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_第二章尼姑庵与格子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尼姑庵与格子门 (第3/4页)

…”母亲微微地笑了。

    “千重子,你说咱家倒不如不做买卖,是真心话吗?”

    母亲的声音并不高昂,但态度突然严肃起来。刚才千重子还看见母亲微笑,难道是看错了吗?

    “是真心话。”千重子答道。一股难以名状的痛楚涌上了心头。

    “我没生气。你不必露出那样的神色。你应该明白,年轻人能说会道,老年人懒得说话,究竟谁凄凉啊?”

    “mama,请你原谅我。”

    “有什么可原谅不原谅的…”

    这回母亲倒是真的笑了。

    “mama现在说的,同刚才跟你谈的,好像风马牛不相及呀…”

    “我也恍恍惚惚,不知自己都说了些什么。”

    “一个人——女人也罢,对自己所说的话,最好要坚持到底,不要改变。”

    “mama!”

    “在嵯峨,你对爹是不是也这样说了?”

    “不,我对爸爸什么也没说…”

    “是吗?你不妨也对你爹说说看嘛…男人听了可能会生气,不过,心里一定会很高兴的。”母亲用手按着额头,又说“我坐在你爹的桌前,就想你爹的事。”

    “mama,您全都知道了吧?”

    “知道什么?”

    母女两个人沉默了好一阵子。最后还是千重子忍耐不住,开口说了:“我到织锦市场去看看有什么菜,好准备晚饭。”

    “好,那你就去吧。”

    千重子站起来向店铺那边走去,然后下到土间来。这个土间是狭长形状,直通内宅。在店铺对面的墙边上,有一排黑色炉灶,厨房就在那儿。

    如今连这些炉灶都不用了。在炉灶的后面,装上煤气炉子,并铺上了地板。倘使像原来那样,下面是泥灰,通风,这在京都的寒冬腊月,是吃不消的。

    但是,炉灶没有拆掉(大部分人家都保留着),也许是普遍信奉灶神——灶王爷的缘故吧。各家在炉灶后面都供着镇火的神符。而且还排着布袋神[布袋神系七福神之一,貌似弥勒佛。]。布袋神共有七尊,每年初午[初午,即每年二月首次的午日,是稻荷神社的庙会。]人们都到伏见[伏见,京都南部的一个区。]的稻荷神社请一尊回来供上,以后逐尊买来添上。如果在这期间家里死了人,就又从第一尊开始,再逐尊请来。

    千重子店铺里的灶神,七尊都请齐了。因为只有父母和女儿三口人,在最近十八年里又都没有死人。

    在这排灶神的旁边,供着一个花瓶。三天两头,母亲就给换水,还小心谨慎地揩拭它的座架。

    千重子拎着菜篮子出门,看见一个青年男子和她只差一步擦肩走进格子门。

    “大概是银行的人吧。”

    千重子觉得那是常来的年轻职员,也就不那么担心了。但是她的脚步却变得沉重起来。她;走近店前的格子门,用手指轻轻地触摸那一根根的格子,沿着门边走了过去。

    千重子沿着店铺的格子门走到尽头,又掉转身抬头看了看店铺。

    在二楼小格子窗前的一块古老的招牌映入了她的眼帘。招牌上面,有个小小的屋顶。这像是老铺子的标志。也像是一种装饰。

    春天和煦的斜阳柔和地照在招牌的旧金字上,反而给人一种寂寞的感觉。店铺那幅厚布门帘,也已经褪色发白,露出了粗缝线来。

    “唉,平安神宫的红色垂樱正竞相吐妍,我的心却如此寂寞。”千重子暗自想道。

    于是,她加快了脚步。

    同往常一样,织锦市场上人声杂沓,熙来攘往。

    她折回父亲的店铺附近时,遇见了白川女。千重子向她招呼说:

    “顺便上我家来坐坐吧。”

    “嗯,好吧。小姐,你回来了?赶巧在这儿…”那姑娘说。“你上哪儿去了?”

    “上市场去了。”

    “真能干啊!”“是供神的花?…”

    “噢,每次都得到你…请看,这你喜欢吗?”

    说是花,其实是杨桐。说是杨桐,其实是嫩叶。

    每逢初一十五,白川女就把花送来。

    “今天遇上小姐,太好了。”白川女说。

    千重子也挑选一支挂满嫩叶的小树枝,心情特别激动,她手拿杨桐,走进家里,扬起了快活的声音:

    “mama,我回来了。”

    千重子又把格子门拉开一半,看了看街上。她看见卖花姑娘白川女还在那儿,就呼唤道:

    “进来歇歇,喝杯茶吧。”

    “嗯,谢谢。你总是那么体贴人…”姑娘点点头,然后举着一束野花,走进了土间“这是平凡无奇的野花,不过…”

    “谢谢。我喜欢野花,你倒记住啦…”千重子一边说一边欣赏着山野的花儿。

    一进门,灶前有一口老井。上面盖着一个用竹子编成的盖子。千重子把花和杨桐放在竹盖子上。

    “我去拿剪子来。哦,对了,杨桐的嫩叶得洗洗吧…”

    “这儿有剪子。”白川女故意弄响剪子,一边说:“府上的灶神总是干干净净的,我们卖花的看了也真感激啊。”

    “是我妈收拾的…”

    “我还以为是小姐…”

    “…”“近来在许多家庭里,灶神也罢,花瓶、井口也罢,都落满了灰尘,脏着呐。因此卖花人看了,越发觉得可怜。可是到府上来,我就放心,我真高兴啊。”

    “…”眼看关键的买卖日益萧条,千重子又不能把这种情况告诉白川女。

    母亲依然在父亲的桌前。

    千重子把母亲请到厨房,让她看了从市场上买来的东西。母亲看到女儿从篮子里拿出来摆好的东西,暗自想道:这孩子也会节省了。也可能是因为父亲到嵯峨尼姑庵去了,不在家…”我也来帮忙。”母亲站在厨房里说“刚才那个人,就是常见的那个卖花姑娘吧。”

    “嗯。”“你送给你爹那本画册是不是放在嵯峨的尼姑庵里了呢?”母亲问。

    “那个,没见着…”

    “记得他把送给他的书全带走的呀。”

    那本画册收入了保尔·克利[保尔·克利(1879-1940),瑞士抽象派画家。]、亨利·马蒂斯[亨利·马蒂斯(1869-1954),法国印象派画家。]、马勒·却加尔[马勒·却加尔(1887-?),法国画家,超现实主义先驱。]等人的画,以及现代抽象派的画。千重子心想,这些画说不定能唤起新的感觉,所以为父亲买了下来。

    “咱们家本来就不需要你爹画什么画稿嘛。只要鉴别别人染好送来的东西,能卖出去就行。可是,你爹总是…”母亲说。

    “可是话又说回来,千重子,你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