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卷下篇涅槃3 (第2/4页)
一只鸡腿,去抵挡他凑近的鼻子。“怪了,美女身上怎么有鸡腿的味道?”文贤禹夸张地张开大嘴,还想说什么。梅子没等他叫出声,便把鸡腿塞进他的嘴里。“吃你的鸡腿吧,油腔滑调!” 文贤禹从嘴里把鸡腿拿出来“我还没说完,还有手,”说着又咬了一口鸡腿rou“手,可餐美女的手和腰。”说完便伸出油乎乎的右手,向梅子攻来。 “你找死呀,你!”梅子“啪”地一声,把文贤禹的手打了回去。其实,梅子本能不是为别的,而是他那一手的油,让她害怕。 “谁要是有福气,娶你做老婆。”文贤禹吹了吹,被打疼的手,说“死了都值!” “胡说八道什么?”梅子想去堵他的嘴,手伸出半道,又觉不妥,急忙收了回来,有些尴尬“你对几个姑娘说过这样的话?” “我向佛祖保证,”文贤禹举起油腻的右手“从来都没说过!” “撒谎不打草稿。”梅子笑了“你刚才说过的。” “郁闷!”文贤禹不吱声,埋头苦干。 文贤禹打扫完了“战场”梅子便拿起矿泉水让他洗手和嘴巴。洗完手,文贤禹甩了甩手,没有干净,便要往裤子擦。“干吗?”梅子伸手拦住,拿出手纸便帮他擦手“衣服不是你洗吧!” 文贤禹任梅子帮他擦手“不是,我mama洗!” “难怪!”梅子擦完左手,又抓过右手。两只手都擦完了,文贤禹又把嘴巴凑过来让梅子擦。梅子伸手要擦,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过“界”心里一急,随手把纸扔到文贤禹的脸上“美的你!”不好意思地看向远处。 正在这时,从前面走来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他的身后,跟着一个十多岁的孩子。“你们也到这儿来了?”来人打着招呼。“是啊!”文贤禹答道“你们是从哪儿来的?” “我是带着孩子,从万山那边过来的。”男人说“我们经常爬这一带的山。” “前面离烈士陵园还有多远?”文贤禹问。 “去烈士陵园?”小孩儿说话了“你们搞反了方向,羊祜山在后面。” “是吗?”文贤禹大惊。 “你看,那不是烈士塔的塔尖吗?”小孩儿一指后面。 “你们至少错走了十里地。”男人说“向回走吧,走到微波站,从那边下山。认准方向。”说完,男人带着孩子,向另一个方向走了。 梅子回首一望,在太阳下,那石头塔尖正亮着。“喂,你想把我给卖了吗?”梅子怪笑到“早说,我让你卖就是,没必要费这么大劲啊!”“啊!”文贤禹仰天大笑“老天爷呀,我郁闷啊!”“好啦,别在那儿煽情了!”梅子说“走啦,不然天黑了还到不了家!” (六十三) 沿路返回,梅子他们在微波站,从另一边下山。在下山的过程中,有一段极难走的泥土路。因为,才下过雨,路很烂,坡又陡,极难下行。每每需文贤禹先下去几米,找到落脚点之后,再让梅子下去。这样可以起到阻拦作用,不至滑到山崖下去。有几次,梅子需要文贤禹用抱的形式,才能避免摔倒。 梅子让文贤禹抱着,她把自己放心地托付他。只要他抱住了,她就不在担心了。一切由她心中的“咸鱼”做主。他把她放在哪儿,她会就真实地站在哪儿。不会怀疑自己的脚下不踏实或者有陷阱。 下到山下,走了一段平地。之后,又开始爬山。这时,从羊祜山过来的游人多了起来。有前去,也有向后走的。来来往往,又热闹起来。梅子从早上到现在,已经爬了四个多小时的山。她感觉两条腿很重,也很痛,每上一步山,都让她难受。 “我背你吧。”文贤禹说。 “算了,这么多人。”梅子不能想象自己让他背着,是怎么的一种情景。 “那,我拉着你吧!” 这个提议,梅子没有反对。她把手递给文贤禹,让他牵着自己,一步一步地向山上爬去。让文贤禹拉着,梅子感觉轻了很多,不似之前那般沉重。他们手牵手,一路向山上攀登。路人不时回头看他们,不过是欣赏一对情侣的表演。这一情况,让梅子心慌意乱,面现红晕,埋头走路而不敢正视拉她的“咸鱼。” 终于上到羊祜山顶,烈士塔下。这里游人如织。大人,小孩儿,男人,女人。喊人的,叫卖的,甜倒一片热闹。 一个老人在那里,用彩泥捏泥人。他面前的木盘里,放满了捏好的小人。小猪,小狗,小鸡,惟妙惟肖。梅子站在那看着,欣赏着,久久不想离去。 又一个老人,在用很嫩的那种青竹片,编织手工艺品。经她编织出的蚂蚱、青蛙、蛇等小动物维妙维肖。梅子又停下来,和其他人一样,围着老人观看。青竹片在老人手里上下飞舞,只几下,一只蚂蚱便跃然手上。梅子回首,看看文贤禹“我想买一只小蚂蚱。”价钱不贵,一块钱一只。文贤禹递给老人一元硬币,从她的手上,换回梅子喜欢的小蚂蚱。 游戏着小蚂蚱,梅子又向前走。一个摊位被围了很多人。有大人,有小孩儿。凡离开的小孩儿,手里都有两根竹签,在绞着五颜六色的水晶一样的东西。“那是什么?”梅子问,她没见过。 “绞绞糖,”文贤禹说“你没见过?是哄小孩儿的。” “看看行吗?”梅子征求“咸鱼”的意见。 梅子拉着文贤禹,挤到摊位前。一个年轻的、很洁净的女人,穿着一件白大褂。面前有一个小桌子,上面有几个塑料饭盒,里面是一些水晶一样的东西。每个饭盒里的颜色不同,有白色,有红色,也有绿色的。她用两根竹签,挑出所需的颜色,绞在一起,演绎成客人想要的颜色,或者各种颜色不相混,绞出条带型。女人的身边,坐着一个四五岁,干干净净的小男孩儿。大约是这女人的孩子,正在认真地绞着吃着竹签上的东西。“我也想要。”她回头跟“咸鱼”说,声音很小。她怕别人笑话“我想要那三种颜色绞成的。”说完,梅子挤出人群,走了。 文贤禹拿着绞绞糖,跟在后面追梅子。撵出老远,梅子才回头。“我给你买了,你怎么不要,跑什么?” “谁说我不要?”梅子一把从文贤禹的手上抢过来,笑嘻嘻地,学着小孩儿的样子,绞着手里的绞绞糖。 “你不好意思?”文贤禹说“这不光是哄小孩儿。其实,大人也是可以吃的。” “早说!”梅子嗔怪“害的人家像做贼似的。” 走到塔下,文贤禹向梅子介绍,一九四八年七月,襄阳战役的一些情况。梅子一边绞着她的绞绞糖,一边听着文贤禹的介绍。梅子对战争没有兴趣。所以,尽管文贤禹津津乐道,她也没有听进去。只记住了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解放军方面的指挥者王宏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