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华再起年表 (第12/18页)
2)。 12月,俄军试图打破合围的努力宣告失败,俄军增援部队被中**队击溃,退回出发地(3-2)。 1906年 1月,被围于乌里雅苏台的俄军投降,乌里雅苏台会战以中**队的胜利告终。三天后,俄罗斯爆发了基辅、高加索工兵起义(3-2)。 4月,在德国的斡旋下,中俄双方在柏林开始停战谈判(3-2)。 7月,中俄签订《柏林条约》,俄罗斯承认战败,保证于1907年1月1日前从中国漠北地区撤出全部军队,交出喀尔喀分裂分子首领,对中国赔款军费三千万金卢布,并保证不再插手中国内部事务。德国也以调解有功为由,自俄罗斯获得了华沙及其以西领土(3-2)。 在杨沪生的建议下,中国建立试验性质的装甲旅(3-49)。 1907年 喀尔喀分裂势力残余在开始以游击战的方式在漠北与中**队进行对抗(3-2)。 根据乌里雅苏台会战的经验,中国研究院发明了装甲战车(3-9)。 世界第一艘专用水上飞机母舰“泰山”号在中国下水(3-20)。 1908年 上海举办万国博览会(资料)。 中**队成立了第一装甲师,但是如何建立和使用机械化部队的情报资料却被商人出卖给了德国(3-9)。 6月,波斯国王穆罕默德-阿里解散议会,废除宪法,英国遂在波斯全国范围内煽动了反*政*府暴乱(3-18)。 1909年 7月13日,波斯叛军攻入首都德黑兰,波斯国王穆罕默德-阿里躲入俄罗斯使馆避难(3-18)。 7月16日,波斯国王穆罕默德-阿里宣布退位,英国cao控的波斯议会宣布由其子艾哈迈德即位波斯国王(3-18)。 中国海军第二艘专用水上飞机母舰“华山”号下水(3-20)。 1910年 8月,喀尔喀反*政*府武装头目德克德黑率部攻入乌里雅苏台,屠杀当地汉族移民和喀尔喀平民,制造了乌里雅苏台惨案(3-2)。 1910年,墨西哥爆发革命,独裁的迪亚斯政权被推翻(3-41)。 1910年,中国海军陆战队“陆地战艇委员会”研制成功1910年型两栖轻战车,命名为“海狸”型(3-23)。 1911年 8月,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爆发反土起义;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要求土耳其给予色雷斯和马其顿自治权却遭拒绝(3-3)。 10月,巴尔干各国组成巴尔干联盟与土耳其开战,称为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土耳其在战争中战败,被迫在《伦敦和约》中将阿尔巴尼亚移交欧洲六大国讨论,将欧洲部分的大量领土割让于巴尔干联盟,将爱琴海上的岛屿交给德、奥、英、法四国处理(3-3)。 1912年 年初,保加利亚和巴尔干各国之间为分赃不匀而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3-3)。中国在国家财政支出中为青年学生军训进行了专门拨款。同时中国议会海军建设委员会推动议会通过了海军大规模造舰计划,并以增加海军税和发行海军建设债券的方式立即筹集了大量资金(3-4)。 1912年年初,在克里斯托弗-斯潘塞主持下,1912年式轻型机关枪设计定型并开始大规模装备中国海军陆战队(资料)。 1月,成都航空集团研制的海雕I型攻击侦察机开始投入现役,装备海军航空兵部队(3-36) 3月,英法协约的内容被从俄国泄露出来,新的战争已不可避免(3-3)。 3月29日,中国边防军在喀尔喀扎萨克图境内的乌布苏诺尔湖将德克德黑匪帮全歼,德克德黑被抓获(3-2)。 3月30日,浔阳军分区向辖区内各个高中以上学校的校长传达了有关英法协约的内容,并要求自4月5日起,辖区内所有15岁以上的男性青年学生每周都要参加三个下午的军训(3-3)。 3月31日,浔阳军分区作训处参谋程明海在浔阳一中对全体师生进行了煽动性的军训动员(3-3)。 3月,中国海军为新通过的三年造舰计划在上海召开大规模招标会,陆军也为建设自己的远洋投送船队而在上海寻找造船厂(3-4)。 4月4日,浔阳军分区为浔阳一中学生发放军训物资(3-5)。 4月5日,浔阳一中师生步行前往烈士公墓扫墓,作为学生军训的一部分(3-5)。 4月6日,浔阳一中师生抵达太乙峰烈士公墓,海军郑和舰的唯一幸存者陶醉为师生做了革命历史教育(3-6)。 7月20日,俄国格-叶-李洛夫亲王于保加利亚索非亚被暗杀,成为了世界大战的导火索(3-6)。 7月28日,俄罗斯对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宣战(3-7)。 7月29日,法国对奥匈帝国宣战,德国对俄罗斯宣战(3-7)。 7月30日,法国对德国宣战,土耳其对俄罗斯宣战(3-7)。 8月1日,德国向比利时要求借道攻打法国,被拒绝(3-9)。 8月,法军主力攻入阿尔萨斯…洛林,但在德军第七集团军的阻击下进展极其缓慢,陷入僵持(3-9)。 8月,安徽怀宁一带发生严重洪灾,大批难民流离失所(3-9)。 8月至10月,由于德、土鼓动波斯加入同盟国,驻波斯北部的俄军向德黑兰进军,波斯反俄人士挟裹波斯国王艾哈迈德逃往设拉子(3-18)。 9月,中国各大军校在全国范围内临时进行了一次预科生招生考试(3-8)。 9月初,英国与法国签订了旨在瓜分奥斯曼土耳其的《塞克斯…皮科特协定》(3-19)。 9月11日,德国对比利时不宣而战,入侵比利时和卢森堡。当晚卢森堡即宣布投降(3-9)。 9月12日,英国对德国宣战(3-9)。 9月14日,德军攻克比利时列日要塞,打通了通往法国的道路(3-9)。 9月20日,德军攻克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俘虏比利时国王。德军主力随即分兵三路,分别向法比沿海港口、巴黎方向和位于德法边境法军主力后方的色当三个方向猛攻(3-9)。 9月25日,德军攻占比利时安特卫普港(3-9)。 10月10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