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人_第二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节 (第1/3页)

    第二节

    “我也知道阿根廷龙(argentinosaurus)。”

    “哦,原来如此,你对恐龙很有研究嘛。”我更惊讶了。

    “阿根廷恐龙是在阿根廷发现的,据说也许会打破超龙的记录。但是出土的只有骨头的极小部分,所以不能当作证据”

    “恐龙学,相爱你在是发现最长最大的恐龙的竞赛。这个已经打破以前那些记录了,叫做地震龙(Seis摸saurus)。你知道吗?”我说。

    “咦?你在说什么?什么东西?”艾刚瞪大了眼睛。

    “seis摸saurus,地震龙的意思。”

    艾刚的嘴巴张的大大的“我以为我知道所有恐龙的名字,但是从来都没听过这个。地震龙是”

    “全长三十五公尺。体重四十二吨,一走路就像地震一样,所以叫地震龙。已经发现的骸骨,只不过是全身的百分之三十,所以一切都是推估的数据。以后也许会再作修正,也可能会有更大的出现。”

    “地震龙这个化石在哪里出现的?”

    “美国的新墨西哥州。”

    “美国、新墨西哥,嗯”

    艾刚用看起来有点落寞的动作,把模型放在前面的桌子上。他本人应该不知道,其实他对恐龙的知识,已经为我带来相当多的推理资料了。

    “我听海利西说你是个作家。”

    我一改变话题,艾刚微笑了起来。

    “我只写过一本童话,医生。那是我的第一本,也是最后一本书。我只是把一直浮现在脑子里的故事和风景写下来而已,我并不知道它们为何会出现。只有一部作品不能算是作家。”

    “是这本吗?”

    我站起来,从抽屉拿出先前海利西放在我这里的那本书,高举在头上。

    艾刚好像有点远视,看着写着《重返橘子共和国》的书名,点点头说:“对,就是那本。”

    “马卡特先生,你在你自己的书名上取了‘重返’这个词,为什么?”

    艾刚认真思考“不晓得,因为它浮在脑海里。”

    “这个故事里的男主角、那个少年还没有回到这个国家,对吧?”

    “啊,是啊,没错。”

    “归国是未来的事。少年也许会回去。但是,也许不会回去。”

    艾刚无言地点点头。

    “那个地方,是你至少曾经待过一次、很怀念的地方。因为想回去的念头非常强烈,所以脑海里才会出现这个字,不是吗?”

    艾刚对我的话也点点头之后,便陷入沉思。

    “不过,写了这本书代表我已经回去过了可是医生,是这样吗?还是,那只是我的潜意识?反正你是这方面的专家。”

    “那是你的人生啊。而且,书也是你写的。”我说。

    “是吗?嗯是这样吗?或许吧。”艾刚深思着说。

    “你刚才说你每天都很空虚,说这里不是你该待的地方,还说你有应该回去的地方,但却不知道在哪里。”

    “对,我说过。”艾刚点点头。

    “你说的不就是这个地方吗?”

    艾刚听了,又沉默了一下子,然后说:“这件事我想过好几次了。但是,这种地方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存在。”

    “所以,橘子共和国不是你该回去的地方吗?”

    “大概不是吧。那是幻想中的是梦想。”

    “那个地方出现在你脑海里,但现实上并不存在,是吗?”

    “是的。”艾刚点点头。

    “那么,真正该回去的地方,你想不起来,是吗?”

    “想不起来,怎么想都想不起来。”

    “该回去的理由是什么呢?”

    艾刚摇摇头说:”也想不起来。”

    “所以你下了一番功夫,拼命地要想起来吗?”

    “是,没错,是这样。”艾刚回答的时候,表情有些痛苦。

    “你努力想起那个地方,每天拼命努力,但都没办法,于是取而代之写了这个故事。是不是这样子?”

    “啊,对啊,医生。就是这样。”

    “那么,这个故事就和你的记忆具有同等的价值。”

    “嗯”艾刚稍微点了一下头。

    “所以,我不认为你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以及所产生的记忆,会和这个故事毫无关系。”

    “对一定是这样。”

    “在这个故事提到了精灵,她们住在那里呢?”我问。

    “她们啊,对了,我记得,是我自己写的嘛。她们住在非常非常高的橘子树上,虽然是橘子树,但是有数百尺高,就像摩天大厦一样。”

    “像那样吗?”我指着挂在墙上巴塞罗那圣家堂的照片说。

    “对,嗯,没错,也有那种样子的。旁边的那张照片是什么?”

    “那是高第(注释9:安东尼·高第·克尔内特,1852-1926年,西班牙建筑家,为新艺术运动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发明的力学平衡的实验装置。像照片里那样把砂子装进几个玉米形状的袋子里,再用好几根绳子吊起来。那是他建筑秘密的一部分,倒过来看就是他的建筑作品了,那就是他思考构造体平衡的方式。”

    “我觉得这张照片比较接近。树枝往四面八方伸展出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