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剑孤星_第十六章咫尺天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咫尺天涯 (第4/5页)

 韦松道:“不会的,你老人家千万别往坏处想。”

    东方异拉住他手,眼中热泪进流,咻咻说道:“孩子,听我说下去-一我一生淡泊,与世无争,年过半百,死了也算不得短寿,唯一放心不下的,只有小虎子和莺儿姐弟。”

    韦松忙道:“他们都很好,小虎兄弟和鲁家堡主在一起,莺儿姑娘她”

    东方异接口道:“我知道,她也失陷在华山总坛,而且就在隔壁另一个水窖中。”

    “啊!你老人家已经知道了?但是你放心,我们马上就能救她出险的。”

    东方异点点头.道:“可惜我明知她在咫尺之处,此时却无法见到她,这条银链,是我们传家信物,孩子,我把它交给了你,也就如同将莺儿姐弟一齐托付了你,你会承担这份责任么?”

    韦松惶恐地道:“老前辈,你?”

    东方异奋然一振.手上之力速增,脸上满是企待之色,间道:“韦松,直截了当的回答我,愿意?还是不愿意?”

    韦松含泪点点头,道:“晚辈身受大恩,未得图报,老前辈便是晚辈父母尊长,莺儿姑娘和小虎兄弟,就如晚辈弟妹一般,再重的担子,韦松也要承担。”

    东方异长嘘一声,双手齐松,满足地喃喃低语道:“好!好孩子,这样我就放心去了。”

    韦松惊叫道:“老前辈,你怎么说出这种话来-一?”

    但他叫声才出,东方异突然浑身一震,嘴角经经流出两行鲜血,面含微笑,垂下头去,口中似乎仍在含混不清低唤道:“好孩子,好孩子,好孩子-一。”

    韦松骇然扶起他的头来,捏开牙关,一小截东西‘咚’地落在水中,捞起一看,竟是半截咬断的舌头。

    韦松失声叫道:“师妹快来,东方老前辈嚼舌自尽了慧心正全神遥射洞顶水晶砖盖,听得喊叫,也吃了一惊,急忙奔泅过来,诧道:“怎么会呢?刚才不是还好好的吗?”

    韦松痛哭道:“他老人家忽然将传家银牌交给我,瞩我着顾莺儿姑娘姐弟,我只说他老人家武功被废,背伤沉重,害怕不能脱险,却不料他竟会突然自尽,这是我反害了他老人家。”

    慧心叹道:“眼看就能出险了,偏他却等不及,唉!死得多冤啊!”忽然转头间道:“他老人家给你一块什么银牌?”

    韦松举起项间小牌,慧心端详半晌,哺哺道:“这样看,倒是咱们不该寻到这里来了-

    一。”

    口口口

    日出日没,一天又尽。

    少华山中,云崖之上,茹恨庵前那片竹林侧面,新隆起一堆土填。

    夕阳懒洋洋洒落在林间,山风过处,吹得竹林沙沙低响,就像是许多吊祭的人,在坟前呜咽悲泣。

    韦松低头在坟前徘徊,手中不住把玩那条银链和小牌,偶而停下脚步,愧疚的张望坟头,唉声叹息,热泪簌簌而落。

    他亲手掘墓,又亲手堆土,一捧捧泥土堆积成了高坟,那重量却像压在他自己肩头上,使他悲拗之中,又有无限惶恐。

    徘徊复徘徊,遣不去的哀思,卸下掉的担子,今后应当如何?能否不负所托?他不禁感到迷惘而恐慌。

    东方异给他那面小银牌上,镶着“见牌如令,生死随行”八个小宇,背面则刻着三条盘舞的飞龙,鳞须细腻,栩栩如生。

    他不时细看这面小小银牌总觉那牌上八个字有些奇怪,不像是“传家信物”的样子,但苦苦思索,又解不透其中隐藏着什么奥秘,因而更觉迷惑。

    竹林中忽然响起轻轻的脚步声,韦松连忙拭干泪水,却见慧心珊珊穿林而至。

    她看见韦松已经发现自己,远远就停了步,垂着漫声道:“韦师兄,师父在经堂等你,请你立刻去一趟。”说完,便想转身。

    韦松急将她唤住,道:“师妹,请等一下,我们一同走吧!”

    慧心淡淡道:“我还有事呢!师父只叫你去,又没有叫我-一。”口虽如此,却没有移步。

    韦松紧行几步,跟她并肩而行,低声问道:“徐姑娘和东方姑娘已经醒过来了吗?”

    慧心冷冷摇头道:“我不太清楚,你去见了师父,自然就知道了。”

    韦松停步诧道:“师妹,自从西岳脱险回来,你好像忽然变了一个人,见了我总是冷冷淡淡的,难道师妹还在为水窖那件事生气-一?”

    慧心白了他一眼,冷声道:“你最好不耍把那件事挂在嘴上,当心被师父听去,咱们谁也别想再活了。”

    韦松道:“那么,你怎的总不肯理睬我呢?”

    慧心脸上一红,垂头道:“谁说的,那是你自已在多心罢了。”

    穿过竹林,将到茅屋前,慧心忽然停步,怯生生道:“韦师兄,我有一句话想问你-

    一?”

    韦松茫然道:“什么事,师妹请说!”

    慧心未语先转过身子,背向着他,用低得不能再低的声音道:“我想蓄发,你看好不好?”

    韦松微感一惊,道:“为什么?师妹你想还俗?”

    慧心扭着纤腰,喃喃说道:“我本来算不得出家,只不过一时高兴,求师父替我落了发,难道就不可以再蓄起来么?”

    韦松深知这位师妹任性,不便多问,笑道:“本来正是这道理,师妹如想蓄发,自然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慧心道:“我是问你愿不愿意?”

    韦松讶然道;“问我?问我愿不愿意?这-一”

    慧心嫣然一笑,道:“你现在别回答我,今天晚上,我在竹林中等你,那时候你再告诉我吧!”不等韦松开口,娇躯一拧,已如飞绕屋奔去。

    韦松怔怔呆了半晌,背上出了一身冷汗,这问题怎会对他提出来?为什么又须问他愿不愿意?像突然被人在心窝上射了一箭,使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