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节 (第2/3页)
的影响很深,所以和奴尔干巡抚张书玉一样,他也是大汉朝廷里的“老派”中坚,一贯鼓吹“崇礼复古”对林风倡导的开工场,励商贾政策深恶痛绝。这次顾炎武提出财政改革建议之后,他就是少有的公开大肆抨击的高级官员之一,所以这时对林风亦是毫不留情。 他这番话很伤人,顾炎武却毫不生气,微笑捻须,不和他辩驳。 “小人?!谁是小人?!”林风奇道“你的意识是顾宁人老先生是小人?!” “然!”徐学乾毫不畏惧,凛然道“顾炎武身为三品大员,不顾官体,与晋徽商贾交相接纳,后冒天下之大不韪,为求商贾之晋身,陷王上于不义——如此居心叵测之大獠,诚千古之未有也,”他转过头去,对顾炎武怒目而视,大声道“臣请诛此大獠,为朝廷除一大害,如此,朝廷兴甚、天下行甚!” 顾炎武愕然转头,对徐学乾稍稍拱手,微笑道“我本布衣,原就无意官场,做官是不懂的——徐大人言重了!” 见顾炎武如此轻描淡写,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徐学乾愈发愤怒,指着他的鼻子道“顾炎武,你久有名声,旁人都道你为‘天下大儒’,怎能这般无耻?!” 林风脸色一变,陈梦雷急忙上前道“徐学乾君前失仪,臣弹劾!” “好了,徐学乾,你说话注意点,”林风摆摆手“说事情就说事情,别扯到人身上,都是朝廷大员,什么无耻不无耻,难道你当这里是菜市场?!——今天就免你失仪之罪,以后注意点。” “谢殿下不罪之恩!”徐学乾脸上一红“臣以为,将户部之权委与商贾,诚数千年来之未有也,顾炎武之议,荒谬已甚,望殿下三思!” 林风没有理他,招了招手道“陈廷敬,你是户部尚书,你来说说!” “臣以为不可,”陈廷敬是个老实人,本分官僚,从不沾惹是非,一心一意混资历往上爬,不过这个时候涉及本部利益,也容不得他退缩,当即大声道“臣为王上信任,忝掌户部,按君臣之礼,臣本不该与殿下辩驳,不过此事确实有些鲁莽,自圣人治世以来,铸钱、融通皆为社稷之根本,岂能轻易与人?!——非臣在此与商贾争权,殿下可知,若是商贾执掌国家财政之后或有异心,殿下将何以为之?如此太阿倒持,恐有不忍言之事!” “你的意思是,商贾们掌握财政大权之后会造反?!” “咳…咳…这个…”陈廷敬呆了一呆,定了定神,干咳着道“臣也是就常理推测而已!” “嗯,我明白了!”林风点点头,转头看着李光地“晋卿,你是咱们大汉文官之首,寡人还是想听你说说!”见李光地面色犹豫,林风脸上一沉,不悦的道“不要推推托托,难道寡人的肱股之臣都不敢说话了么?!” 李光地沉默半晌,缓缓道“依臣来看,徐大人、陈大人所言颇有有理,不过也稍嫌谨慎,臣以为,此事倒还有些商榷的余地。” 林风看了看顾炎武,愕然笑道“怎么个商榷法?!” “就咱们大汉从前的政事来看,商贾们于我朝助益甚多,昔日稳定物价、招抚流民、辽东垦荒、乃至而今的开海关、通江南贸易,晋徽商会、京城商贾都是出了大力气,故此,主公还特开恩典,与他们一个‘大汉商税律令委员会’的名义,彼之意见可与此上达天听,故虽不算朝廷官吏,其实也是参政了,沿至而今,也没有出什么大差错,所以臣以为,咱们大汉的商贾对主公还是忠心的,若是委以大政,或许还值得商榷,但提拔任用,与诸公一殿为臣,却是无甚大碍!” 徐学乾冷冷的看着李光地,忍不住道“李相,我华夏天朝,千年来皆以‘士农工商’总首万民,莫非大人要开此先例?!” 李光地反驳道“徐大人,先秦韩非有云,‘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地有南北之分,时有变迁之道,拘泥章句,裹足不前,岂是万民福祉?!” “李相三思,”陈廷敬皱眉道“而今我朝尚未一统天下,北有蒙古科尔沁肆虐,南有吴三桂苟安,下官以为,纵有改革之道,亦大可至我朝统一华夏之后方好实行,如若不然,我怕天下人对此议论纷纷,届时士人离心,贤德之士遁于山林,诺大天下,将何以治之?!” “陈大人言重了,”李光地偷偷瞟了林风一眼,好整以暇的道“科尔沁蛮夷,无关大局,吴三桂跳梁小丑,与我朝大政何干?!——本官以为,今日之事,必将为万世之表,所谓时不我待,故可以试行、可以慢行,却唯独不可以缓行!” 看着众人疑惑的表情,李光地微微一笑,收口不言,侧过头去,瞥了周培公一眼,周培公会意,上前道“诸位大人不知,日下我朝如朝日东升,天下英雄尽在一堂,正为鼎盛之时,故一统天下只在朝夕之间,而今之难,难在军需粮秣——我主宽仁爱民,不忍盘剥百姓,下官斗胆猜测,今日之议政,名为管制铸钱之事,实为日后征战粮秣之需!” 徐学乾怒道“鼠目寸光、鼠目寸光!”转过身来,对着林风跪倒在地“启禀殿下,臣以为,不论有千万好处、万般好处,咱们华夏之所以为天朝,其根源尽在一个‘礼’字尔,岂可轻易更替?!——望殿下善处!” 林风摇了摇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才好,实际上他现在根本不懂他在说什么,说财政就说财政,冷不丁就扯道礼制什么的,在他看来两者真是风牛马不相及,真不知道这个家伙脑子里在想些什么。 “好罢,徐大人请起,你看咱们这不正在商量着不是,我当然会善处的,你放心!”林风安慰的道。 徐学乾依旧不依不饶“殿下,昔日王莽便是由此衰亡,可见背行逆施定无甚结果,望切切三思而后行!” 饶是林风这么好的脾气,这回也有点上火了,当着文武大臣的面,指着自己说王莽,这不是指着和尚骂秃驴?!他腾的站起,对徐学乾怒目而视,瞪视良久,方才勉强压抑怒火,干涩的道“徐尚书,你先回列,听听诸位先生怎么说!” 众人噤若寒蝉,殿内一片寂静。李光地目光低垂,凝视着自己的脚尖,周培公仰头上望,凝视着御座上方,林风手书的“民生为本”牌匾,尽皆一言不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