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 (第1/3页)
第十六章 毛泽东打过孩子吗? 没有。至少是我没见过,也没听说过。 毛泽东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六位亲人的生命。他对子女真疼爱,要求也真严厉。 毛岸英是毛泽东的长子,从苏联留学回到延安。毛泽东送他几件带补丁旧衣,叫他下乡跟着边区劳动模范去学习种田,那故事已经为大家熟知。我这里主要讲他们家庭生活中的事情。 “抗大”有位北平来的女学生,姓傅,长得很漂亮。江青对毛泽东的长子还是热情关心的,见到姓傅的姑娘,立刻动了一个念头。星期天,把毛岸英和傅姑娘都约到她那里。吃饭聊天,高高兴兴玩了一天。 傅姑娘走后,江青问岸英:“你都二十二四了,该找对象了。你看傅姑娘怎么样?·” 毛岸英脸红了。延安不比大城市,像傅姑娘这么漂亮的确实不容易见到。片刻,毛岸英喃喃着问:“我爸有这个意思吗?” “只要你同意,他那里我说一声就行。”江青兴冲冲地去向毛泽东说。毛泽东却摇头:“见一面就定终身,也太轻率了吧?孩子年轻沉不住气,你也沉不住气?你叫岸英来。” 江青关照毛岸英:“你爸叫你去呢,现在可就看你的态度了。” 毛岸英来见父亲,红着脸表态:“我觉得人还挺不错 毛泽东笑了,不失幽默他说:“不漂亮不聪明你也不会动心,这一条我理解。可是,见了漂亮的就都动心,这一条我不敢理解你了。, 毛岸英龈颜地闷声不响。 毛泽东敛去笑容,换上严肃的口吻:“除了漂亮,你还了解她什么?理想、品德,性格,你了解吗?她刚从北平来,我们都不了解。婚姻对你来讲,既是终身大事,也关系着我们的革命事业。谁叫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呢?一定要慎重,不能轻率从事。 果然,毛泽东考虑的有道理。那位傅姑娘受不了延安的艰苦生活,跑回北平去了,并且在报纸上写文章辱驾延安。毛泽东用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抑扬顿挫他说:“看来漂亮靠不住,还得靠理想哟!” 中央机关来到西柏坡后,毛岸英与刘谦初的女儿刘思齐被分配到附近农村搞土改,接触中渐渐有了感情。经邓颖超和康克情帮忙,毛泽东同意他俩确定了恋爱关系。 就在毛泽东帮我出主意,使我和韩桂馨确定恋爱关系的同时,毛岸英也来找父亲了。 “爸,我跟思齐的事,康mama跟你说过了?” “嗯。”毛泽东正在批阅文件,头也不抬地应一声。 “那我们就办理结婚手续吧?” “思齐多大了?” “十八。” “你要说实话。十八.周岁虚岁?” “虚岁,可也差不了几个月…”” “差一天也不行。我这里忙。你去吧。” 毛岸英高兴而来,丧气而去。相比之下,毛泽东对我的婚事积极关心得多。我又感动,又有一丝不安。 那天。我们蹲在院子里吃饭。行政处本来安排毛岸英吃中灶,但是毛泽东不允许,对毛岸英说:“你meimei(李钠)从小就是吃大灶,你这么大个青年,还需要我提醒吗?”毛岸英什么话也没说,拿起饭碗就同我们一起吃了大灶食堂。我们习惯蹲在院子里吃饭,恰好一只公鸡在追母鸡,扇起尘土来。我忙站起身避飞尘。毛岸英没动,触景生情发一句牢sao:“公鸡还要找母鸡呢,我可是个人,我都27了。” 我未免愧怍。我才21岁,已经准备结婚,岸英比我大五六岁还不能结。我小声出主意:“别急,等主席高兴的时候你再说去。” 华东传来歼敌7个旅的捷报,我告诉岸英:“主席唱京剧了,快去吧。 毛泽东高兴起来喜欢唱几嗓子京剧。毛岸英马上赶到父亲的办公室,想搞个既成事实:“爸,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明天结婚。” “不是告诉你暂时不要结婚吗? “我自己的事还是让我作主吧。” “你找谁结婚由你作主,结婚年龄不到你做得了主吗?那就要由制度和纪律做主。” “岁数不到就结婚的人多着哪…” “谁叫你是毛泽东的儿子!“毛泽东将笔重重放在砚台上“我们的纪律你不遵守谁遵守?” 毛岸英满脸委屈地退出。毛泽东也气得直呼粗气,独个儿咱咕:“本来高高兴兴的,叫他又给扫去一半。” 毛岸英回到房间想不开,心里又急又恼,便躺在床上哭闹起来,谁劝也劝不住。警卫排长闰长林报告江青,江青作为后娘不好出面,怕引起矛盾,说:“还是让他爸爸说说吧。 于是,闰长林便报告了毛泽东。 毛泽东勃然大怒,掼下笔大步出问。我怕他要打儿子,忙紧紧跟上,准备劝。可是,毛泽东连儿子的门也没进,就站在门口吼了一嗓子。毛泽东不吼则已,一吼便如雷鸣,惊天动地:“毛岸英,你想干什么?” 一嗓子,毛泽东只吼了一嗓子,正在床上哭闹的毛岸英立刻老实了,一动不动,声息全无。 毛泽东转身就走。根本不屑说第二句。 几个星期后,毛泽东在村边散步,碰到毛岸英从邻村下乡回来。毛岸英跟父亲打声招呼便想溜,毛泽东抬手叫住他:“你不要躲我,结婚的事想通了吗? “想通了。”毛岸英垂着头说“是我不对。” “思齐呢?” “她也想通了。我们已经商量好,过年以后再结婚。” “这才像我的儿子嘛!毛泽东满意地摆了摆手“你去吧。 继续散了一阵儿步,毛泽东忽然立住脚,望着我问:“银桥。你说我跟儿子亲还是跟你们亲。” 我想了想,说:“感情上还是跟我们亲。” 毛泽东不置可否,若有所想他说:“我跟我的儿子,几年难得见一面。就是到了一起,一年也难见几面。我只是和你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我和我家里这点事,瞒夭瞒地瞒不过你们。我活着的时候,你们不要讲,我死了以后可以讲,要讲实话。”” 后来,到1958年,号召工农兵写文章。我想写毛主席,毛泽东又说:“我活着的时候你们不要写,我死了以后你们可以写。” 抗美援朝开始后,毛泽东决定送儿子出国参战。江青和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