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第3/6页)
” “你们俩谁是主谋?”善耆机警的目光在汪兆铭和黄复生的脸上来回扫视着。 黄复生抢着回答:“我是!”汪兆铭赶紧否认:“不,主审官大人,我是主谋。” 黄复生使了个眼色:“兆铭,你就别争了。” “主审官大人,请不要相信他的话,行刺摄政王,我是主谋…”汪兆铭还要再说下去,善耆站起身,大吼一声:“大胆!”随即拂袖而去。 法庭宣布休庭,潘文雅感到很意外,回去的路上,她问张幼林:“怎么不接着审了呢?” “我不知道你注意了没有,主审官好像很欣赏汪兆铭。” 潘文雅摇头:“没注意,这个主审官是谁呀?” “现任的民政部尚书、肃亲王善耆。善耆的祖上是大清国的开国元勋、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豪格,由于是世袭罔替,所以,传到善耆这一代还是亲王,谋刺摄政王是件大案,由他亲自审理。”张幼林思忖着“善耆拂袖而去我看是件好事儿,说明他不想立刻就把汪兆铭他们斩了,这就有回旋的余地。” “你有办法了?”潘文雅惊喜地看着他。 “还没有,不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力而为吧。”其实,张幼林此时已经有了营救汪兆铭、黄复生的思路。 几天之后,张幼林在鸿兴楼的一个雅间里请肃亲王的手下、民政部的右参议陈光启吃饭。陈光启经常光顾荣宝斋,和张幼林也算是熟人了。席间,张幼林问道: “陈大人,我听说肃亲王同情汪兆铭他们,这是真的吗?” 陈光启放下筷子:“是真的,肃亲王读了汪兆铭发表在《民报》上的文章和在守真照相馆里搜出来的其他手稿,激动不已,非常佩服他的人品和远见卓识。”陈光启凑近了张幼林的耳边,压低了声音“其实,肃亲王对朝廷的腐败也早就深恶痛绝了,他甚至私下里说出这样的话:如果我不是出生在皇族,也早就加入革命党反叛朝廷了…” 张幼林听罢,心中大喜过望,不过,表面上还是不动声色。 “要说咱们这个朝廷啊,唉,让人窝心的地方儿太多了!”陈光启感叹着。 “肃亲王同情汪兆铭,这对判决有什么好处呢?” 陈光启摇头:“现在还不明朗。” 张幼林给陈光启布菜:“陈大人,您在肃亲王身边多年,肃亲王都有什么爱好?” “要说爱好,肃亲王喜欢书法,他的字写得很不错。”陈光启注视着张幼林“老弟,守真照相馆就开在荣宝斋边儿上,我知道你跟汪兆铭他们关系不错,你是有什么打算吧?” “我有什么打算也得通过陈大人您哪,来,喝酒!”张幼林举起了手中的酒杯。 从鸿兴楼回到家中,李妈和何佳碧正在卧室里哄着小璐,见张幼林回来了,李妈站起身,把小璐从何佳碧手里接过去:“走喽,小宝贝儿,今儿个让你妈睡个踏实觉” “来,让爸爸亲一口。”张幼林凑到儿子红扑扑的小脸蛋上亲吻了一下。 “您可给他盖严实了,这小东西夜里老踹被子。”何佳碧叮嘱着。 “少奶奶,交给我您就放心吧。”李妈抱着小璐出去了。 张幼林关上门:“佳碧,你得给我帮个忙儿,我打算用《西陵圣母帖》救汪兆铭他们。” 何佳碧听罢,沉默了半晌才开口:“有把握吗?” “不好说,但我想试一试,《西陵圣母帖》是咱妈的宝贝,要把她老人家说动了,就全靠你了!”张幼林注视着自己的妻子,目光中充满了期待。 在这个世界上,何佳碧是最了解张幼林的人,别看他平时一天到晚吃喝玩乐,表面上看着没什么心思,但内心却如明镜一般,尤其在大事上,泾渭分阴,从不含糊,他要是想好了做什么事,一定有他这样做的理由。尽管何佳碧对拿出《西陵圣母帖》来救人心里犯嘀咕,但她还是依了丈夫:“我怎么跟妈说呢?” 这一点张幼林已经想好了,他如此如此,这般这般…详尽地教给了何佳碧。 第二天吃过早饭,张幼林借故离开了家,何佳碧把小璐交给了用人,自己捧着张报纸聚精会神地读起来。 “佳碧,瞧什么呢?我看你都入迷了。”张李氏觉得儿媳今天有些怪,连孩子都不看了。 何佳碧的眼睛没有离开报纸:“报上说的都是汪兆铭他们的事儿。” “汪掌柜的和那个照相先生被砍头了吗?”张李氏也挺关心这事儿。 “没有,开庭审了一次,现在休庭了。” “朝廷也学新派儿了,谋刺摄政王这么大的事儿,要是搁在从前,皇上一句话,早斩了。”张李氏看了看墙上挂着的全家福,叹了口气“唉,汪掌柜的一表人才,照相先生也文绉绉的,要是真斩了,怪可惜了的。” “妈,这上面有汪兆铭写的诗,还真有文才。”何佳碧赞叹着。 “你给我念念。” 何佳碧挑了一首《被捕口占》念给婆婆听: 街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 孤飞终不倦,羞逐海狼浮。 姹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 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 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写得好哇!”张李氏频频点头“看来,汪掌柜的不是一般人。” “这首诗在京城都传遍了,眼下,各路人等正在想办法救他们呢,连这个案子的主审官肃亲王都动了心,肃亲王对汪兆铭是钦佩有加,幼林也在跟着一块儿忙乎呢。”何佳碧把事先准备好的话说出来。 张李氏很惊讶:“幼林也跟着忙乎?” “无罪释放是不可能的,但只要肃亲王下决心免除他们的死罪,先留下性命,别的以后再说。” 张李氏思忖着:“肃亲王不是佩服汪掌柜的吗?他又是这个案子的主审官,他发话不斩他们不就得了?” 何佳碧摇头:“没这么简单,谋刺摄政王毕竟是个大案,得从各方面促使肃亲王下决心,据幼林打听,肃亲王喜欢书法,幼林想把咱家的《西陵圣母帖》拿出来送给他,促一促这件事儿。” 何佳碧说得轻描淡写,张李氏却一下子就火儿了:“等等…你说什么?幼林打《西陵圣母帖》的主意?他倒是真敢想,你告诉他,门儿也没有!想打《西陵圣母帖》的主意,先把我这条老命拿走。” 何佳碧给婆姿的茶碗里续上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