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卷中篇炼狱5 (第2/4页)
“我的女儿是市医院的副院长。明天,我跟她说说,看能不能帮你找点事儿做。” “太麻烦您了!” 吃过晚饭,梅子帮老人洗涮碗筷,又帮忙擦地板,收拾房间。俩人一边聊天,一边干家务。梅子本就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人,只要和她相处一会儿,就会喜欢上她。所以,老人很是喜欢梅子。再说,老人原本就喜欢她的“前身。”干完家务,俩人便坐在客厅看电视。正看着,有人开门进来。梅子回头一看,是她曾经的同事,李敏副院长。 “妈,今天下大雪,”李敏站在门口,把身上的雪花抖动掉。“怕你有什么需要,过来看看。” 李敏是个三十几岁的女人,个头不高。但,看上去是很优雅的那种。如果,在倒转回十几年,那也是个极标致的女人。这些梅子知道。 “家里什么都不缺。”老人站起来,迎接她的女儿。“下这么大的雪,你还过来干什么?” “她是谁?”李敏指了指梅子。梅子跟着老人一同站起来,去迎李敏。“你好,李院长!我叫梅子,阿姨她帮了我。”李敏的mama,便把救下梅子的事儿,向女儿讲了一遍。 “妈,你这人真是的,不知道她是谁,便把她留在家中!”李敏当着梅子的面数落她的母亲。“现在的坏人多!” “李院长,我不是坏人。”梅子平静地说。她能理解李敏的心情。 “莫说她不是坏人,”老人说“就算是坏人,我一个老婆子,家里又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能怎么样?” “好心不一定有好报。”李敏还在抱怨。她看了梅子一眼,忽然对梅子说“你很像一个人。” “吴慈仁,对吧!”梅子笑了笑。 “你怎么知道?”李敏诧异地看着梅子。 梅子说:“刚才,阿姨已经告诉我了。” 三个人在客厅坐下。老人对李敏说“你能不能帮她找点事儿做?怪可怜的。”李敏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盯着梅子看。 梅子赶紧说:“我是一个人,没有兄弟姐妹。” 李敏还是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她叹了一口气,说:“你能干些什么?” “我学过医,”梅子赶紧又说“我上过卫校,学过一点医疗专业。” “那好。你愿意做护工吗?我只能帮你找这份工作。”李敏又说“不过,很辛苦,也很脏!” 梅子急忙回答:“行。我愿意做,谢谢你!” “父亲去世后,我母亲一个人怪孤单的。”李敏难过“你就住在这儿,给我母亲做个伴儿。” 梅子说:“我会付房租的。” “房租就免了,”李敏说“算是陪我母亲的工钱。”又说“你明天,到市医院去找我就行了。” “谢谢。”梅子说。“听说,你父亲是出医疗事故去世的,是吗?” “是的。”李敏说。 “是吴慈仁医生的事吗?”梅子又问。她想听一听,李敏的解释。 “过去了,不说这些。”李敏说,有些不悦。“妈,没什么事,我走了。”又说“你们睡觉前,要注意炉子,还有煤气。” 李敏走了。 “你别见怪,”阿姨说“自从她当上副院长后,和女婿的关系搞得很紧张。她心情不好。” “没事的。”梅子知道,李敏的老公和“妻子”是同事,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老婆的地位高高在上,而自己又是很平凡的。男人吗,心里不爽也是有的。梅子走到窗前,外面的雪仍旧在飞舞。房屋和地上的积雪已经很厚,让世界显得很臃肿,没有了灵气。 “不早了,睡吧。”阿姨说“明天,你还要做事。” “好。” (四十二) 梅子起了个早。但,阿姨起得更早,她已经为梅子准备好了早餐。饭后,梅子出门,她要去找寻生活。雪已经停了。但,地上的雪还很厚。街上已经有人在铲雪,有环卫工人,单位职工,也有警察和武警。 梅子轻车熟路地来到医院,走进行政楼。自从三月二十八日和院长辞职离开医院,到今天十一月二十八日,整整八个月过去了。医院还是那个医院,而自己却不在是吴慈仁,而是梅子。往日的骄傲与辉煌没有了。现在的她是卑微的,是一个没有人知道的人。更是一个需要别人的关照,才能生存的弱小的小女人。走在熟悉的医院里,遇见熟悉的同事,梅子是百感交集。她的心里是软软的,酸酸的,欲哭无泪,欲诉无人。这里,原本是她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她是主要的角色。她走在那里,那里便是一片辉煌。现在,她却成了没有人会看她一眼的小小角色。而这个小小的角色,还需要她去求人,才能得到。 在行政楼的一个卫生间里,梅子收拾好自己的心情,慢慢向副院长办公室走去。她要去求人。去求一件,在这个医院里最低级的工作,去扮演这个让她能够生存的小小角色。 梅子很容易便找到了李敏的办公室。她举手敲门,等里面传来“请进”的声音之后,梅子推门进去。李敏坐在接待客人的沙发上。在另一个沙发上,还坐着一个男人,样子像是一个领导。见梅子进来,那男人对李敏说“李院长,这个事儿,就这么定。我先走了。” 男人站起身向外走,李敏也起身相送。梅子对男人客气地点头示意。等那人出去,梅子便向李敏说:“李院长,你看我的事儿?” “你跟我来吧。”李敏说“你知道,什么是护工吗?” “知道一点。”梅子说。其实,梅子本来就清楚。护工不属医院的编制,是临时招聘的。在这个医院里,护工这种职业是从什么时候产生的,梅子不记得了。刚开始,是由病人家属自己以“保姆”的形式,请来帮忙照看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那时候,护工是二十四小时,全天候陪护。后来,随着工薪族工作时间紧张,无法照料生病的亲人。于是,护工便应运而生。护工人数越来越多。像梅子原来的心血管内科,中风瘫痪的病人很多,她曾经的病区,便有十多个护工。这样,医院便显得混乱不堪。 医院为了管理好这方面的事务,像护理部一样,成立了护工部。所有在医院的护工一律“收编”归护工部统一管理。需要请护工的,家属可以向护工部申请,由护工部调派护工,为其服务。当然,家属是要付费的。至于付费多少,要看病人的情况。根据病人护理级别来定。一般地,三级及以下的,不需要请护工。对病人的照护,由医院正规护士来完成。二级及以上的,要不要请护工,要看家属的意愿,有没有亲人照顾等等。 护工不属医院的在编职工,是由护工部临时招聘的。人员大多为女性,年龄在二十多三十岁到五十几岁不等。多为下岗工人或者是从农村来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