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1/3页)
第三章 朱由楠黎明即起,他踢掉了被子,跳下了床。 眼前送来打了热水的铜盆、干净的巾子和漱口清茶。 “放着就好,你们出去,我要换衣服。”朱由楠照例吩咐。 “七爷,请让奴婢为您更衣、梳头。”两位沉鱼落雁的丫环也照例回话。 “出去,去忙你们的。”朱由楠挥挥手,照例走到门边,打开了门。 两位丫环只好对看了一眼,摆出哀怨的神情,婀娜多姿地离开。 碰!房门关上,两位丫环马上鼓起粉扑扑的腮帮子,嘟起樱桃小嘴。 “好讨厌,七爷从来都不多看我们一眼!” “就是啊!不如我们求王妃把我们改调到大爷,还是二、三、四、五、六爷的房里,说不定还比较有机会被收为小妾呢。” “可是,王妃会不会骂我们办事不力,不能收服七爷的心?” “我们已经是府里最标致伶俐的丫环了,真不知七爷还要什么国色天香的姑娘…” 朱由楠没空理会丫环们的抱怨,他迫不急待地梳洗完毕,只要向父母请安完毕,他就可以出府,再见到桃花姑娘的笑靥了。 他穿戴整齐,来到福王府里最豪华的宅院,很意外地发现父亲不是在卧榻睡觉、也不是抱着小妾吃早膳,而是在院子里散步赏花。 “楠儿向父王请安,愿爹爹神清气爽,福寿安康,长命百岁。”他掀起衣袍下襬,恭敬地跪下请安。 “呵,好楠儿,起来起来。”福王朱常洵挺着一颗大肚子,笑起来一双小眼瞇得更小。“上回你找到的猎场真不错,猎到的狼皮,我已经着人做张大毯,哈哈,那些野兽再怎么凶狠,也要叫本王睬在脚底下了!” “爹!”只要是父子私下在一起,朱由楠不叫朱常洵父王,而是像幼时那样喊爹:“这次田猎,耗费不訾,而且下人揣摩上意…” “呔!怕没钱?你万历爷爷留给爹一堆宝藏,传到你的孙子都用不完呢!别担心这种小事。”朱常洵甩动两只手臂,做着他的养生cao。 “可是,老百姓的房子因此被拆,流离失所,恐怕有损福王府的名声。” “老百姓的,就是咱们朱家的。”朱常洵不悦地停下动作,身上的丝锦居家常服在朝阳下闪闪发光“楠儿,你好歹也是要封郡王的人,多跟你哥哥们学点威仪、气势,老百姓多得像蚂蚁,踩了几只,不过是芝麻小事,犯不着你cao心!爹再教你认清楚,没有朱家保护天下,老百姓哪能安居乐业?他们听咱的,为咱出力,是天经地义的,知道吗?” 朱由楠从小孝敬父母,唯命是从,虽然心底已渐起困惑,但此时他仍只能低头垂手站立,不敢再作声。 “是的,爹,楠儿知道了。” 朱常洵又开始甩手,不胜感慨地道:“爹以前有个五叔,时常在你万历爷爷面前说三道四,害我当不上太子,而后又妄想干预政事,后来你爷爷受不了他,贬他为庶人,如今四十年过去,大概早就烂成一堆白骨了。现在每回宗室弟子提到他,总是引以为戒,说他放着大好的荣华富贵不要,偏偏跟自己过不去,真是笨五叔!” 朱由楠听过这位五叔公的故事,那是来自民间的传说事迹--五王爷硬讨圣旨,走遍南方五省,废止开矿暴政,诛杀贪官污吏,受恩百姓莫不焚香为他祈福… 朱常洵还在慨叹不已“我那个短命哥哥还是没皇帝命,才坐一个月龙椅,就因吃下一颗红丸,莫名其妙升了天。哼,要是当年立我为太子…罢了,不提当年事,想来就气!” “爹,请保重玉体,怒气伤肝,莫要生气。” “爹就知道你孝顺,也不枉爹疼你这个么儿了。”朱常洵笑得合不拢嘴“谄媚奉承的话听多了,都没什么感觉了,就你天天来问安,喊我一声爹最受用。” 朱由楠想到幼时,父亲抱他、逗他的情景,不觉升起孺慕之心,由衷地道:“那楠儿早晚过来问安,让爹开心。” 朱常洵笑道:“罢了,我还忙着呢!你呢,近来做些什么?” “经史子集,四书五经、诗词歌赋都读过了,现在跟着贾大夫学医理。”也不知是否父亲健忘,这是每次见面的必答题。 “皇家子孙何必读四书五经?那是给老百姓赶科考的玩意儿!嗯,学些医理倒是有趣,瞧我做的正是贾大夫教我的养生cao。”朱常洵甩了几下手,左右张望了一下,马上有随侍丫环摆上座椅,他也顺势坐下,笑叹了一声“老喽,都快六十岁的老头儿了,哪能早起做cao!鼻头都快散了,反倒累坏身子。” 朱由楠望着父亲斑白的头发和胡须,还有脸上日渐增加的皱纹,热血涌动,脱口而出“爹,楠儿一定认真习医,调配出最适爹娘身体的养身汤。” “不如叫贾大夫抓帖葯省事。”朱常洵让侍女为他擦汗,望着么儿,欣慰地道:“楠儿,你有心,爹都知道,赶明儿爹亲笔写一封信给由检,叫他尽快颁下圣旨,封你为王,赏你几块上好的王田。还有啊,叫他先别顾着选妃,也得帮你这堂弟挑个小王妃才是。” 朱由楠这才惊觉,他已经二十岁,也该是娶亲的年纪了。 “唉!若非洛阳再也找不出匹配福王府的闺秀,也不用你皇帝堂兄费心。” “爹,皇上日理万机,力整朝政,而且外有清兵入侵,内有流寇作乱,楠儿封王娶亲,不过是小事…” “怎会是小事呢!你忘了?你六个哥哥娶亲,回回办得风光热闹,不只皇帝颁旨道贺,还有钦差京官们登门贺喜,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连着吃上一个月的宴席啊!楠儿,爹都快等不及你的婚事了,呵呵!” 朱常洵接过一碗参汤,先摸了侍女的屁股,再愉快地一饮而下。 朱由楠不敢再打搅父亲,恭敬告退。 他就要娶妻了,这是喜事,但一想到极尽奢华的酒席,他就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不知为何,原本对父亲的满腔孺慕心情,像是春日残雪,破日头蒸融了,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