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1/2页)
第四章 毛泽东一生最怕什么?屋别怪我想的时间长。毛泽东英雄一世,论及一个“怕”谈何容易?你又加个“最”字,毛泽东是讨厌“最”的,他说一“最”就脱离群众,变成孤家寡人了。 我想,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毛泽东有三怕。 一怕泪。金毛泽东曾对贺子珍说:“我就怕听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流泪,我也忍不住要掉泪。”确实如此。书东渡黄河后,毛泽东乘吉普车,由城甫庄去西柏坡。吉普车翻山越岭,在山路屋上艰难爬行。经过一道两面峭壁的大山沟时,路边草丛中隐伏着人影。我们立刻手摸盒子枪睁大着警惕的眼睛。 渐渐接近了,我看清是个八九岁的女孩子躺在路边茅草上,身边坐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农村妇女。车从她们身边驶过,我看清那女孩子双眼紧闭,脸色蜡黄;坐她身边的女人正在流泪。我的手离开了枪,这孤儿寡母的绝不会构成威胁。我的责任只是保卫主席安全,其它事情不去多想。我甚至轻松地吁了口气。金可是,在我松气之际,毛泽东却身体一阵震颤,叫道:“停车!”、书司机周西林把车煞住,毛泽东第一个跳下车。过去他可不是这样,过去都是我屋们卫士去开门扶他下车。毛泽东大步走到那女人和孩子身边,摸摸孩子的手和额部:“孩子怎么了?”” “病啦!女人泪流满面。 “什么病?…金“请一个先生看过,说是伤风着凉,气火上升。可吃了药不管事儿,烧得说胡话,这会子只剩了一口气…”女人呜呜地哭出声。书我看到毛泽东眼圈泛红,猛地扭回头,朝车上看。屋“我在这里。”朱医生在毛泽东身边说。 “快给这孩子看病。” 朱医生用听诊器听,又量体温,然后问那妇女孩子发病的过程…金“有救吗?”毛泽东声音颤抖,提着一颗心。书“有救。”·“好,一定要把她救活!”毛泽东顿时放开声音。屋“可这药…”“没药了?”毛泽东又显出紧张担心。 “有是有…只剩一支了。” “什么药”?…金“盘尼西林。”书“那就快用。”“这是进口药,买不到,你病的时候我都没舍得用,不到万不屋得已…”“现在已经到了万不得已,请你马上给孩子注射! 朱医生将那支珍藏很久没舍得用的盘尼西林用给了生病的孩子。那时,抗生素不像现在这么泛滥,所以很显特效。朱医生打过针,用水壶喂那孩子水。工夫不大,孩子忽然掀起眼皮,轻悠悠叫了一声:“娘…”金那妇女呆呆地睁着大眼,泪水小河一样哗哗往下流。忽然扑通一声跪倒,哭叫书着:“菩萨啊,救命的菩萨啊!”屋毛泽东面眼泪花迷离,转身吩咐朱医生:“你用后面那辆车送这母女回家吧。再观察一下,孩子没事了你再回来。” 后来,每当谈到那个孩子和流泪的母亲,毛泽东眼圈总要泛红:“也不知那孩子现在怎么样了?把她带来治疗一段就好了…”他多次感慨:“农民缺医少药,闹个病跑几十里看不上医生,要想个法子让医生到农村去。吃了农民种的粮就该为农民治病么!”金二怕血。书你会说:“瞎扯!毛泽东身经百战,指挥战役大大小小何止千百次?战场上哪屋次不是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毛泽东的亲人和朋友牺牲有多少?那长长的名单证明毛泽东从未在敌人的凶残面前有丝毫恐惧和退缩。 可是你别忘了,我是从某种意义上讲的。 进城后,毛泽东开始住在香山双清别墅。住在山上的还有不少中央首长,其中不乏儒将武将。这些将军们听惯了枪炮声,都是子弹堆儿里钻出来的人,一下子没金仗打了,耳边只剩下鸳歌燕舞,那是很不习惯,很不适应的。何况还有我们这些警卫人员,个个都是cao枪射杀的惯手,几天不打枪真是手痒心痒全身痒。书不知是谁挑头开了第一枪,于是大家都找到了解痒的法子。香山有的是乌雀、屋打吧!砰砰叭叭的枪声便打破了香山豹宁静。说实话,那时还没有什么野生动物保护法,世界上也没有那个什么绿色和平组织,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中国的解放战争还在南方猛烈进行,死几干人都不算啥,何况打几只鸟? 那天,毛泽东开会回来,我随他回到双清别墅。才下车,正有几名警卫干部打了麻雀回来。他们枪法好,打了很多,拴成一串,兴高采烈地走过来。金毛泽东听到喧笑声,朝那边望了一眼,只是随便望了一眼,突然停住了脚。那几名警卫干部见到毛泽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