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壬部不分卷卷一百三十七至一百五十 (第1/4页)
壬部不分卷(卷一百三十七至一百五十 凡人不能相拘,故自制命为不善,天将诛之。故小人得诛于中人,中人得诛于上人,上人得诛于大人。夫小失法,自致危亡。夫神灵大小之诛,亦若此。而不能拘制 ,天当诛之必矣。 天畏道,道畏自然。夫天畏道者,天以至行也,道废不行,则天道乱毁。天道乱毁,则危亡无复法度。故自然使天地之道守,行道不懈,阴阳相传,相付相生也。道乃主生,道绝万物不生,万物不生则无世类,无可相传。万物不相生相传,则败矣,何有天地乎?天地阴阳,乃当相传相生,今绝灭,则灭亡,故天畏道绝而危亡。 道畏自然者,天道不因自然,则不可成也。故万物皆因自然乃成,非自然悉难成。如使成,皆为诈伪,成亦不可久。夫天地,虽相去远阔,其制命无脱者。 请问:“太平气俱至,欲常以善意去jianian恶,当何先哉?”“夫天地之性,半阳半阴。阳为善,主赏赐。阴为恶,恶者为刑罚,主jianian伪。赏者多,罚者少。jianian猾者多,赏者少,jianian门开。所以然者,罚者多刑,主杀伤,犯法者皆成jianian罪人,故jianian门开,jianian猾多也。阳者主赏赐,施与多,则德王用事。阳与德者,主养主生,此自然之法也。故昼为阳为日为君为德,夜为阴为月为臣为jianian。 天地之性,半善半恶。故君子上善以闭jianian。兴善者得善,兴恶者得恶。此由若以斗拱斗,非斗者自然走;以尺拱尺,非尺者自然落;犹方与圆不相得,规与矩不相值,纵与横不相合。故阳兴必动以类行,故火盛乃雷鸣,朱雀在其中,是以夏雷也,冬则藏。 凡事各因其本,乃天道可得而明。不缘其类,圣贤何从得深知之?故从天地开辟以来,人之善恶真伪,但观其所行,以类求之,占其成功,善恶得失,贤不肖可睹矣。何须坐争之乎?” 请问:“从古到今,贤者明者、智者辩者、力者勇者,此六人,皆有万倍之才,岂有善恶哉?”“此六人,悉有万倍人之才能,其才能安和天地,令使凡邪恶害之属不生,帝王长无忧而寿,身能自除其疾病,各竟其天年,恩流凡人,此贤明智辩力勇,大善有益矣。而不能共和天地,使帝王无忧而寿,而身有疾病,被灾不能祓去,或夭年而死,与凡人无别,此六人无益也。但效其成功,无复问也。成功者是也,不成功者非也。效事若此,深得皇天心意,帝王为之延年命,万物悉治也。” 请问:“凡物一时有不生者,又有不养者,长之不成,其大过悉从何来?” “当生而不生者,天也;当养所不养者,地也。天地为万物之庐,贤人为万物工匠。帝王者象天,常欲生;后妃者象地,常欲养;大臣者象人,常欲思成。此三人并力,凡物从生到终,无有伤也。欲象平之道为法者,必当如此矣。” 请问:“天道助弱耶?助强耶?助寡耶?助众耶?”神人言:“天道助弱。” “何哉?”“夫弱者,道之用也;寡者,道之要也。故北极一星,而众星属,以寡而御众也。道要一而道属焉。是故国王极寡,而天下助而治,助寡之效也。父母极强,反助婴儿,是强助弱之效也。上善之人寡而弱,不善之人强而众,众则寡矣,强则弱矣。故君子求弱不求强,求寡不求众,故天道佑之。故不与人争也,而人自为争;不与人争强也,而人助为强,故不争而善胜也。” 分别天道、精身与德不诀。请问:“夫道审当乐欲行,何为明效?”神人言: “吾受此文于天上诸神,诸神言,吾闻与阴阳风雨寒暑相应也,以是为大效。天乐其道行,而人未明信之,以乞雨止雨而明效之。行太平之道,乞请皆应;不行太平之道,乞请不应;明天道至在大平也。 故万物不生者,失在太阳;生而不养者,失在太阴;养而不成者,失在中和。故生者,父也;养者,母也;成者,子也。生者,道也;养者,德也;成者,仁也。一物不生,一道闭不通;一物不养,一德不修治;一德不成,一仁不行。欲自知有道德与仁否,观物可自知矣。五者,帝王君父师,欲深自知道德仁优劣,但观此。故理之第一善者,莫若乐生,其次善者乐养,其次善者乐施。故生者象天,养者象地,施者象仁。此三者,天地人之大纲也,过此而下者,但备穷乃后用之耳。如此天气自为平安,邪气自消灭,善人自至,恶人自去,莫不响应也。 明之者师也,谓先知之称师,当主证而明之。自古至今,凡文出皆天地也,故天地先出之,明之者师也,故夫文出皆有师。行之者县官也,古者帝王承天意,受师教,力行以除去灾害,以称天心,得延年益命,此之谓也。 造之者天,明之者师,行之者帝王,此三事者相须而成。天不出文,师无由得知;师不明文,帝王无从得知治。故天将兴帝王,必有奇文出;明师使教帝王县官,令得延年益寿,是佑帝王之明证也。” “凡人民万物不生,生而不养,养而不长,长而反不成,不竟其天年,其过安在?”“凡民万物不生者,天也;不养者,地也;长而不成者,人也。”“过在人乎?”“万物不得时生者,君也;生而不养者,臣也;长而不成者,民也。天与君父主生,此太阳之长也,生之祖也。天不欲生,物不得生;父不欲施,物亦不得生;君不欲生,物亦不得生,故天与君父主生。夫君父常念生,不乐杀者,凡物尽生。一念杀者一物死,十念杀者十物死,百念杀者百物死,自此至万念,皆若此矣。” “地母臣承阳之施,主长养万物,常念长养之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