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金屋可藏娇_第五十一章系马高楼垂柳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系马高楼垂柳边 (第3/4页)

不下了。”刘嫖放下手中的茶杯“娘听说,最近你和陛下感情不错。”刘嫖忽然抬头,眼神犀利的望着陈娇,缓缓地说道“可是,他却始终没有在你的寝宫留宿。”

    听到这句话,陈娇不由得浑身一震,僵直在当场。她和刘彻自那日之后,便进入了某种诡异的和善气氛之中,而在外人看来就是他们的感情已经迅速恢复,几乎和从前陈娇初为皇后时无异。但是只有当事人才知道,这中间的差异有多大。陈娇虽然不知道刘彻是出于何种考虑,而改变了对她的态度,但是显然,他心中仍然有顾忌,不然也不会始终不曾在昭阳殿留宿。而陈娇,虽然她对陈刘之间的回忆了若执掌,虽然她心中也明白自己必须和刘彻和好,但是对这种事,却始终心怀抗拒。要真正接受一个心思缜密,也许时刻在算计你的枕边人,并不是她不断自我催眠就能办到的。

    “虽然你入宫这么久,一直都顺顺当当的。不过,这并不表示所有人都认同了你的地位。他们,只是想要一击而中罢了。所以,你必须早一日怀上皇子,只有到那个时候,你的地位才算是真正稳固了。”

    “最重要的是,迟早会有人要求将你的名位确定下来的,那时你若已经有喜,却也不会在这名份上太过吃亏。”

    “我…”陈娇不觉抓住自己的衣襟。

    “娇娇,入宫是为了赢,而不是输。”刘嫖看了一眼陈娇,然后说道“娘只是来点醒你一句,有些事情,你必须心中有数。”

    刘嫖假意看了一眼天色,说道:“看来天色已经不早了,让绿珠送本宫出去吧。”说完起身离去,临别深深看了一眼,在宫门口遥遥相送的绿珠和那昏黄的夕阳余光中的宫阙。

    娇娇,你不能回头,娘也不会让你回头。

    ***********

    晚间

    “陛下驾到!”在陈娇准备用膳的时候殿外却忽然响起了这样的声音。陈娇有些意外的停下筷子,基本刘彻是不会在晚间驾昭阳殿的。

    “陛下有什么事情吗?”陈娇站起身,迎上前问道。

    “刚才左内史来禀报说,在茂陵邑抓到了一些纨绔子弟。”刘彻拉着陈娇坐下,说道。

    “左内史?”陈娇心中轻轻的重复,汉代的左右内史便是负责长安城内外治安的官吏,相当于后来的京兆尹,目前的左内史,是韩墨。

    “其中有你的弟弟,纪稹。”刘彻轻声吩咐绿珠再为自己准备一份碗筷之后,对着陈娇说道。

    “他?做什么了。”陈娇惊讶的问道,她知道纪稹一贯小心,绝对不会给自己惹麻烦的。

    “只是和韦儿打了一架,也不能说是他做了什么,因为去病和襄儿也在其中,估计是他们两人先动的手。”刘彻对自己的这帮子侄辈了解甚深,以纪稹在辽东城所表现出来的谨慎是绝对不可能轻易卷入这种世家子弟的斗殴的。反倒是一直在京城京城顺风顺水的长大的曹襄和霍去病却不是好惹的主,对上一个也从没吃过亏的金韦,不天下大乱反倒是奇了,怪了。“明日你少不得要上母后宫中给赔个罪。”

    陈娇自然知道他口中的韦儿便是修成子仲,可是他连是非对都不愿意管,便要她去给人赔罪,这也未免太…她皱着眉头直视着刘彻。

    “你这是奇怪朕为什么这么纵容他?”刘彻放下筷子,说道。

    “是的。”接过绿珠递上的汤,喝了一口,陈娇点了点头,虽然说和刘彻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对于曾经的阿娇来说,是十分熟悉的,不过],对现在的她来说,总是有些别扭。

    “义侍医给母后诊治过,母后没有多少日子了。”刘彻停下筷子,用一种平稳无波的语气说道“所以,朕不想她不高兴。”

    所以才亲自来昭阳殿告诫她吗?因为担忧她冲撞太后。陈娇望着在自己眼前开始大快朵颐的刘彻,如此想着。

    “阿娇,你殿内的膳食果然特别好吃啊。”刘彻这是初次在昭阳殿用膳,不由得大为夸赞。

    “陛下过奖了。”陈娇淡淡地说道“是御膳房做的好。”

    “想必是经过你指点的吧。”刘彻微微一笑,茂陵食肆如今生意兴隆,许多权贵人家都争相送家厨去那里拜师。

    案上的菜被渐渐扫空,宫婢们移走了满是狼藉的玉案,又纷纷点上了金支短灯连盘,蜜烛的烛光将整个宫殿照得通亮。

    “燕王已死,你觉得朕是应该迁徙一个亲近朝廷的诸侯王到燕国去呢?还是并国为郡好?”刘彻问道。

    “陛下心中应该有了答案,又何必问我呢?”陈娇因为下午和刘嫖的那番谈话,现在并不是很想面对刘彻,态度也不觉有些抗拒,说话的语气一直都是淡淡的,心中只期盼着刘彻快些走人,让自己可以好好整理一下思路。

    “朕想听你的说法。”刘彻从刚才用膳时就察觉到了陈娇忽如其来的抗拒,本欲离开的脚不觉又留了下来,想知道她是怎么了。

    “对于朝廷来说,自然是并国为郡最为合适。”陈娇只好开口道“高度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本就是最适合中国的。”

    “最适合?”刘彻敏锐地抓到了这个字眼,问道“那为何秦二世而亡?”虽然亲政以来,他越来越体会到郡县制带给他的好处,但是诸侯们所叫嚣的郡县制亡秦却给他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任何新事物的诞生总不可能是那么一帆风顺的。”陈娇说道“秦亡于严刑峻法,而非郡县制。”

    “任何新事物的诞生总不可能是那么一帆风顺的?”

    “是的。”陈娇忽然觉得自己头有点晕,想着赶紧说两句将人打发出去“秦始皇所订下的很多制度,其实立下了万世楷模,虽然秦朝二世而亡,不过他所创立的制度却会一代一代承袭了下来。就算高祖皇帝当年是反暴秦而代天下,也仍然承袭了秦制,不是吗?从这个意义上说,秦又何曾灭亡?陛下如今削藩,又何尝不是为了灭分封,重行郡县制?这不过是因为郡县制是最适合朝廷统治天下的。”

    刘彻聚精会神的看着不断说出新鲜理论的陈娇,目光不觉聚集到了她的双唇间,一旁案上的鲸鱼型烛台上的蜡烛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