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容童子_第08章桃太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8章桃太郎 (第1/5页)

    第08章 桃太郎

    一

    比雾气干燥的白色大气弥漫在十铺席宅地背后林中斜坡上的那个早晨,不识寺的住持上门来访。松男住持刚刚走进玄关就说道:“课外那节特别课程的事,难了!”当他经过起居室再次说起同样的话时,罗兹开口说道:

    “‘难’这个日语单词,不就是表示难的嘛?!而且,还把你要表述的意思本身给压住了。”

    面对罗兹的视线里迸发出的不满和气势,松男感到一阵晃眼。紧接着,罗兹把矛头转向了古义人:

    “日本人不会说:我,或者说我们,拒绝接受你的要求。通常人们只是用谁也不用承担责任的、客观的表述,以‘难’这种语言形式予以拒绝。”

    “不过,比方说,普鲁斯特、厄普代克作品中的人物都曾说过,假如译为日语的话,那就是‘实现起来只能说很难’,翻译时可是这么说过的呀!”

    “我认为,这种说法扎根于日本人的社会生活和他们个人的精神状态之中。”罗兹毫不退让地说。

    “这里所说的‘难’里,并没有那种暧昧呀。”松男说道。

    “对于古义人来说,可是什么都不困难。”罗兹的表情没有任何松动“即便是刚才说到的普鲁斯特、厄普代克,你也是准备了实例才那么说的吧。”

    当松男住持重新开始他的叙述之后,才明白在真木町从行政到教育都代表着旧村地区利益的这位老练的交涉者,这一天也带来了相反的提案。

    “中学里定了下来,说是即使在暑假的返校日,那也要放在下午讲课…低年级的学生可以留下来听课,也可以回去…关于《桃太郎》,也就是说,请古义人先生讲授并请罗兹小姐用英语进行说明。

    “另外,我打算对学校这样提出建议:古义人先生这次为我们讲授特别课程非常难得,如果面向一般听众开放的话…这么说怎么样?时至现在才去邀请町长当然有所不便,不过,还是会有一两位负责人出面吧。

    “古义人你从未去过町公所,完全没有‘寒暄’过呀!这么一说,大概又要触怒罗兹小姐,被她说成‘还是表现日本人个人意识的说法’了…”

    “暑假返校日一共有几天?”

    “现在还说不好…大致有三天吧。就用其中的一天…”

    “如果只有一天时间的话,对于英语教育来说毫无意义。”

    “哎呀,不要那么说嘛…作为对古义人先生非常重要的活动…哦,我必须要回寺里去了,你们两人请再商量一下吧。还要请考虑到这里是日本的四国地区这一因素…”

    二

    八月里的第一个星期六,早早吃完午饭后,古义人和罗兹就出门往中学去了。这所学校是古义人很久以前请一位建筑家朋友设计的。由于阿纱夫妇也一同前去,便请阿动照看留在家里的阿亮。学校大cao场的边沿是纵向等长的混凝土外墙,在这混凝土外墙的支撑下,两间高低差并不明显的教学楼比邻而立。这两座教学楼的左侧,是充作演讲会场的圆桶状音乐堂。古义人一行穿过不见学生身影的大cao场,往音乐堂对面的、也就是教学楼右侧的教员办公室而去。在通往教员办公室的阶梯西侧,为了躲避像要凿穿混凝土墙壁的强烈阳光,猬集着躲避那日光的人群,像是混凝土外墙上一个被凿开的山路。

    当古义人正要挨着人群走过去时,一个既像是小工厂业主,又像是游手好闲的、与自己岁数大致相同的男人开口招呼道:

    “哎,是俺呀!明白吗?”

    那男人趿拉着胶底凉鞋,一只脚踏在古义人正往上去的台阶上,与其说在注视着古义人的面部,毋宁说在等待着回答。他的头部细长,极为扁平的后脑勺使得古义人的心底里泛起了不太愉快的回忆。

    “那是啥时的事呀,还是在大阪的千日前见的面吧。‘俺还有宴会,对不住你了,非常遗憾…’这已经是四十年前的事了。”

    当年,古义人依据邮寄来的目录前往那座城市的繁华街区搜寻此行所要寻找的旧书店时,一个扁平脑袋的年轻人尽管对尚未熟悉的都市生活心存畏惧,却要在同乡面前表现出从容,摆出一副查看记事簿上日程安排的模样,确实有过这样的事。当时他还说,他的一个亲戚是山林地主,在此人的举荐下,自己在阪神一家木材公司任职…

    “你的孙子在这所中学里读书?”

    “不不,是因为商务才赶回来的。”在对方已显出垂垂老态的神情中,清晰描画出当年在大阪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时的表情:“俺的日程安排得很满,连讲演也没法听了…行了,我只想看看你的脸,就行了!”

    随着橡胶鞋底发出的啪嗒啪嗒声响,这男人往阶梯下走去。随之出现在眼前的,是两个结伴而来、各自戴着亦可称之为西洋头巾的帽子、年近五十的女性,其中一人将“守护真木川河岸之集会”的传单塞到了古义人和罗兹的手中:

    “我们就是从事这个工作的。不过,还有其他一些事想要向您讨教…与我们有工作关系的林君负责长良川的运动,我们可是从他那里听说的。不是曾给长江先生您寄过一封信吗?说是请您参加环境保护组织的百人委员会。当时您刚刚获得那个奖项,所以也没抱很大期望,却收到了您在承诺一栏划上圆圈的回信…于是,林君就把自己的所有著作以及请您出席记者招待会的邀请函寄给了您,可您却在回信中说,当初划错了地方,因此取消了此前的承诺。”

    急切之间,古义人竟不知如何回答。

    可是,另一位肌肤如同瘪枣的妇女也开了腔。她的口气与其说是询问,毋宁说是在责问:

    “村君是一位以调查近代作家墓地而广为人知的随笔家,这位非常繁忙的随笔家曾特地来看过这所中学,还在文章中这样写道:‘从贫苦人家往来于超现代化的建筑物…’长江先生您记恨这句话吗?”

    “你是真木町旧村一带的吗”

    “不,我是宇和岛的…”

    “那么,你的孙子就不会从贫苦人家到这所中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