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第2/3页)
透透澈澈的感觉! 如茵拿定了一个主意:“凤音,乘这会儿没人,你告诉我,我还有多久的日子?” 风音红着眼圈、抖着嘴唇,什么也说不出来。 如茵明白了。她沉吟了一会儿说:“凤音,我只嘱托你一句话,我这病的实情,你千万不能告诉任何二人知道…” “这、这是为何?”凤音不解地问。 如茵拦住他的话:“凤音!事已至此,我只想对你说明一点,这些年里,自你姑父死后,吴家上下对我是再好不过了,其它人更没有要害我的理由。我把你留下,就是专一向你交待此事的!今儿的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到此为止!过一会儿,你爷和你奶或是其他家人问起来,你随便说个什么病症都行,只不要对人说出真情就是了!” 凤音两眼含泪道:“三姑,这,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呵!” 如茵厉声道:“你兄弟宗岩才多大一点儿?话说错了,祸事就更大了!这里面有着天大的干系!全是因我自己所起。你得记住了,祸从口出啊!”凤音见说,泪汪汪地说:“…咳!事已至此,我按姑吩咐的去做就是了!” 这时,如茵娘恰好走了过来,嘴里说着:“什么方子?究竟放在哪里?怎么两三个人在屋里找了半晌,也没有找到?” 如茵笑道:“找到找不到,又有什么打紧?这里现成的又有郎中!” 如茵娘听了,有些疑惑地看了如茵一眼,那里张口又问凤音:“你姑的病,究竟要不要紧?吃错什么药了?有什么好方子没有?” 凤音看了看如茵的脸,口齿有些打倔地说:“…三奶,你、你也不用cao心。其实,三姑这病…不过是月、月子里落的病,加上,肝阴不舒…再加上,平时用的方子热性大了些,吃的东西又少了些。我…我这里先给她开个方子,着人照着抓几副,先吃吃看罢!” 如茵娘听了,忙令丫头磨墨。 如茵想,实在是太为难杜郎中了!一张方子,竟不知如何写才是了。见他握笔的一只手和扶纸的另一只手,竟有些发颤!斟酌沉吟了好一番,刚要下笔时,一不留神,竟把一滩子浓墨滴到了方子上。 丫头忙找了棉花蘸干了,杜郎中这才重新哆嗦着写起来,只有他自己清楚,他写的其实是一副解毒的方子。但是,那字写得煞是费力,歪歪扭扭地… 如茵突然之间有一种解脱的轻松。 她决定在娘家再住几天,最后感受一番亲情的温暖。 可是,她在娘家突然又遇到了一桩奇事:大哥刘如松突然回到了山城家中。只见他一身破衣,满面土尘。踏进刘家大院,木着一张脸,谁也不理会。待径直走到正房堂屋,见到大伯和大娘后,伏在地上,端端正正地磕了三个头之后,什么也没说一句,尔后默默转身,扬长出门而去。 大伯大娘一下子如坠云雾之中! 待他出了二门,正好碰见在丫头的搀扶下慌慌张张过来探看的如茵。 不知何故,如松见了如茵,竟然“扑通”一下给如茵跪了下来,也端端正正地磕了三个头! 如茵大惊失色! 家人也俱都吃了一惊:“大爷这不是疯了么?不然,为何见了二叔、三叔都不磕头,竟然给三小姐磕起头来?” 又见大爷磕了头,站起身来,径直就要出门而去。 家人拽住,问大爷刚刚到家,这是又要到哪里去啊? 他点点头道:“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人群后面的如茵,突然捂着嘴,失声痛哭起来! 这分明是一句禅语! 慧心机敏的如茵,已经明显知觉了。她清楚,大哥一定是历经了什么天大的事,顿悟了玄机禅理。只是,一家人都还蒙在鼓里罢了! 不管大哥历经了何等促令他顿悟生死的大事,他们兄妹二人皆已是勘破世事幻相之人了。 第二天,听一路追他而去的人回来报说:拦他不住!大爷已经在城西的少林寺剃度出家了!拜恒林大和尚为师!恒林大和尚赐了个法名妙醒… 大娘擂胸顿足地号哭:“老天爷呀!这到底是咋回事啊?” 这真是一场大雷雨! 这是山城春上从未有过的豪雨。伴着雷声,伴着风声,轰轰隆隆地整整响了大半夜、下了大半夜。 黎明时分,雨停了。月亮重新放出了清银似的光,斜映在刘家大院里如茵闺房的窗棂子上。 天亮时分,艳阳高照。 阳春三月的日光穿透新萌的树荫,洒落在庭院的地上。房顶、砖坪和花圃里,到处都是萦徊着湿漉漉的水气。 如茵突然想到城北嵩阳书院去看一看。 她换了一身湖青的夹袄,让家人套好车后,扶着奶娘的肩膀上了车。也不让别的人跟,只让奶娘两口子和车把式三人和自己一起出城。 出北城门,车马径直朝城北嵩阳书院驰去。 山城的路,泥泞倒也不多,却布满了碎砂石头。刚刚下了雨的路,湿润湿润,偶尔也有深浅不一的水洼,车轮辗上去颠个不停。 雨后的远山,更加清晰、也更加透澈了。到处可见突凸的山石和沟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