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短篇小说集_鬼秧子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鬼秧子乐 (第2/4页)

慎重的观望态度,等等再看吧!他们以为我在县上工作,了解政策界限,向我探询这种政策的可靠性和种种挣钱门路的合法性,已不止一人一次。他们都是直率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心存的担忧,甚至抬出过去生活中的事实来证明他们的观点。而鬼秧子乐叔却偏偏否认他急于要干的事,真是诡得有窍,也令人好笑。

    “咱当咱的老实农民,不走邪道儿。”他表白说,完全是死心踏地的毫不为金钱所动的样子,站起身来,不在乎地问“听人说,县城那些小摊小铺,县政府给发下营业执照了?”

    “对。”我说“完全是合法的。”

    “合法咱也不干。”他像给我做保证一样,懒洋洋地拖长声调“叔早把世事看开罗!要那么多钱做啥?嘴里有吃的,身上有穿的,成咧!叔早都不想发财好过罗…”他走出门去了。

    我却仍然想到那只并不瞅着鸡窝的狐狸,仿佛说,母鸡rou并不好吃,我根本不想吃…

    大约又过了俩月,有一天,鬼秧子乐叔突然走进我的办公室,接过我递给他的茶杯,就自报家门:“人都说市场开放了,县城里热闹红火,咱始终没来过。今日一逛,真个热闹,真个红火!我闲逛了一圈,吃了一碗泡馍。私人开的泡馍馆,rou肥汤香,比国营食堂泡得好。吃得渴了,我到你这儿来喝茶…”

    我在县文化部门工作多年了,鬼秧子乐叔从来没登过我的门槛,今日来肯定不是因为泡馍吃得渴了跑来讨茶喝。我明知他是“王顾左右而言他”也不好直问,就只顾给他的茶杯里添水倒茶,说些农贸市场里物资交易的行情。

    我的屋子里原先坐着的两位朋友告辞以后,鬼秧子乐叔瞧瞧门口,那门板上的弹簧锁子自动扣上了。他从剃刮得干干净净的薄嘴唇里拔出烟袋,忽然提高嗓门,气嘘嘘地骂起他的二女子来:“这个贼女子,我咋劝咋骂都管不下了,非要开油糕铺子不行。我给她说,你卖你的油糕,我务我的庄稼;你发你的洋财,我过我的穷日月。想叫我来给你炸油糕,没门儿!”

    我坐在他侧旁,只顾听着。

    “唉!”他莫可奈何地嘘叹一声“贼女子说不转我,跑来搬她妈。嗨,娘儿俩哭呀笑呀,喊呀骂呀,缠得我实在没办法…”

    我心里暗自想,他大约终于要向我承认,那母鸡rou的味道其实是香的。我应该给他垫上台阶,好使他少绕几个弯儿,说实话,走捷径,就说:“二妹的打算没啥风险可担,你的顾虑是多余的。”

    “这下惹下麻烦了。她给县工商局递了申请报告,一月多了,营业执照还没见批下来。”鬼秧子乐叔用一种幸灾乐祸的口气说“三天两头寻我,叫我到县上来探问。我才不管这号事哩!我盼得县上不要批准她的申请,不要给她发营业执照,省得把我搅和进去…”

    我现在已经比较清楚地看出他的真实来意了,只是他还在绕弯子,转圈圈。我想开他一个玩笑,看他怎么办?就说:“叔啊!我听说现在申请办营业执照的个体户特多,县工商局倒比开初卡得严了。”

    他的细小的眼珠一转,迅如闪光似地掠过一丝惶惶的神色,随即消失了,勉强继续用幸灾乐祸的虚假口气说:“好…好!我盼县上不要批准她的申请,我也省得跟她冒险…”

    “听说工商局赶五一节前要批准一批。”我说“回头我问问,看你的那个营业执照批准了没。”

    “不是我的,是我二女子的。”鬼秧子乐叔仍不忘纠正我的言语中的差错,用轻描淡写的口吻说“那也好,你到工商局去给问一下,要是批准了,算一回事;要是不批准,也好。咱早一点弄明白,也叫那女子死了这条心,免得成天麻缠我。也不知…你去打问…方便不方便?”

    “方便。”我说,并不敢怠慢长辈堂叔“我问出结果后,给你回话。”

    “这就给你惹下麻烦了。”他仍然用轻淡的口气说,而且继续埋怨他的二女子“她早就催我来寻你,说是要你帮忙,办下了营业执照,她记你一辈子好处。我给她说,我不给人家添麻烦,你哥在县上工作忙得很,哪有闲工夫cao心这些闲杂事…”

    真是滴水不漏!我的诡秘的鬼秧子乐叔,我真服了他的高超的谈话艺术了。

    鬼秧子乐叔和他二女儿合股经营的油糕铺子正式开张营业了。我因事到五里镇文化站去,远远地看见他腰缠白布围裙,在油锅跟前忙活着,手里捏着面团,不时抓起筷子翻捣锅里的油糕。他的二女儿忙着收钱,付油糕,忙得目不暇接。镇上逢集日,又恰值夏收前夕,庄稼人忙着添置杈把扫帚,扯夏季衣服布料,即使纯粹为着狼集逛会的人,都赶在紧张的夏收之前这有限的集日了。鬼秧子乐叔的油糕生意特别兴隆,油锅里炸熟的油糕,供不上那些捏着票子的手的索要,人就围堵在桌前锅旁了。相形之下,另外两家油糕摊子的生意,就显得冷清了。没有办法,老人们对鬼秧子乐叔的家传的油糕手艺记忆深刻,年轻人的舌头也是十分灵敏的,专拣好吃的买。我驻足看了看,就到文化站去了。

    当我再一次回到家里的时候,母亲告诉我,鬼秧子乐叔早已给我送来一瓶好酒,一条好烟,说是感谢我给他女儿办理下营业执照了。我是空里受人感谢。其实在我向工商局打问此事时,他们刚刚开过会,一次就批准了一百五十多家个体户,其中包括鬼秧子乐叔的油糕铺店。他弄错了,还以为我给他帮了忙呢!我已经早在批准后几日给他说过,他却绝然不信,坚信肯定是我帮了忙,不然为啥会这样灵?鬼人总多一层诡计,我倒无法说得他相信我的话。

    鬼秧子乐叔生意兴隆,时间自然更加忙迫,晚上要烧水烫面,揉好,窝在蒲篮里。天不明就得爬起来,点火烧油锅。这时候,好些社办工厂的工人、小镇市民、教师和过往行人,已经等候在铺店门口要吃早点了。老汉忙得团团转,平时连回家的空儿也抽不出。我和老叔不大见面,时光匆匆,近乎两年了。

    这一天,县委宣传部干事老杨找我,说县委准备在元旦那天给万元户披红戴花,以鼓励农民放开手脚发财致富。县委把这项工作落实到宣传部和工商管理局头上了,让他们先调查摸底,然后确定表彰对象。在第一批被相中的万元户名单中,就有鬼秧子乐叔。老杨说他已经和老汉接触过一回,老汉顾虑重重,不说真话,不露实底儿。老杨不知从哪儿得知我与老汉是乡党,又有过密的交往,于是就拉上我一起来做他的工作。

    我和老杨从县委出发,乘吉普车到五里镇时,镇上的庄稼人刚刚吃早饭。五里镇不逢集日,人迹寥寥,其余几家油糕铺店息火停灶,只有鬼秧子乐叔的门面开张,稀稀落落的几个顾客在店门口徜徉。

    鬼秧子乐叔一看见吉普车停在他的门前,眼里就罩上一层厌烦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