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回名号最多的人 (第1/4页)
第三回 名号最多的人 余半城没有死。 是宝宝求的情,宝宝说:“他是三叔的朋友,并且之所以这样做,一定不是出自本意,我见过张真人,知道任何人都没有能力拒绝他的要求。” 余半城想不到宝宝会为他求情,他当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去恨宝宝,还是感激宝宝。 他只是觉得,像宝宝这种孩子,一生都应该快乐。 他衷心地希望。 他来时,一大群来迎接他,虽然是为──迎接秦宝宝。他走时,也是一大群人送他。 除了唐竹、唐雷、唐谅,其余的人并不知内情。 大家欢天喜地送走余半城,就像送走一个贵客。 这也是宝宝的建议。 余半城走出唐家堡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脸上已有了泪。 雪还在下,余半城背着小小的包袱,已经走了十里路。 当时他看到路边也有一座亭子,亭子的匾额上,写着“凝碧亭”三个大字。 想必春暖花开的季节登上此亭,便可看到春色如烟,彷佛凝碧的景色。 亭上已有人在避雪了。 雪的确下得很大,纷纷扬扬的雪花将路都遮住了。 余半城也准备去避一避雪,喝一口酒。 酒是秦宝宝塞给他的。哎!又是秦宝宝。 亭上那人一直背对路面坐在栏杆上,当余半城走进亭中时,一眼就看清了这人的相貌。 谢灵均! 这三个字就像一把沉重的大锤,重重地敲击着余半城的胸口。 在这种时候,在这个世上,他最不愿见到的就是这个人。 谢灵均披着一件白色的披风,就像亭外洁白的雪,他的笑容,也和白雪一样可爱。 他慢慢地站起来,轻轻地拍着手掌,微笑道:“恭喜余掌门立下奇功。” 余半城的脸爱得通红,束手站在亭中,脸上的神情变得很古怪。 谢灵均的脸色渐渐变了,余半城的沉默已经告诉他许多。 他的表情很快就变得冰冷,就像雪一样的冷。 他很快又叹了一口气,叹息声中充满了惋惜。 是对奇功不遂,大计难成的惋惜?还是对余半城命运的惋惜? 他问:“没有得手?” 余半城点点头。 谢灵均的神情带着思索之色,他说:“那你怎么还活着,如果机会不到?你为何要离开唐家,如果唐家察觉了你,为何会放你活着出来?” 余半城不想回答这些问题,因为回答这些问题,必须牵涉到一个可爱的孩子。 他不愿意谢灵均因此而仇恨秦宝宝,从而伤害到他。 他宁愿去和他绝无法抗衡的力量去抗衡,也不能伤害到那么一个可爱的孩子。 他添了添发干的嘴唇,道:“我没有必要向你解释什么,你也别指望我们以后还会有关系,从今以后,我和你,以及你的那个‘光明教’一点关系都没有。” 谢灵均怔住了。 他绝没有想到余半城说出这种话来。 余半城表情冷冷的,声音也是冷冷的,他说:“我知道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再说话了,剩下的问题,应该由剑来解决。” 谢灵均脸上的讶容几乎要僵住了,过了很久,他才沉下脸来,道:“很好。说实话我很钦佩你,一个人在我面前说出这种话来,是需要绝大的勇气的。” 他说的是实话。 余半城的武功并不像宝宝见过的那样,可以一剑削去谢灵均的鞋底。 事实上,余半城就算使出一百剑,也沾不到谢灵均的衣角。 两个人之间的差距,远不止一筹。 青城剑法其实是一门很古老、很不错的剑法,可惜余半城太喜欢酒,太喜欢女人。 这两种东西不但要花费大量的金钱,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近几年来,余半城在练剑上的时间,很少很少。 现在余半城执剑的动作,远不如执酒杯那样熟练。 他之所以敢于挑战,是因为他已经不在乎生死,人在经过一些事的冲击后,对死亡往往就变得很淡薄。 只要谢灵均一出手,余半城就死定。 所以余半城根本就不想去拔剑,现在他的手,触到剑柄,感觉到只是悔恨。 谢灵均负着手,静静地看着余半城,他似乎在考虑该不该出手,抑或是在寻找对手弱点。 无论如何,余半城都是一派掌门,或许他已投靠了唐门,或许他还来了帮手。 否则余半城为什么会这样镇定? 谢灵均从不相信一个人会无惧死亡,他就很怕死,怕死的人是不相信世上有勇士的。 他看着余半城,却在侧耳细听四周的动静。 身边十丈的范围内,任何一点动静都逃不过他的耳朵。 至于十丈以外呢? 十丈以外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对自己造成威胁,就算是唐门的高手,十丈开外,暗器也失去了力道。 他侧耳细听之下,果然听到了细微的声音。 呼吸很均匀、间隔的时间很长,只有内功很好的高手,才能够这样呼吸。 外面是一片雪原,那一个内功高手就伏在雪中。 他一定在注视着亭中的动静,以猝然而击。 所以谢灵均很快就打消了出手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