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孤雏泪山穷水尽 (第5/8页)
亲! 他好恨,恨彻心脾,从头顶恨到脚跟。 恨黑肚肠,以及黑道上所有的人。 也恨神指唐诚,与唐家所有的人。 更痛不欲生,五内如焚,一进门便扑倒在母亲的遗体上,呼天抢地的哭起来。 哭干了眼泪! 哭哑了嗓子! 哭断了肠! 哭出了血! 从傍晚一直哭到第二天的黎明。 直至空际秃鹰飞舞,四周苍蝇聚集,方始意识到人死入土为安。 找来几个工人,买了三副上好的棺木,将春香、秋月与母亲厚葬后,他才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单单的剩下他孤苦伶汀的一个人了。 没有亲人! 没有朋友! 也没有钱! 跟一无和尚一样,他已经一无所有。 只有仇! 只有恨! 只有血债! 只有悲痛! 在母亲的坟前,他发下重誓! 要手刃唐诚! 掌劈黑肚肠! 在一个细雨霏霏的夜晚,怀着仇,带着恨,离开居住多年的桃林,投入不可知的未来。 未来是一个谜,是福?是祸?是败、是成?他一点把握也没有。 更严重的是现实问题,为了厚葬亡母,用完了他们家所有的钱财,一出家门,便面临饿肚子的危机。 为了三餐温饱,只好自食其力,在客栈里当过小二,在餐馆内干过堂倌,在赌场里打过杂,在妓院里提过茶壶,甚至在饥寒交迫的情形下,曾沦为乞丐,做过小偷、扒手。 工作虽然卑贱,收获却十分丰硕,学到了许许多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恨天生变了,变得机伶慧黠,变得精灵鬼怪,学会了保护自己,也学会了征服他人。对天下大事,武林大势,乃至江湖趣闻,更是了如指掌,尽管年岁尚幼,已是博学多闻的老江湖。 因而,唐诚与黑肚肠,虽然鹰犬四出,千方百计的想杀他捉他,都被他巧妙的避开躲过,履险为夷。 遗憾的是,虚掷数月时光,到现在为止,还不曾拜到师,学到艺,仅从一群不三不四的小混混那儿,学到几招花拳绣腿。 找不到贺通天。 寻不着日月宫。 少林寺他去过了,早已停收方外的记名弟子。 武当山也去过了,人家嫌他杀孽太重,闭门不纳。 现在,仅仅还剩下一个峨嵋派,是他唯一的希望。 已入川,正在西充县东南的凤凰山上放步疾行。 正行间,忽然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座高大的坟墓,趋前一看,墓碑上清清楚楚的写着:“大西国王张献忠之墓” 墓旁另有一方石碑,上面的字如刀似箭: 天生万物以养人, 人无一善以报天。 杀杀杀杀杀杀杀!正是张献忠当年亲笔所书的“七杀碑” 七杀碑本来应该是竖立在成都的衙门外面,恨天生弄不懂为何会移来凤凰山的墓园旁,心想:“管它是怎么来的,听说张献忠杀人如麻,他手中的七杀刀锋利无比,人死之后,此刀风闻已随棺陪葬,何不将它起出,正好取唐老儿与黑煞神的项上人头。” 心意既决,正欲寻找一件适合的工具来挖坟掘墓,蓦见山下冒出两条人影来,瞬息之间便如怒矢狂镖般飞奔而至。 清一色的短打黑衣,獐头鼠目,凶眉恶眼,一望即知必系七十二舵的绿林人物。 一个红脸,使刀。 一个尖腮,用剑。 这二人似是张献忠的旧属,先深施一礼,然后那红脸大汉上上下下的打量一下恨天生,客客气气的道:“朋友可是小龙少舵主?” 恨天生一怔,镇静如恒的道:“我叫大毛。” “姓黑?”“姓白。” “不是我们黑总舵的公子?” “你认为像吗?” 此刻的恨天生,风尘满面,疲备不堪,而且在仇恨与苦难的煎熬下,看上去显得成熟老练不少,二人又与他素不相,仅凭一张简陋的画像辨认,彼此互望一眼,同声道:“是有点不像,少舵主应该更清秀神气一些才对。” 尖腮大汉眉尖一挑,道:“小子,你是干什么的?” 恨天生随机应变的道:“打猎的。”’“可曾见到一个年龄身材与你相仿的少年从此经过?” “没有,只见到两只兔子。” “两只免子?” “喏,就在那儿,俺要打免子去了,失陪。” 真巧,本是一句骂人的话,碰巧在七杀碑的后面跑出两只免子来,恨天生顺理成章的狂追而去。 逃,是他近来学会的一项看家本领。 偷人家东西的时候需要逃。 抢人家食物的时候需要逃。 被人追杀的时候更需要逃。 脚底抹油,放步疾驰,虽然没追到免子,却将那两个魔崽子给甩掉了。来到一个山沟里,狭窄崎岖的山沟。 猛然间,一阵轰隆隆的暴响过后,只见一侧悬崖之上,有人连续不断的推下来好几块大石头。 巨石撞在石壁上,立即裂成无数碎石,宛若暴雨似的洒下来。 来势好凶,似万马奔腾,只要被其中一块击中头部,保证会脑袋开花,一命呜呼。幸好恨天生机伶,躲得快,及时躲进附近的一个洞xue去。 待石雨落尽,钻出洞xue,恨天生方要举步时,悬崖上的人已泻落在地,站在他面前。 是一个身着蓝衫,手握宝剑的青年。 恨天生忍下一口气,道:“借光,请让一步路。”蓝衣青年却蛮横无礼:“不让!” “刚才的石头是你推的?” “对!” “开什么玩笑,砸到脑袋是会死人的。” “死了最好。” “你是谁?怎么…” “是唐家派我来的。” “干什么?”“追杀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