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 (第3/6页)
宿头“走了这一晚,不遇着一处村坊,那里去投宿是好?...”正没理会处,只见远远地林子里闪出一道灯光来。 王进看了,道:“好了!遮莫去那里陪个小心,借宿一宵,明日早行。” 当时转入林子里来看时,却是一所大庄院,一周遭都是土墙,墙外却有二三百株大柳树。 当时王教头来到庄前,敲门多时,只见一个庄客出来。 王进放下担儿,与他施礼。 庄客道:“来俺庄上有甚事?” 王进答道:“实不相瞒,小人母子二人贪行了些路程,错过了宿店,来到这里,前不巴村,后不巴店,欲投贵庄借宿一宵。明日早行,依例拜纳房金。万望周全方便!” 庄客答道:“既是如此,且等一等,待我去问庄主太公。肯时但歇不妨。” 王进又道:“大哥方便。” 庄客入去多时,出来说道:“庄主太公教你两个入来。” 王进请娘下了马。 王进挑着担儿,就牵了马,随庄客到里面打麦场上,歇下担儿,把马拴在柳树上。 母子二人,直到草堂上来见太公。 那太公年近六旬之上,须发皆白,头戴遮尘暖帽,身穿直缝宽衫,腰系皂丝条,足穿熟皮靴。 王进见了便拜。 太公连忙道:“客人休拜。你们是行路的人,辛苦风霜,且坐一坐。” 王进子母二叙礼罢,都坐定。 太公问道:“你们是那里来的?如何昏晚到此?” 王进答道:“小人姓张,原是京师人。因为消折了本钱,无可营用,要去延安府投奔亲眷。不想今日路上贪行了程途,错过了宿店,欲投贵庄借宿一宵。来日早行,房金依例拜纳。” 太公道:“不妨。如今世上人那个顶着房屋走哩。你母子二位敢未打火?” --叫庄客,--“安排饭来。” 没多时,就厅上放开条桌子。 庄客托出一桶盘,四样菜蔬,一盘牛rou,铺放桌上,先烫酒来筛下。 太公道:“村落中无甚相待,休得见怪。” 王进起身谢道:“小人母子无故相扰,此恩难报。” 太公道:“休这般说,且请吃酒。” 一面劝了五七杯酒,搬出饭来,二人吃了,收拾碗碟,太公起身引王进母子到客房里安歇。 王进告道:“小人母亲骑的头口,相烦寄养,草料望乞应付,一并拜酬。” 太公道:“这个不妨。我家也有头口骡马,教庄客牵出后槽,一发喂养。” 王进谢了,挑那担儿到客房里来。 庄客点上灯火,一面提汤来洗了脚。 太公自回里面去了。 王进母子二人谢了庄客,掩上房门,收拾歇息。 次日,睡到天晓,不见起来。 庄主太公来到客房前过,听得王进老母在房里声唤。 太公问道:“客官,天晓好起了?” 王进听得,慌忙出房来见太公,施礼说道:“小人起多时了。夜来多多搅扰,甚是不当。” 太公问道:“谁人如此声唤?” 王进道:“实不相瞒太公说,老母鞍马劳倦,昨夜心痛病发。” 太公道:“即然如此,客人休要烦恼,教你老母且在老夫庄上住几日。我有个医心痛的方,叫庄客去县里撮药来与你老母亲吃。教他放心慢慢地将息。” 王进谢了。 卑休絮繁。 自此,王进母子二人在太公庄上。 服药,住了五七日。 觉道母亲病奔痊了,王进收拾要行。 当日因来后槽看马,只见空地上一个后生脱着,刺着一身青龙,银盘也似一个面皮,约有十**岁,拿条棒在那里使。 王进看了半晌,不觉失口道:“这棒也使得好了,只是有破绽,嬴不得真好汉。” 那后生听了大怒,喝道:“你是甚么人,敢来笑话我的本事!俺经了七八个有名的师父,我不信倒不如你!你敢和我叉一叉么?” 说犹未了,太公到来喝那后生:“不得无礼!” 那后生道:“叵耐这厮笑话我的棒法!” 太公道:“客人莫不会使枪棒?” 王进道:“颇晓得些。敢问长上,这后生是宅上何人?” 太公道:“是老汉的儿子。” 王进道:“既然是宅内小官人,若爱学时,小人点拨他端正,如何?” 太公道:“恁地时十分好。” 便教那后生:“来拜师父。” 那后生那里肯拜,心中越怒道:“阿爹,休听这厮胡说!若吃他嬴得我这条棒时,我便拜他为师!” 王进道:“小官人若是不当真时,较量一棒耍子。” 那后生就空地当中把一条棒使得风车儿似转,向王进道:“你来!你来!怕你不算好汉!” 王进只是笑,不肯动手。 太公道:“客官,既是肯教小顽时,使一棒,何妨?” 王进笑道:“恐冲撞了令郎时,须不好看。” 太公道:“这个不妨;若是打折了手脚,亦是他自作自受。” 王进道:“怒无礼。” 去枪架上拿了一条棒在手里,来到空地上使个旗鼓。 那后生看了一看,拿条棒滚将入来,迳奔王进。 王进托地拖了棒便走。 那后生轮着棒又赶入来。 王进回身把棒望空地里劈将下来。 那后生见棒劈来,用棒来隔。 王进却不打下来,对棒一掣,却望后生怀里直搠将来,只一缴。 那后生的棒丢在一边,扑地望后倒了。 王进连忙撇了棒,向前扶住,道:“休怪,休怪。” 那后生爬将起来,便去傍边掇条凳子纳王进坐,便拜道:“我枉自经了许多师家,原来不直半分!师父,没奈何,只得请教!” 王进道:“我母子二人连日在此搅扰宅上,无恩可报,当以效力。” 太公大喜,教那后生穿了衣裳,一同来后堂坐下;叫庄客杀一个羊,安排了酒食果品之类,就请王进的母亲一同赴席。 四个人坐定,一面把盏。 太公起身劝了一杯酒,说道:“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