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回群雄共计讨少林 (第3/6页)
眼神,吓得股粟不止。不待七手童子找上门,当天晚上便胆裂而死,此是后话。 俞莲舟笑道:“吴兄,俞二岂是作事有始无终的人,昆仑派人若动吴兄一根毫毛,俞二当以十倍奉上。” 昆仑派自掌门铁琴先生何太冲和“太上掌门”班淑娴亡命少林后,也是一日不如一日,现今掌门由何太冲的女弟子詹春继任。但昆仑毕竟名列六大门派之中,六手童子也不能不有所畏惮,听俞莲舟此话一发,心中笃定。知道昆仑派绝不敢加一指于自己身上,笑道:“俞掌门言重了,在下短命一条,岂敢和俞掌门金玉之体相提并论。” 俞莲舟淡然一笑,径直向段子羽一桌行来,老远拱手道:“两位前辈,真是有缘,竟在这里见面了。” 华山二老忙站起还礼。段子羽见俞莲舟武功绝顶,侠义心怀,谈笑之间化解了一场极大的梁子,心中暗道:“这才是武林名家风范。”先时韦一笑在古庙中攻击他时,宋远桥、张松溪等均作壁上观,不伸手救援,若非百劫师太适时赶到,为他疗治“寒冰绵掌”,他早已命丧黄泉了,是以对武当派一直耿耿于怀,不能释然,如今竟因俞莲舟一人大为改观,见俞莲舟快步行来,谦恭有礼,站起身一揖到地,道:“武林后学段子羽拜见俞前辈。”他已是华山掌门,与俞莲舟地位相若,却以晚辈身份施礼,称“前辈”而不称“掌门” 俞莲舟早见到二老之中主位上坐着一位面如冠玉,英气勃然的少年,心下疑惑,不知这少年是何等身份,居然使得华山二老纡尊降贵、左右相伴。见他大礼参至,便不轻受,两手一拂,笑道:“毋需多礼。” 段子羽感到一股绵软纯厚的内力拂到,这一拜之势竟然拜不下去,暗叹这位俞掌门好深的功力,当下潜运内力,硬拜了下去。 俞莲舟只使出三成力道,自度已足够,不料对方劲力更强,居然没托住,不禁有些惊诧,也暗笑这少年过于气盛,他涵养颇深,自不和晚辈计较这些。 矮老者在旁道:“俞二侠,这是我们华山派的新任掌门,姓段,讳子羽的。” 矮老者声音虽不高,却足以语惊四座。俞莲舟更是一惊,不及多想,忙还一揖道:“原来是段掌门,如此大礼俞二可当不起,多有失礼恕罪则个。” 段子羽徐徐起身道:“俞前辈望重武林,侠名四播,受晚辈一拜亦是理所应当。” 俞莲舟疑窦满腹,却又不好问,华山门户之事他自是知道不少,华山二老寻聘掌门之事他也早有耳闻,虽觉此事过于荒唐,但别家门户事武当派也难以参预,不料二老居然寻了一年少个继掌门户,而这少年看情形便是大师哥宋远桥口中所说的使九阴白骨爪的邪毒少年。 可观其面,察其色,却无丝毫邪毒轻浮之色,一双眸子中紫气若隐若现,竟是内功已到上乘境界的样子,却又与大师哥所述不符,而名字又确然无疑。一时游移不定,只是他深沉至极,面上丝毫不显露出来。 高老者笑道:“俞掌门,难得相遇,一起喝上两杯可好?” 段子羽也笑道:“请前辈赏光。” 俞莲舟也颇想与段子羽亲近亲近,以便了解他的为人。 武林六大门派素来携手抗击魔教,俞莲舟身为武当掌门,对华山派的兴衰荣辱也实甚关切,当下与段子羽主宾落坐,二老左右相陪。 这四五十名武林人士几乎全为段子羽而来,一听段子羽之名已震骇不已,复又听他当上华山掌门,更是膛目结舌,均感匪夷所思。若非慑于俞莲舟的声名,早已一涌而上,拿人的拿人,抢经的抢经了。 西华子为人憨直,颇感激于俞莲舟及时救了他师妹。他师兄妹俩均独身一世,情谊甚深,此刻见俞莲舟对段子羽极为客气,便走过来道:“段掌门,你的家被天师教占了,你的九阴真经带出来没有?遮莫也是被他们吞了。” 此言一出,四五十双眼睛全盯在段子羽脸上,看他怎样回答。 段子羽笑道:“前辈放心,那部看不懂,读不断的破本子早被我一把火烧了。” 西华子跌足道:“你怎不早说,累得我们大老远的来争这劳什子经。”不少人在心中霎时间恨不得把段子羽一口口吃下肚去,最好连骨头都不剩。暗道,你看不懂,读不断,难道别人也和你一样笨,如此暴珍天物,死上十万次也难以赎其罪行。 一人高声道:“段掌门以为我等都是三岁小孩子吗?这等骗人的话也说得出口,莫非足下便以骗人之术当上华山掌门的吗?” 矮老者登即站起,冷冷道:“唐文亮唐三爷,你们崆峒五老名头虽响。却也不在我们兄弟的眼中。敢如此蔑视我们华山派,有胆子便站起来。” 唐文亮离座而起,走到中问道:“出来又怎样,华山二老又有什么好心,抬这小子当掌门,分明是要独占九阴真经,待把真经骗到手后,便一脚踢开,也就是这小子年少无知,才落入你的圈套,我说这小子骗人倒是说错了,说你们兄弟才正合适。” 其余人等无不和唐文亮一个心思,即便俞莲舟也颇存怀疑。华山二者最忌此语,矮老者也不多话,掣刀使砍,高老者早已在旁等候,一俟师哥动手,随即跟上,两柄刀一左一右,向唐文亮砍来。 崆峒五老此番到了三位,另两位是宗维侠和常敬之,一见唐文亮交上手,知其一人绝非华山二老之敌,常敬之喝道:“华山派以多为胜吗?”二人一晃身形,忙欲加入战局。 四周人对此话却不赞同,人人均知华山二老自少及老向来是秤不离砣,从不与人单打独斗,不管敌手是多少,总是兄弟齐上,常敬之和宗维侠不过以此为籍口,真来个以多取胜罢了。但此际除俞莲舟外,人人无不以为华山派独吞了九阴真经,人人愤满胸臆,无不希望崆峒派取胜,最好将华山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