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1/3页)
第二章 黄历上的良辰吉日。 善慈基金会位于土城的善慈孤儿院,选在此日举行重建动土仪式,不仅邀请了所有捐助的财团企业代表、地方官员出席见证,同时请来媒体朋友,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吸引更多善心人士加入赞助弱势团体的行列。 杨晓希一早便和几名社工忙翻了。 她到台北来支持也已经一个多月了,还是很难相信自己是在这个城市长大的,回来这么久了,仍然不太能适应。 还好只是生活上的不适应,工作上倒是很快就上手了。 “晓希,你可以帮我去找找要发送给记者的新闻稿吗?我记得好像放在办公室门口左边的书柜里。”有人喊她帮忙。 “好的,月姊。”杨晓希匆忙进入院里办公室帮忙翻找。 “晓希,原来你在这里啊!你现在有没有空,麻烦你到前面一下,徐会长需要人帮忙。” “好,我马上去。”帮月姊找到新闻稿以后,晓希又忙去。 此时已经是早上九点半,企业代表、地方官员及记者媒体都已经到了,该准备的也都已经准备就绪了。 “一切都准备就绪了,为什么还不开始呢?”晓希是被分配在动土仪式上站在贵宾两侧帮忙的工作人员,她偷偷跟另外一名社工咬耳朵。 整个孤儿院重建事宜是在她北上支持前就已经进行,她并不了解实际状况,今天前来是单纯来跑腿帮忙的而已。 “等最大的捐助贵宾,他是个大忙人,听说在百忙之中,特地排开行程过来这里。” “喔~”杨晓希了解的点点头。 那种富豪的世界是他们永远无法体会理解的,当一介平民平常生活忙归忙,但还不至于有跑不完的行程、做不完的事,有时候想想当普通小老百姓还是挺幸福的。 他们继续在大艳阳下等待着贵宾的到来,此时入口处一阵sao动,一辆看起来就知很昂贵的座车驶入,看来是贵宾亲临了… 杨晓希跟所有人一样,很自然的将目光投向贵宾座车的方向,引颈期盼。 贵宾的司机先下了车,然后来到车旁恭敬的打开车门── “晓希,麻烦你帮个忙。” 月姊来到她身后悄悄拍了拍她的肩膀,杨晓希回首。 “月姊,什么事?” “你进办公室里头留守接电话好了,我本来请义工meimei帮忙,可是义工meimei对我们承办的业务不是很了解。” “那我这边…” “我会请义工meimei接替你的。”反正只是站在贵宾旁,这样义工meimei应该可以胜任的。 “好的。” 杨晓希退下手上的白手套递给义工meimei,然后从后方离开舞台处,也因此没能看到贵宾是什么模样。 杨晓希一直在办公室里待命,接听民众询问或是一些业务往来的电话,外头热闹的氛围跟里头的静谧形成强烈的对比。 只是她仍可以隐约听见外头贵宾致词讲话的声音,还有动土良辰到时的鞭炮声。 约一个小时之后,外头热闹的声音停歇了,看来动土仪式已过,接下来就是露天茶会… 铃──,电话又响起,杨晓希接起电话,是民众打来询问如何助养穷困学童的学费跟午餐费等捐款事宜。 “我们有划拨账号,也可以选择信用卡捐款,账号是…好,那麻烦您留一下传真号码,我帮您传真过去…” 由于民众需要助养的相关数据,杨晓希挂掉电话后连忙从后面的柜子翻找。 “我记得是在这边没错…啊,找到了…”她旋过身来,此时刚好有人推开门走进办公室来── 受到众人欢迎且注目的贵宾身份,下车,被安排请到最主要的位置,周遭的人都对他相当礼遇,就连穿上执礼的白手套都有专人服务。 然后,良辰到,贵宾进行动土仪式,大堆的记者涌上拍摄最佳镜头。 知名财团公司捐助某慈善基金会大笔款项,让该基金会得以重新整建已经超过二十年屋龄的孤儿院。 此项善举写在媒体报章上头,再加上公司总经理跟政府官员共同进行动土仪式的照片,就如丁恬歆所说的,对公司的形象大大有益。 张拓载不反对,记者要拍照就给他拍,但想趁机询问私人话题,很抱歉,就交给一同前来的公关室主任。 本来欲上车离去,但在回望即将被铲平的老旧孤儿院房舍时,旧有的回忆瞬间涌上心头。他要司机将车子先开到后面等待,他想独自一人参观一下房舍。 低矮的房舍此时空无一人,里面的东西也几乎都被净空了,走在空荡的走廊,小时候的点点画面涌上心头。 他不是在这里长大的,但同样都是孤儿院,那气息跟记忆是多么的雷同。 推开一扇斑驳的门,讶异里头竟然有人,对方背对着门似乎在柜子里翻转些什么东西,喃喃自语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