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2/4页)
且是他从不曾尝过的,等咽下后,才问道:“你刚刚叫这东西什么?是用什么做的?” “叫灰汁团呀。”她笑嘻嘻地说:“我娘的老家在浙江宁波,这是他们乡村的特色点心,有好多种呢。这些啊,是先把干稻草烧成灰,把灰浸在冷水里,等沉淀以后,再取上层的灰汁和白面混揉在一起,揉出来的面团就是灰灰的啦,再揪成一个个汤团大小的,上笼去蒸即可。” “拿灰浸汁揉面?”沈颐的脸色有些变了。 流火却自顾自地解释得开心“对啊,所以面团上会有灰的清香呢,而且烧不同东西的灰会有不同的香气,眼下天冷就只有干稻草了,夏日的时候可以烧好多别的,我最喜欢南瓜藤烧的灰——” 出乎她的意料,沈颐突然站了起来“你别说了。” “哦。”她乖乖地闭了嘴。 “你、你再去给我倒杯茶来,要快,不放茶叶也行!”他烦躁地捂住了胸口。 流火不明白他怎么了,但也只好匆匆又下楼去倒茶。为了求快,她还真倒了一杯热水就上来,沈颐也一口气就全喝了下去,喝完后才长长吐了一口气,神情渐渐和缓。 “二少爷,你怎么啦?是灰汁团噎了你的喉咙?”她看着他狐疑地问。 “没有。”他勉强挤出一抹笑意,心想他哪好意思说用灰汁揉面有点儿不卫生,便摆着手道;“我只是突然觉得口渴。” 流火站的地方靠近窗边,忽然双眼发亮,幸灾乐祸地笑了出来“二少爷你快看,楼下大街上有个人在冰上滑倒了,从布庄前一直滑到前面米行才摔下去呢!”说着,她干脆把琉璃窗打了开来,好让少东家看得更清楚,但也立时把外头的冷风带了进来,呼呼地吹痛人的耳朵。 他走过去只看了一眼就重新关上窗“这有什么好看?”不轻不重地数落了一声,然后拿过搁在旁边的那件雪白色狐裘。 “少爷,你要回去了吗?”她问。 沈颐摇摇头“我不回去,是你该回去了,这裹也没意思,你还是回院裹缩着吧。”说完,他把狐裘披在她身上,柔声开口。“穿上它暖和些。我让老宋驾车送你回去。” 二少爷干么老对她这么好? “瞬间,流火只觉得自己的头皮发麻,一颗心更是怦怦乱跳,垂下眼,结结巴巴地道:“不、不用了,我自己走回去就成。”想把狐裘脱掉,但二少爷的手还按在她的肩上。 她垂眼羞怯的模样让沈颐看得入迷,也觉得好笑。这丫头只有在这种时候才最乖巧。 “好了,”他放开手“你下楼去吧,狐裘可不许脱下来。” 谁知流火刚走到楼梯口,就见楼下走上来一行人,最前面的是守在楼下铺子里的老掌柜,他边迈步边转头叮咛“巡抚大人走好,从外头进来的人鞋底都沾了水,把阶梯弄滑了,您扶着点儿。” 通往二楼的楼梯不大,平时上上下下仅能容两人,眼下天冷,大家都穿得跟粽子似的,一个抵两个,流火只好先等在一边,打算等他们上来后她再下去。 沈颐在里面见她站着不动,走出去才发现楼梯上走来的人“巡抚大人。”他急忙招呼。趁着他们转过弯,流火偷偷地问:“二少爷,上来的是什么人?” 沈颐还来不及回答,新任才半年的江苏巡抚宓谦已走了上来,见到沈颐身旁的小丫头,神情有些不悦,抚着须冷冷一瞥“贤侄,这是谁?” 没等少东家开口,流火就大着胆子自己答“我是二少爷身边的丫头,你又是谁?” “放肆!”两个随行的衙役异口同声地喝斥。 她吓得一缩脖子,情不自禁地挨近了沈颐。 “哼!”宓谦倨傲地微仰起只剩下几根胡须的下巴“居然连本抚都不识得。” 旁边的老掌柜吓得快跳起来,沈颐只是皱紧眉,看了一眼靠在身边的小丫头,转而拱手对宓谦道;“巡抚大人莫怪,她不懂规矩,我日后定当调教。” 宓谦敛下怒气,径自步入内室,两个衙役也跟了进去。 沈颐看着流火,低声交待“你先别回去,不过也不方便在这待着。”他略一沉吟“这样吧,你先去旁边‘五福楼’上等我,肚子饿的话就点东西吃,让陆掌柜记在我的帐上。” 五福楼也是沈家的产业,目前掌管的仍是那位不谙经商之道的三爷,这样的大酒楼沈家在苏州就有两间,在江宁、扬州和淮安又各有一间,窥一斑见全豹,足见沈家的殷富。 当下流火应了一声,就气闷地下楼去了。 哼!什么破大人,不认识他有什么大罪吗?他又不像说书、算命的,满大街上设摊,任何长了眼珠子的都能认出来,一个成天缩在衙门里头的宫老爷,不认识有啥稀奇? 而内室之中,宓谦已回复了脸色,笑眯眯地抚着须“听郑老弟说,贤侄家中有一幅宋人李公麟的‘西园雅集图’?” 沈颐略一迟疑,点头道:“郑大人说得没错,此画的确在沈府中,乃是家父十五年前在外地向一位老先生重金求购而得。” “果是真迹?”宓谦的两只小眼睛里发出光。 沈颐有些失笑,他知道这位巡抚大人本身对字画没有兴趣,此番特意来问,必是又想“向上讨好”,遂回答“那是自然。巡抚大人若有雅兴,改日我禀明家父,可派人将此画送去府上,任凭大人细观。” 果然,待楼下的一个小伙计上来奉过茶后,宓谦就叹了一口气,坐回檀木椅子上,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贤侄啊,不瞒你说,眼看着这大过年的,本抚却不得不提心吊胆起来。 “你也知道,按我朝惯例,各省辟员一向都是开春后才去邑州面圣,但五日前吏部却特别下了诏文,说江苏三品以上官员提前去都城。唉!有些事我就不便跟你说了,本抚已知道这次上报我上任半年的绩效事小,而萧家的那起命案才是重点! “也怪本抚处置不周,那萧家也不知哪里还跑出一个远房亲戚,竟然透过关系辗转告了御状,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