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离别 (第1/2页)
五 离别 叶皖摸黑下了床,穿了衣服,推门出屋,走到院中准备练功,看见田万行坐在屋沿,抽着旱烟。 “大爷爷,你怎么起这么早啊?”天上的星星还未散尽,雾寒霜重,才刚刚凌晨四时。 “咳咳,小叶皖,你练你的,爷爷看着。”田万行爱惜地看着这个孩子,不叫苦,不叫累,衍鹤交待练功的事,叶皖从来就没耽误,才五岁不到六岁的一个孩子,怎么能不叫人心疼?想起侄儿侄媳说的话,田万行不由得露出疼爱交加的表情。 “好啊,大爷爷,我打拳给你看!”叶皖两腿微分,沉肩提臂,摆开架势,一招一式地打起了武当长拳。 拳成一套,气循一周,叶皖额上微汗,喘了口气,扎开马步。 “马步先别练,大爷爷看你运功。” “好吧。”叶皖转身进屋,拿了个垫子,垫在院子里的磨盘上,腾身坐了上去,收神敛气,双手虚按双膝,阖眼运功。 田万行轻轻伸出两根手指搭在叶皖手腕,默默地查探叶皖的功力。 一浓细细却不绝如缕般的真气在叶皖身上游走,在任督二脉运转自如,一个周天运行下来,叶皖感觉神清气爽,睁开眼来,发现田万行闭目沉思。 “大爷爷,大爷爷!” “唔,呃,小叶皖,功运完了?” “是啊,大爷爷,我练的怎么样啦?” 田万行默默地想着,儿媳妇的话尤在耳畔,这个孩子生下来就没了爹娘,更重要的是他肯吃苦,人也好,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叶皖长大后一文不识么? “小叶皖,爷爷教你认字好不好?” 从此叶皖在练功之外又多了一个项目,那就是认字,田万行翻出几本破书,先是教叶皖读,读熟后就开始要他写。叶皖的学习能力在未来几年渐渐的让这个老头吃惊,他尤如海绵一般学习了《三字经》、《幼学琼林》、《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而且还自发的把家里所有能看到的书全部找来看,这还不包括叶皖学习中医时念的必修典籍。 “哥哥,你在念什么啊?” “在念《三字经》啊。” “哦,那为什么还要摇头啊?” “大爷爷教的啊。” “哥哥好可怜啊。”蓉蓉坐在院子里的矮墙上捧着脸,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看着双腿如弓正在碎碎念的叶皖:“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因为田德生夫妇在深圳还没有稳定下来,在蓉蓉到达学龄时还没有回来接她,蓉蓉就先在村里小学上学了。 “哥哥,我上课的时候,你干什么呢?” “我可以在学校等你啊。” “那样你会不会烦啊?” “不会的,哥哥带着书,可以一边看,一边等蓉蓉。” “真的不烦么?”蓉蓉心里高兴,大大的眼睛里满是喜悦。 “当然啦,蓉蓉放心去上学,哥哥看书,也一样的。” 这样,每天清晨,叶皖都会拎着蓉蓉的小书包,牵着她的手越过一道山梁去上课,蓉蓉坐在课堂里的时候,叶皖总会在教室附近的走廊翻着一本又一本书。放学的时候,再牵着蓉蓉一起回家,在家里,大爷爷早已做好了饭菜,袅袅的炊烟在黄昏的山村里飘散,天很高,也很远。 “夺”的一声,一枚金针刺入了细木板中。叶皖修习中医已近两年有余,《汤头歌诀》、《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难经》、《素问》、《铜人》都背得滚瓜溜熟,唯余使针仍显生涩,是以田万行要他每日勤练腕力、指力,先是用针刺绵纸,逐日增厚,一年不到练到飞针透板,倒也算是小成了。 日日夜夜,舞阳河涨了又枯,杜鹃花红了又谢。直到有一天,蓉蓉拿着她的父母从深圳寄来的漂亮双肩书包出现在叶皖面前,叶皖才知道,自己已经十岁了。 又是一个春节,田德生和崔荣妹回来了,同样是一个温馨的春节,但是这一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