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三路奇兵 (第2/3页)
怒意勃发,拂袖而去之后,又坐了一分钟左右,一动不动,然后,她慢慢站了起来,她身形颀长,随随便便从坐到立,就把成熟女性的体态美,表露无遗,看了赏心悦目之至。 她站了起来之后,轻移莲步,来到了窗前。 为了使光线柔和,窗前下看纱帘,李宣宣在窗前,掀起了纱帘的一角,向下看。 从那个窗口看出去,可以看到医院的近门入口处,不知道她在看什么。 等一等! 黄堂离去之后,李宣宣有什么行动,他人怎么能知道? 黄堂走了之后,病房中只有李宣宣和王大同两人,王大同昏迷不醒,莫非王大同是假装昏迷,暗中在监视李宣宣的行动,所以才知道她做了什么! 当然不是,另有原因,下文自会说明。 李宣宣在窗口,掀开纱帘向下看,约莫看了一分钟——后来,一干人等在讨论时(卫斯理也在),大家都同意了卫斯理的意见。 卫斯理说:“她等了一分钟左右,就来到窗前向下看,又看了一分钟左右。从时间来计算,那应该正是黄堂离开医院所需的时间。所以,她在窗口,是在确定黄堂是不是离开医院。她肯定了黄堂离开了医院,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李宣宣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倒是大家都知道的,她离开了医院——自王大同出事,她赶到医院之后,她是第一次离开。 所以,当小郭和陈长青从警局赶到医院来的时候,就未能见到这位大美人。 而黄堂在离开医院的时候,由于一无所获,心情十分沮丧,他和小郭、陈长青一样,想到了卫斯理。觉得这种不可思议的事,除了找卫斯理之外,没有别的办法,所以,他就去到了卫斯理的住所。 黄堂并没有预料陈长青和小郭也会摸上门来,可是他见了他们,也并不感到意外,三个人分成了对立的两派,闹得不愉快,黄堂离去之后,运用了他高级警官工作上的方便,下令调查卫斯理的行踪——现代人和古代人不同的是,现代人到哪里去,都有记录,出境入境,都在电脑上留下资料,要调查行踪,不是难事。 黄堂的行动,很快就有了结果:十五天前,卫斯理从北欧回来之后,就没有离开过。 也就是说,他在本城。 黄堂皱著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在一个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中,要找一个人,本来就不是容易的事,何况要找的人是神出鬼没的卫斯理! 他没有进一步的行动——因为他知道进一步的行动也没有用,反而会惹起卫斯理的反感。他希望王大同闯祸的事,满城皆知,会引起卫斯理的兴趣,那就会主动和他联络,因为警方始终掌握最多资料。 而小郭和陈长青,在卫斯理住所,等了很久,虽然老蔡有好酒好茶招待,但是卫斯理并不露面,他们也不能一直等下去。 这期间,小郭有了不少收获。他的手下曾向他报告:“王夫人在住所出现,但无法接近,正用远程望远镜作密切的监视。” 小郭接到报告的时候,陈长青在一旁,笑了一声:“油头粉面的手下,也是软柿子,无法接近,就证明没有办事能力!” 小郭当时吃了一记闷棍,没有说什么,不过后来,陈长青却为这句话,向小郭道歉。因为他随即亲自出马,携带了许多监视的仪器和工具,也到王医生寓所附近去监视李宣宣。 他也一样无法接近。 无法接近的原因很简单,王大同的寓所独立在一个山头上,只有一条属于私人所有的道路,可以通到屋子去。那条斜路约长二百公尺,有三道电动铁门。 而屋子的周围还有种种先进的防盗设备,再加上至少有十头以上凶猛的狼狗。 屋主人像是预知自己会有朝一日被人监视,企图接近一样,把自己安全无比地置于防围之中! 陈长青拣了一个有利的“阵地”停了车。他做事极有毅力,像这种情形,他可以二十四小时不眠不休,等闲盯上三五天!陈长青也发现,屋子附近,至少有六七个小郭的手下,也在监视那屋子。屋子是三层洋房,可是每一个窗。都落著帘子,全然看不到屋中的情形,在花园中,狼狗来回走动,有一个仆人在浇水。 看起来很平静正常,可是谁知道曾有什么波涛汹涌的变故,会随时发生——这种情形,最合陈长青的性格,为了许多没来由的事,他都可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究,何况这次的事,处处显得如此怪异。 在陈长青对屋子监视了五六小时之后,警方人员来了,由黄堂领队,陈长青在萤光幕上看到黄堂带著两三个警官,驾车直达铁门边前,停了下来,黄堂下车,按动了门铃。 附带说一下陈长青这时候用的监视用品——他虽然只有一个人,在人数上还不及警方和小郭。可是他配备之精良,还非小郭和警方能及,后来小郭和黄堂,对他的配备下了一句评语:简直难以想像。 这些配备之中,包括了四支无线电遥控的摄像管,可以遥远控制调节焦距,发挥远摄作用,并且红外线装置。四支摄像管,已被陈长青安放在适当所在,从四个不同角度监视著屋子。 而摄像管的记录所得,立刻投射在四幅萤光屏上。 所以,陈长青不必像小郭的手下那样,落后到了用远程望远镜,他只消舒服地坐在车子的座位上,甚至一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