都不知道就要结婚?” “人家帮了咱们大忙。” “是你要结还是她要结?” “她要结,我也同意。” “你听不懂话怎么知道她要结?” “这种事,比划还比划不清呀?…” 父亲噗哧笑出声,是被常发那表情逗的。 “这件事你别管了,我替你联系,由双方组织决定。” 形势稳定后,父亲确实找过马尔丁诺夫谈这件事。 “这种事我们不管哟。”马尔丁诺夫望望他的女秘书,说。“不过我们迟早要撤军,她还得回苏联。要结婚,你的常发就要跟着入苏联籍才行。” 父亲告诉常发:“你们结婚可以,但你必须跟她回苏联,入苏联国籍。” 常发说:“倒插门不干。让她跟我,入中国籍。” 父亲说“那不行。人家来是执行国际义务,执行完就必须回去。你么,我可以放你一条路。” “不干。”常发摇头“我儿子当杂种可以,我不当。” 不久,这位失望的19岁的女秘书,嫁给了秃顶的40多岁的红军医院院长。婚礼邀请我的父亲和常发参加。漂亮的女秘书在三军面前送给常发一个长得没够的亲吻,泪水湿了两个人的脸。那位40多岁的院长像父亲一样温柔地望着他们,最后分别亲了一下他们的额头。 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男性,死伤惨重。 “不撤退了,你妈就要去看你。” 我的父亲望着天花板,寻找遥远的记忆。他每天这样子跟我谈一小时。 我说:“别去,去了你准会把他接回来。”你妈说:“这事让我处理。”我叫常发陪你妈去。出城下乡,他比一个警卫班还让人放心。你妈去了,你已经不会哭也不会睁眼,被扔在柴房里等死。常发拔枪就要杀人,你妈拦住了。自己队伍里的人都跑掉不少,何况一般老百姓?他们答应收你本来也是为那一车布匹和粮食。你妈把你抱回家,你就开始抽风,脸憋得发青。卫生队长说没救了。常发就叫:我从火里抱出来的,你救不活你也别想活!卫生队长说:,杀了我也救不活了。你妈悄悄对我哭:从延安到赤峰,我受了多少罪才生下他,救不活我也不活了。这么多人不活还行?找一咬牙,死猫当活猫治,队长不敢用药我用。就把大人注射的麻黄素往你屁股上注了半支。几分钟后,你不再抽,能喘气了。我一喜,想亲你。你一下子嘬住我嘴唇当xx头,生嘬出一个大血泡。饿的。那狗日的老乡,难怪常发要杀他。喂你一天水,第二天才敢喂你奶。就是这样你也坏了肚,拉稀位得脱水,又一次差点死。那以后你的肠胃就再没好…父亲住了嘴,屋子里静得沉甸甸。父亲的面孔像阴郁的山岩,阅尽人问春秋,只剩了冷峻和思考。忽然,他的眼球朝我转动过来,并且闪烁出湿漉漉的光波。 “你去吧。”父亲挥手“去看看昭乌达的乡亲们,去看看你的救命恩人常发叔…” 我终于回到内蒙古赤峰市。车站的喇叭正好播放费翔演唱的歌:天边飘着故乡的云,她不停地向我召唤… 于是,我落下一串泪。 赤峰市文联的同志招待我,喝宁城老窖。文联主席王栋说:权书记是我们老政委,当年住过我家。照家乡规矩,立地三杯,为你洗尘。 大杯喝酒,大块吃rou。耳畔轰轰,响着乡音:那时乱啊。苏联人、日本人;共产党,国民党;土匪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