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段六0年随姥姥进城2 (第3/3页)
意?再说他是右派分子,自己上门去讨教他,也失身份。有了此先例,今后如何对别人?于是憋着不去。但后来日子越逼越紧,外边大队人马马上就来参观;人家一来参观,自己与大伙就要上吊,权衡轻重,只好委屈自己,扭扭捏捏上了曹家门。曹成这时正在家中天井里泡着乌龙茶、煮着青梅酒在独自品尝。见到孬舅进来,也不起身,只是说: “知道你早晚要来!” 把孬舅憋得脸上一赤一白,禁不住说: “现在是紧急时刻,要在平时,看我不关你五斗橱!” 曹成“嘿嘿”笑了。 孬舅: “老曹,说吧,有什么好主意?” 曹成: “不急,不急,先喝盅酒,咱们煮梅论英雄。老孬,你说当今天下英雄是谁?” 孬舅: “不论英雄,先说办法!” 曹: “那个不难,那个不难。” 孬舅: “怎么不难?好好一亩地,现在离参观剩下两天,怎么能使一亩地打十万斤粮食?看来我是要率先上吊了!” 曹: “你不要怕,喝下这壶酒,保你明天亩产十万斤!” 事到如今,孬舅只好喝下。但这英雄酒喝下,头脑立即发大,晕晕忽忽。这时眼泪汪汪,混淆了是非,开始与曹称兄道弟,说: “曹老兄曹老兄,事情难办。都觉得当人物头是好事,现在我才觉得不是好事!” 曹也眼泪汪汪,与孬搂着膀子: “这我知道,我也干过这个。当时的摊子比你还大!” 孬舅承认: “那是,那是。” 从清早八点喝到太阳偏西,两人喝得烂醉如泥。这时曹才趴到孬的耳边,说出了拯救万民与孬舅的方针大计。孬舅听了,如梦方醒,立即从酒中醒来。仔细想想,仍觉得曹成说的不错。这时虽然清醒了,知道拉开自己与曹成的身份区别,但仍禁不住拍了一下曹的肩膀: “老曹,老曹,你真是个干过政治的人!” 曹“嘿嘿”笑,说: “不过如此,不过如此。” 什么锦囊妙计?曹只问孬舅一些话,就将问题解决。曹问: “你说,亩产十万斤,可有可能?” 孬: “狗屁,根本不可能!” 曹: “这话要是别人说你,你信不信?” 孬笑着摇头。 曹: “你说别人,别人可信?” 孬: “大家都种庄稼,谁信这×话!” 曹: “韩书记信?” 孬挠着手: “韩无种过庄稼,不知信不信。” 曹啐了一口唾沫: “别说韩,就是×也不信。一亩地十万斤,十万斤雪白的大米,堆到一亩地里,看能堆几楼高?你不信,我不信,大家不信,大家又这样搞,这就是政治。明白了吗?老孬!” 老孬没明白,坐在那里纳闷: “既然大家都不信,大家又这么搞,这能起个什么作用呢?” 曹: “起个引导作用,给人一个理想。有理想我们才觉得有奔头,我当年怎么搞的‘望梅止渴’?” 孬舅恍然大悟,拍了一下脑门“哈哈”笑了。可忽然又犯愁: “这我明白了。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后天来人参观,我怎么应付!” 曹叹口气: “你到底年轻。道理都明白了,道理之下还不知道办法吗?” 孬舅窘迫地摇摇头。 曹愤怒: “一亩地产不了十万斤,还堆不了十万斤吗?” 孬又恍然大悟,猛拍自己脑门“哈哈”大笑: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就当是过一回家家吧!” 然后在曹额头上亲了一下,回来开始发动群众,往双井那亩地上堆粮食,堆麦、堆谷、堆雪白的大米。群众见拿粮食堆家家,也觉得好玩,于是像当年支前和土改时分地主家财一样,大家喜气洋洋,齐心从村中仓库往双井堆粮食。全村一千多口子,男女老少,挑的挑,背的背,抱的抱,搂的搂,推的推,拉的拉,还有老太太把粮食放到自己的小脚背上。人在路上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像成群结队的蚂蚁搬家。孬舅站在土岗上看队伍,拿草帽扇风,说: “亩产是不是真的,这干劲总是真的!群众是发动起来了,引导作用是有了!” 然后表情严肃。突然又灵机一动,跳下土岗,指挥大家在双井堆粮时,把五谷杂粮堆成五颜六色的图案。雪白的大米衬底,上边是黄的玉米,红的高梁,绿的绿豆,紫的芝麻,红的红花,还不知从哪里搞来一些苏联产的黄油,拼摊成许多美丽的图案:五角星、红旗、国徽、玉米穗等。一亩方圆、三层楼高,看上去像一个嫩黄、松软、可口的大蛋糕,颇为壮观。这蛋糕用秤一称,整整十万斤。从第三天起,邻县、邻省、邻国的人都来参观。小蛤蟆摇身一变,由过去的炼钢总指挥,成为现在的卫星总指挥,一扫过去的晦气,喜气洋洋地跟在旁边。大家看了大蛋糕,都精神振奋,赞不绝口,都说,照这样闹下去,闹不了几年,也就共产主义了。世界上就没有苦难、剥削和压迫了。为表彰孬舅卫星放得好,韩书记评孬舅为劳动模范,授予他模范村长、群众的好带头、模范党员等称号,并授予他一个三级劳动勋章。孬舅将这些奖章、奖状,都挂在胸前,整天迎接来参观的人群。一个月下来,把孬舅累坏了,人瘦了一圈。一天晚上,参观人散尽,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倒栽葱躺在炕上,让我给他摸大疱,他闭着眼睛说: “看来当模范并不难!” 又说: “看来当模范也不易,累死我了。我现在明白了,像韩书记往上的人,整天为群众cao劳有多累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