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戎_第二七一章丧家之犬悔何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七一章丧家之犬悔何用 (第2/3页)

杨应麒叹道:“我担心的,不是事,而是人。”

    “人?”

    “对,人。”杨应麒道:“混同江流域这番杀得太惨了,我都不敢将会宁的惨况告诉大嫂!现在那边已经变成一个唯力不唯德的天地,我怕在那种氛围之下大哥会受到影响。”

    杨朴沉吟道:“大将军英明神武,不至于为旁人所动吧。”

    “难说!”杨应麒道:“大哥是个可刚可柔、能善能恶的人,虽然他不像老六那样嗜杀,但若是他觉得有必要,一旦狠下心肠来,可不会像二哥那样姑息存仁。现在在北边能和他说上话的,就只有五哥和六哥,老六是个疯子!五哥也是个尚武力的人。如今东北大胜,再解决掉燕云我们便天下无敌了!眼见大哥的威权一日重似一日,就算再了不起的英雄好汉,在这种情况下也最容易志得意满。我们汉部如今是最强盛的时候,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大哥现在却反而是最‘脆弱’的时候。我怕老六趁机在大哥耳边鼓捣些什么,老五又不能抵制,那这麻烦可就长了!所以我还是得去一趟!”

    杨朴道:“若七将军去,那中原那边的事情怎么办?”

    杨应麒沉吟道:“那只能推迟了,毕竟对内的稳定应该优先于比对外的胜利。我已经派人去联络耶律余睹,在这种局势下他如果不想抱着完颜氏这艘烂船一起死应该会有所作为。你这就出发吧,我将这边的事情料理一下就来。”

    于是杨朴便率领了一个文官集团北上看视情况,实际上是杨应麒希望杨朴这个文官集团能尽早代替武人接掌这片土地,尽快让这场不知何时止息的杀戮停下来。

    杨朴到达时,折彦冲正将黄龙府城内一众助金人守城的汉人押到城外,准备坑杀。杨朴大惊,跑到刑场叫道:“大将军!此事万万不可!”

    折彦冲阴沉着脸道:“这些汉jianian吃里扒外,若不是他们,我的大军会被阻延这么久?若不是我在黄龙府受到阻延,中原那边未必会出这么大的乱子!真定之败,他们也有责任!”

    杨朴道:“这些人自然有罪,但他们人在城中,恐怕是身不由主。再说他们手无寸铁,杀之不祥。”

    折彦冲哼了一声道:“身不由主?辽阳的守军,怎么就不身不由主了?”

    “这…”杨朴叫道:“辽阳和黄龙府,毕竟不一样。”

    折彦冲不悦道:“有什么不一样!”

    杨朴道:“他们受金人毒害已久,难免助纣为虐而不自知其非。”

    折彦冲冷笑道:“既是助纣为虐,那还说什么!杀!”传令官就要传令,杨朴赶紧喝住,折彦冲横眉道:“你做什么!敢拦我命令!”

    杨朴跪下道:“大将军!汉部法令,不当杀俘。汉部之法令,正需大将军以身作则,否则将来如何服众?”

    折彦冲犹豫了一下道:“不杀他们!却如何消我心头之恨!如何正我军之威!”

    杨朴道:“这些jianian民有错,自有律法处置!”

    折彦冲道:“军法?军法还不是我定的!”

    杨朴道:“军法是大将军定的,却是元部民会议同意的。所以这军法定下来以后,便是大将军也当遵守!大将军若要改易,也需经过元部民会议这一道程序。”顿了顿又道:“若是出现军法中没有规定的新情况,大将军自然可以酌情处理,但对付这等罪犯,军法已有明文,大将军何不按军法行事,以顺人心。”

    折彦冲沉默片刻,问道:“你要用哪条军法来处置他们?”

    杨朴道:“流放…”

    “不行!”折彦冲道:“流放太轻!再说这些人是不服汉部的,若放了他们,迟早要成祸患!”

    杨朴心中一震,心道:“原来如此。大将军这番要杀人,为的是要绝后患。”沉吟片刻,说道:“流放有轻有重,若流之于大海万里之外,对我们来说,便与坑杀无异。”

    折彦冲问:“流到哪里去?”

    杨朴道:“听说七将军资助的海上探险者,最近已在麻逸南方一万五千里海路以外,发现了七将军所说的那片大陆,那些探险者还带回了几只袋鼠作为凭证,不如便将他们流放到那里去,以资惩戒。”

    折彦冲本不愿答应,但在杨朴的坚持下才勉强道:“好吧,就这么办。”

    为了和太原、云中一带的曹广弼、耶律余睹等通传消息,杨应麒派出了五个秘密使者,分别伪装成商人、乞丐、流民,一个取道大定府,在边境上就被捉住自杀了,两个取道辽西走廊,一个滞留于乱军之前,一个惨死于乱军之中,剩下两个取道海路,一个从塘沽混入燕云,一个从山东进入淮北。

    这时宗弼已经占据了河北西路的大部分与河北东路的一部分,部分先锋兵马突入了山东,而他旗下的汉儿军马则突入汴梁,与占据洛阳的李彦仙相持。至此新汉政权在太行山以西的军势已完全被金军隔绝,东部要和西部取得联系,要么就得秘行通过金国占领区,要么就得必须取道山东,入淮北,从开封府南边的陈州、汝州一带过去,不过陈州、汝州乃是汉、宋、金三国相争的地方,道路极不安全,所以如果要确保无失的话,则得借道大宋控制下的襄、邓地区——当然,这又必须得到南宋政权的同意。可以说在中原这里,是金攻汉守的形势。在这种情况下,东北的消息传到太原,通常都要好几个月,甚至一年。

    取道淮北的那个使者要在半年之后才能到达太原,而取道燕京的那个假商人则幸运地穿过燕云,进入云中地区,并在当地汉部密子的帮助下潜入雁门关。

    汉军东北大捷的消息传到燕云和南宋,基本上和这两个秘密使者的足迹同步。

    “会宁打下了!会宁打下了!”

    当这个消息传到大定府时,完颜氏一族留在会宁者几乎已无遗种;传到燕京时,黄龙府也已陷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