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二十五 (第3/4页)
所回避。非有不次之举,曷贻利行之益!伏伽既怀谅直,宜处宪 司,可治书侍御史。仍颁示远近,知朕意焉。”兼赐帛三百匹。时军国多事,赋敛 繁重,伏伽屡奏请改革,高祖并纳焉。二年,高祖谓裴寂曰:“隋末无道,上下相 蒙,主则骄矜,臣惟谄佞。上不闻过,下不尽忠,至使社稷倾危,身死匹夫之手。 朕拨乱反正,志在安人,平乱任武臣,守成委文吏,庶得各展器能,以匡不逮。比 每虚心接待,冀闻谠言。然惟李纲善尽忠款,孙伏伽可谓诚直,余人犹踵弊风,俯 首而已,岂朕所望哉!”及平王世充、窦建德,大赦天下,既而责其党与,并令配 迁。伏伽上表谏曰: 臣闻王言无戏,自古格言;去食存信,闻诸旧典。故《书》云:“尔无不信, 朕不食言。”又《论语》云,一言出口,驷不及舌。以此而论,言之出口,不可不 慎。伏惟陛下光临区宇,覆育群生,率土之滨,谁非臣妾。丝纶一发,取信万方, 使闻之者不疑,见之者不惑。陛下今月二日发云雨之制,光被黔黎,无所间然,公 私蒙赖。既云常赦不免,皆赦除之,此非直赦其有罪,亦是与天下断当,许其更新。 以此言之,但是赦后,即便无事。因何王世充及建德部下,赦后乃欲迁之?此是陛 下自违本心,欲遣下人若为取则?若欲子细推寻,逆城之内,人谁无罪?故《书》 云:“歼厥渠魁,胁从罔治。”若论渠魁,世充等为首,渠魁尚免,胁从何辜?且 古人云:“蹠狗吠尧,盖非其主。”在东都城内及建德部下,乃有与陛下积小故旧, 编发友朋,犹尚有人败后始至者。此等岂忘陛下,皆云被壅故也。以此言之,自外 疏者,窃谓无罪。又《书》云:“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上古以来,何代无君, 所以只称尧、舜之善者,何也?直由为天子者实难,善名难得故也。往者天下未平, 威权须应机而作;今四方既定,设法须与人共之。但法者,陛下自作之,还须守之, 使天下百姓信而畏之。今自为无信,欲遣兆人若为信畏?故《书》云:“无偏无党, 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赏罚之行,达乎贵贱,圣人制法,无限亲疏。 如臣愚见,世充、建德下伪官,经赦合免责情,欲迁配者,请并放之,则天下幸甚。 又上表请置谏官,高祖皆纳焉。 太宗即位,赐爵乐安县男。贞观元年,转大理少卿。太宗尝马射,伏伽上书谏 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立不倚衡。以此言之,天下之主,不 可履险乘危明矣。臣又闻天子之居也,则禁卫九重;其动也,则出警入跸。此非极 尊其居处,乃为社稷生灵之大计耳。故古人云:‘一人有庆,兆人赖之。’臣窃闻 陛下犹自走马射帖,娱悦近臣,此乃无禁乘危,窃为陛下有所不取也。何者?一则 非光史册,二则未足显扬,又非所以导养圣躬,亦不可以垂范后代。此只是少年诸 王之所务,岂得既为天子,今日犹行之乎?陛下虽欲自轻,其奈社稷天下何!如臣 愚见,窃谓不可。”太宗览之大悦。五年,坐奏囚误失免官。寻起为刑部郎中,累 迁大理少卿,转民部侍郎。十四年,拜大理卿,后出为陕州刺史。永徽五年,以年 老致仕。显庆三年卒。 张玄素,蒲州虞乡人。隋末,为景城县户曹。窦建德攻陷景城,玄素被执,将 就戮,县民千余人号泣请代其命,曰:“此人清慎若是,今倘杀之,乃无天也。大 王将定天下,当深加礼接,以招四方,如何杀之,使善人解体?”建德遽命释之, 署为治书侍御史,固辞不受。及江都不守,又召拜黄门侍郎,始应命。建德平,授 景城都督府录事参军。太宗闻其名,及即位,召见,访以政道。对曰:“臣观自古 以来,未有如隋室丧乱之甚,岂非其君自专,其法日乱。向使君虚受于上,臣弼违 于下,岂至于此?且万乘之重,又欲自专庶务,日断十事而五条不中,中者信善, 其如不中者何?况一日万机,己多亏失,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 待!如其广任贤良,高居深视,百司奉职,谁敢犯之?臣又观隋末沸腾,被于宇县, 所争天下者不过十数人,余皆保邑全身,思归有道。是知人欲背主为乱者鲜矣,但 人君不能安之,遂致于乱。陛下若近览危亡,日慎一日,尧、舜之道,何以能加!” 太宗善其对,擢拜侍御史,寻迁给事中。贞观四年,诏发卒修洛阳宫乾阳殿,以备 巡幸。玄素上书谏曰: 微臣窃思秦始皇之为君也,藉周室之余、六国之盛,将贻之万叶,及其子而亡, 良由逞嗜奔欲,逆天害人者也。是知天下不可以力胜,神祗不可以亲恃,惟当弘俭 约,薄赋敛,慎终如始,可以永固。方今承百王之末,属凋弊之余,必欲节之以礼 制,陛下宜以身为先。东都未有幸期,即何须补葺?诸王今并出籓,又须营构,兴 发渐多,岂疲人之所望?其不可一也。陛下初平东都之始,层楼广殿,皆令撤毁, 天下翕然,同心欣仰。岂有初则恶其侈靡,今乃袭其雕丽?其不可二也。每承音旨, 未即巡幸,此则事不急之务,成虚费之劳。国无兼年之积,何用两都之好,劳役过 度,怨讟将起。其不可三也。百姓承乱离之后,财力凋尽,天恩含育,粗见存立, 饥寒犹切,生计未安,三五年间,恐未平复。奈何营未幸之都,夺疲人之力?其不 可四也。昔汉高祖将都洛阳,娄敬一言,即日西驾,岂不知地惟土中,贡赋所均, 但以形胜不如关内也。伏惟陛下化凋弊之人,革浇漓之俗,为日尚浅,未甚淳和。 斟酌事宜,讵可东幸?其不可五也。臣又尝见隋室造殿,楹栋宏壮,大木非随近所 有,多从豫章采来。二千人曳一柱,其下施毂,皆以生铁为之,若用木轮,便即火 出。铁毂既生,行一二里即有破坏,仍数百人别赍铁毂以随之,终日不过进三二十 里。略计一柱,已用数十万功,则余费又过于此。臣闻阿房成,秦人散;章华就, 楚众离;及乾阳毕功,隋人解体。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日?役疮痍之人,袭 亡隋之弊,以此言之,恐甚于炀帝。深愿陛下思之,无为由余所笑,则天下幸甚。 太宗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殿卒兴,所谓同归 于乱。且陛下初平东都,太上皇敕大殿高门并宜焚毁,陛下以瓦木可用,不宜焚灼, 请赐与贫人。事虽不行,然天下翕然讴歌至德。今若遵旧制,即是隋役复兴。五六 年间,趋舍顿异,何以昭示子孙,光敷四海?”太宗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