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卧虎藏龙相国寺 (第3/6页)
便要迎过来,瘦高中年香客却一摆手,道:“通报,说我求见!” 那黑衣汉子立即欠身答应,随即转身扬声发话:“禀指挥使,大领班求见!” 只听禅房里传出个略显尖锐的话声:“叫他进来!” 黑衣汉子欠身答应,随手推开了禅房的门。 瘦高中年香客一巴掌推得老和尚向前好几个踉跄,喝道:“老和尚,进去见见指挥使去!” 禅房里,对坐着两个人,那是一男一女,男的着一袭锦袍,身材瘦削,鹞眼鹰鼻,稀疏疏的几根山羊胡子,看上去有五十多岁。 女的穿一袭白衣,二十多岁,美艳娇丽,堪称人间绝色,只是有点苍白,身子也显得有点弱。 他二人一见瘦高中年香客带着衣襟上满是血的老和尚进门,俱是一怔,瘦削锦袍老者立即凝目问道:“子玉,怎么回事?” 瘦高中年香客一躬身,道:“见过公主,指挥使!” 天,那妙龄美姑娘竟会是当今尊贵无双的公主。 那白衣姑娘矜持而冷淡地微微点了点头。 那瘦削锦袍老者则一抬手,道:“罢了!” 瘦高中年香客跨前一步,双手呈上那张纸条,道:“指挥使,您请先过目这个!” 瘦削锦袍老者接过去看了一眼,脸色为之一变,霍地抬眼凝注,沉声说道:“子玉,这是…” 瘦高中年香客欠身说道:“回指挥使,适才有个女子到大相国寺来了…” 他详详细细把经过说了一遍。 听毕,瘦削锦袍老者陡掀双眉,这时,那白衣姑娘暗腕倏抬,玉手一伸,瘦削锦袍老者忙敛凶态,头一低,十分恭谨地双手把纸条递向了她。 白衣姑娘接过纸条,看了看,颜色不变,只将一双清澈、深邃,犀利若刃、寒冷如冰的目光,由纸条上移注老和尚,凝注了片刻之后,她淡然喝道:“抬头!” 老和尚像没听见。 瘦高中年香客陡然喝道:“和尚大胆,公主叫你抬头。” 老和尚身形一震,这才惶恐地抬起了头。 白衣姑娘嫣然一笑,如百花怒放,令人为之目眩神摇:“老师父,这‘公子故宅’,‘赐号相国’两句我懂,可是这龙何指,虎何指,我却茫然,你能说给我听听吗?” 老和尚颤抖着说道:“公主明鉴,老衲与那位女施主素昧平生,缘仅今日一面,她拿这纸条要老衲解释,老衲也不懂…” 瘦高中年香客叱道:“老秃贼大胆,竟敢欺瞒…” 白衣姑娘望了他一眼,他一震连忙低下头去。 白衣姑娘收回目光,淡然笑问:“老师父,你真的不懂吗?” 老和尚忙道:“公主明鉴,老衲真是不懂。” 白衣姑娘截口说道:“老师父,佛门戒律,出家人不打诳语。” 老和尚忙道:‘老衲不敢犯戒。” 白衣姑娘笑了笑道:“可是你却有一颗天胆!” 老和尚一震,低下头去。 白衣姑娘嫣然一笑,柔声说道:“老师父,你知道我的身份?” 老和尚惊恐地点了点头。 白衣姑娘道:“你知道我带着锦衣卫出京,到开封来,是来干什么的?” 老和尚摇了摇头,道:“老衲不知道。” 白衣姑娘微微一笑,道:“老师父,你很机警,只是我要告诉你,你这机警用错了地方。 皇上寻找建文,并没有一点恶意,自当年的‘靖难’之后,皇上一直很后悔,尤其每一思及叔侄至亲,更是恨不得马上找到建文,把帝位还给他,所以我认为老师父不可为民间流言所惑,更不必隐瞒建文的所在,这话老师父你明白吗?” 老和尚点了点头,道:“回公主,老衲明白。” 白衣姑娘笑了笑道:“明白就好,那么现在请老师父把建文的所在告诉我。” 老和尚忙道:“公主,老衲佛门弟子出家人,与世无争,更不会过问官家事!老衲实在不知道。” 白衣姑娘笑了笑,道:“老师父,难得你忠心耿耿,只是我适才已经把话说得很清楚了,难道老师父你信不过我吗?” 老和尚低头说道:“老衲不敢!” 白衣姑娘道:“那么你又是为何不肯告诉我?” 老和尚道:“公主明鉴,老衲实在不知道。” 白衣姑娘微一摇头道:“怪不得皇上那么讨厌你们!老师父,你知道我是当今的公主吗?” 老和尚点点头说:“老衲知道。” 白衣姑娘道:“那么老师父就该知道,凭我的权势,尤其皇上那么厌恶你们,我杀了这大相国寺所有的和尚,然后再放火烧了这魏无忌的故宅,那并不算什么!” 老和尚机伶伶一颤,砰然跪倒,连连叩头地悲声哀求道:“公主开恩,公主开恩…” 白衣姑娘嫣然一笑,道:“要我开恩不难,你以建文的所在交换这大相国寺,跟这大相国寺里数十名佛门弟子出家人的性命!” 老和尚悲声说道:“回公主,太孙已经走了!” 忽地爬伏在地,放声痛哭。 “胡说!”瘦高中年香客冷叱一声,抬脚便要踹下! 白衣姑娘一抬手拦住了他,道:“建文已经走了?” 老和尚哭着点了点头。 白衣姑娘道:“老师父,你没有骗我?” 老和尚哭着道:“老衲若是欺瞒公主,任凭公主处置!” 白衣姑娘脸色倏变,道:“他什么时候走的?” 老和尚强忍悲哭,道:“回公主,太孙走了已经有半个月了!” 白衣姑娘脸色又一变,抬眼望向瘦高锦袍老者,道:“这么说,密报没有错!” 瘦削锦袍老者忙欠身说道:“回公主,是的,卑职原说不会有错。那密报之人受朝廷奉禄,手下江湖高手极多,消息灵通,眼线四布,一向极为可靠。” 白衣姑娘道:“算算时间,当日锦衣卫南来时并不算迟,那时建文仍藏匿在开封,错就错在锦衣卫不该在三天后歇手撤回京师,如今二次前来,却已是迟了一步。” 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