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以义胜义 (第6/6页)
找个相当的对象!” 燕青微微一笑,交出六份名单。 强永猛的名单则是由纯阳子代书就的,白长庚将十二份名单交出时,那双手不住发颤,显示他心中的紧张。 强永猛用两个金盂,将二十四份名单分别置放,齐天教与燕青这边则混在一起,然后笑笑道:“燕青,我们两边如何决胜负呢?” 燕青道:“决斗并不以杀人为尚,最高明的是胜得漂亮干净利落,在场都是行家,自然有个公平的判决!” 强永猛道:“我是问我们的胜负有什么条件,光是以场多寡为结果,未免太无味了。” 燕青道:“教祖与张兄弟之斗也是生死之搏,我们不妨以得胜的场数相积而计其差数,每差一场,则宽贷对方一年的生命,在这一年中不能加害对方。” 强永猛轩然大笑道:“你以为我会输给张自新吗?” 燕青道:“教祖何必担心这个问题呢?这对教祖有利无弊,因为在这六场中,我们也未必能居先,教祖斤斤计较,倒好像对名单上的人不放心。” 强永猛笑道:“怎么说都是你有理,反正我也不在乎,哪怕六场全负,我只要不输给张自新就不算丢脸了。我也不相信他在这六年内能强过我。” 燕青笑道:“正是这么说,这六场的胜负与你们的决斗影响不大,可是贵教多胜一场,教祖就是输了,一年之内也不会有生命威胁,这是很上算的事。” 强永猛随即将两个金盂内的名单搅动了一下,各取出一张,展示开来,赫然正是白长庚,可是决斗的对象却是他儿子白少夫,大家为之一怔。 白长庚道:“教祖不会要我们父子相残吧?” 强永猛笑向白少夫道:“不管你内心意向如何,目前你总是本教的人,你如何作打算,你先说说看?” 白少夫道:“属下忠于所事,全凭教祖指示。” 强永猛道:“我叫你自己决定。” 白少夫想想道:“属下认输,齐天教是江湖组织,自然以道义为上,不能教子杀父,此其一也,教祖既然有言可以保证家父不死,自然要让家父胜得这一场,此二也;教祖武功盖世,绝不会怕一个张自新,为示宽大起见,应该让他一场,此其三也;根据这三点理由,属下必须认输。” 强永猛大笑道:“说得好,我准你认输。” 白长庚这才吁口气,忙笑道:“教祖也未必就输,因为张自新那边还没胜,如果他们也输了,就不会有贵教这么漂亮,教祖仍可胜一场。” 燕青道:“为了要替张兄弟争取一年的生命,我们下场非胜不可!因为这一年中,可能发生很多变化…” 纯阳子笑道:“你别高兴,下一场未必就抽到你们。” 燕青道:“反正我们还有六场机会,你们只剩下五场了,每一场我们都拼命力争,务期全胜。” 强永猛伸手又取出两张名单,一边是黄广宇,另一张却是张自新,黄广宇是个老头子,须发皆白,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张自新顿了顿才漫步出场道:“请问老爷子在大内是什么职位?家里还有什么人?” 黄广宇瞪眼道:“你问这干吗?” 张自新在地下拾起巴鲁克遗下的戒刀,轻轻一插,整个刀身没人石块中,只留一个刀柄在外道:“老爷子如果具有这份功力,小子俯首就栽,不必再交手了!” 黄广宇神色如土,显见得没这本事,双眼一闭道:“你杀了我吧!为了几两俸银,卖这条老命也值得了!” 白长庚道:“张自新,这是你的运气,因为抽到了弱的一个,黄老供奉今年已八十六岁了,任职大内四十年,因为内廷供奉在职无秩,当一天差领一天粮,黄老为了家计浩繁,儿子死得早,孙儿年纪小,不得已还勉强供职,不敢退休,你杀了他,让他因公殉职,还好领一份抚恤,倒是成全了他…” 张自新一拱道:“老爷子请回座,小子认输,您这份岁数,也不必替官家卖命,回去还是奏请退休,颐养天年吧!” 黄广宇没想到张自新会认输,他在大内任职有年,对江湖上的动态自然十分清楚,也知道张自新与强永猛之间的过节,更明白张自新此刻能力虽不足于强永猛一抗,假以时日,倒也未可逆料,所以燕青提出那个办法后,大家都很清楚,那明明是给张自新争取时间。 强永猛那边第一场很凑巧,抽中了白长庚父子对阵,强永猛硬着头皮认输,张自新却非胜不可,然而看了张自新一刀插石的功力,他知道要胜过这小子是没希望了,可是不胜过张自新,强永猛就不会放过自己,想到与其死在齐天教手,倒不如成全这小伙子,所以才闭目就死。 万没想到张自新居然肯放弃那延长一年的生计而认输,这一来可急坏了杨青青,大声叫道:“张兄弟,你可不能认输,你知道这一场赢的关系有多大?” 张自新道:“我知道,赢了这场,就可以多活一年,可是我不能为了要多活一年,而杀死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家,因此我只好认输了!” 杨青青道:“那你也不必认输呀,你可以赢过他,而不杀死他,那不就解决了吗?” 张自新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如果我胜过了黄老爷子,就是他并没有过这一关,仍然要遭受到齐天教的毒手,强永猛是不肯轻易放过一个人的!” 杨青青默然无言,在侠义的立场上,她无法说张自新的不对,换了她自己,她也会这么做的,只是张自新放过这个机会太可惜了。 打斗仍一场一场地比下去。 张自新对决斗充满了信心,斗志是无比坚强的。 然而,以他这点能耐,是否能抵得住绝世的枭雄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