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七章江山谁主177 (第2/2页)
瞧不出来么?” “皇上这…”许大人有些支吾,想来是许太后的意思,他也不敢忤逆。 他倒是没有再为难,只又言:“今日,遂了众人的意了。” 这句话,更多是,像是叹息。 那么多人想他死啊,他终于死了,自然是遂了很多人的意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也算一个,不是么? 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遂了意,都会觉得高兴的。 只是元承灏,你明白么? “末将先送皇上回去休息。”杨将军劝着他。 他却还要说:“禹王的死讯,止步于此处,谁也不得外泄,谁若敢透露半个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脑袋!” 有些吃惊,他既要说给禹王救驾牺牲的美名,又如何还怕别人知道他的死? 他又看向杨将军:“师父派人通知锦王来渝州。” 记得我们离开琼郡的时候,他执意不让元非锦跟着来,如今却是连夜通知他来。是有大事,一定是的。 杨将军倒是也不问为何,只应着声:“末将知道,请皇上先回去。” 他到底点了头,这一次,没有回头。 目送着他上了马车,才听得隋太医在耳畔要我上车的声音。目光,始终不敢再瞧过去,那张与元承灏长得一模一样的脸,我怕我看了,会站立不住。 跟着,上了马车。 元承灏直直地坐着,瞧见杨将军起身要出来,忽而听得元承灏开口:“师父,朕努力了那么多,终究无法挽回。” 杨将军的身体一震,随即回头道:“可如今,却是最好的局面。” 最好的局面,谁说不是呢? 这,怕是我自认识杨将军以来,听过的那最直接的话了。他心里也不希望那人活着,方才就能举剑冲上去,此刻他死了,他还能如此直白地说这是好事。 元承灏略笑一声,抬手抚上胸口,低语着:“朕这里,闷得像要透不过气来。”杨将军的脸色一变,回了身,他忽而一口血喷洒了杨将军的衣服上。 “皇上!” 隋太医欲上前,却见他抬了抬手,阻止他上前。我咬着唇,任由眼泪流下来,也不劝他。不必劝了,那是心病。 杨将军扶着他,半晌,才开口:“皇上太过执着,有时候放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他嘘笑:“师父说得很有经验的样子,朕放手了,连他的尸首都不争,却依旧…不觉得轻松。” 杨将军开口道:“放手了,确也是不见得轻松。末将有经验,是因为末将曾经放手过。” 他抬起眸华看着他:“师父骗谁?据朕所知,你没有兄弟。” “末将,曾经有过。”我瞧见,杨将军的眸中闪出一片晶莹。 那为了,他曾经有过的兄弟么? 元承灏看了他许久,忽而浅声道:“朕以为师父心甘情愿地履行他的嘱托,却原来,你也如此耿耿于怀。” “当年他的生死是末将决定的。” “朕以为师父会舍不得。” “舍不得也要舍得,为了,更多的人更好的活着。” 缓缓握紧了双手,我想,我知道他们在说谁了。 “末将这一身功夫是为他学的。” “可到头来,却辅佐了朕?” 杨将军略怔,却是开口:“皇上,回不了头,请向前看吧。” 他忽而缓缓地笑出声来,浅声道:“师父今日,不该与朕说那么多。” 杨将军只低了头:“皇上在许大人别院的事,末将也不会过问。” 元承灏脸上的笑容缓缓敛起,继而压低了声音:“大胆,敢威胁朕。” “末将不敢。”如此淡淡的一句,又让我重新找回了那种属于杨将军身上的味道。介于他们之前那种微妙而紧张的气氛,也随着杨将军的这句话而被淡淡地化开。 … 杨将军还不曾下去,马车已经启程了。 他与杨将军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其实,那些话里的意思,我早就猜出了七七八八,只是有些话,大家都不必挑明了说。 宫府门外,待杨将军背他回房,他早已在他背上昏睡过去。 急着要隋太医替他看看,却听杨将军开口道:“皇上会想通的,娘娘不必担心。” 翌日很早,他便醒来,也不问昨晚的事。杨将军进来问何时回宫,他也不说。 三日后,元非锦风尘仆仆地赶来,看他的样子,想必是马不停蹄,据说千里良驹都跑死了两匹。 他冲进来,就叫着:“从琼郡离开的时候才好点,谁又伤了皇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