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门柳1:夕阳芳草_第六章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1 (第4/5页)

求。所以他当即拒绝了她。然而,陈圆圆却不是那种容易摆脱的女人。她用不着苦苦哀求,她有的是聪明的手段。

    到了后半夜,再次领略到她的全部魔力的冒襄,就主动回心转意了。虽然,他提出了一个条件,必须等他把营救父亲的事情办妥之后,才从长计议这件事。

    后来,冒襄就全副心神投入到营救父亲的事情当中去了。大半年来,没完没了地奔走、投诉、请托,加上还要不断劝解日夜忧伤的母亲,冒襄简直把陈圆圆完全抛在脑后。此外,他还多少有点儿后悔:不该这么容易就答应了她。所以有时候,他尽管也会忽然想到陈圆圆,想到是否该去看望她。可是出于一种多少感到丢了面子,因而想挽回一下的心理,他终于又打消了这种念头。半年来,他甚至连信都没有给她写过一封。谁知道,由于这一念之差,结果就永远失去了她…“哎,这样的结果是好,还是不好?好,还是不好呢?”冒襄不由得反复自问。

    可是越问,心中越乱。他一阵烦躁,猛地站起身子。

    就在这时,他看见了一片繁密的灯火、一座拱形的石桥,以及桥头耸立的石塔。

    桐桥圩到了。

    “辟疆,你做什么?”被冒襄的突然举动吓了一跳的张明弼问。

    冒襄定了定神,清醒过来。为了掩饰自己的失态,他随手指着岸边一个带小楼的院落说:“哦,那幢小楼临水而筑,亭亭如画,惟是灯火俱无,不知是何人所居?”

    张明弼顺着他的手势望去“噢”了一声,说:“那不就是董小宛的家嘛,你怎么就忘了?前几年,我还陪你来过的!”他仔细看了看,又说:“楼上影影绰绰的像是有灯火,嗯,她必定还在。”

    听说是董小宛的家,冒襄倒愕住了。他朝那阁楼上依稀的灯火注视了一会儿,忽然回头向后梢叫道:“船家,靠岸,我们要下船。”

    “啊,做什么?”张明弼问。

    “上去看看!”

    “只是,只是听说小宛刚死了娘,她自己又病得很重,一直闭门谢客。瞧这灯火零落的样子,想必还不曾好,又何苦去打扰她!”

    可是冒襄不理会张明弼的劝阻,他紧盯着越来越近的河岸,显出迫不及待的样子。船家一放下跳板,他就抢先一步跨上去,很快地上了岸。等无可奈何的张明弼从后面跟上来时,他已经站在竹篱笆前,开始打门了。

    冒襄先轻轻地敲了几下,见里面全无应声,下手就重起来。可是敲了一阵,仍然毫无动静。张明弼说:“辟疆,敢情他们都睡死了。算啦,我们还是回船吧!”

    可是冒襄十分固执,他一声不响,捏起拳头,在门上咚咚咚地猛擂起来。

    终于,门内传来了细碎的脚步声,接着响起了一个女孩儿清亮的嗓音:“门公,是谁在打门呢?”

    “莫理他!反正姐儿不见客,让他敲不应,自己去了算!”一个苍老的声音瓮声瓮气地回答,听来很近,就在门房内。

    “那也得瞧瞧是谁啊!刚才老爹又出去了,若是他回来,叫门不应,又该骂人了。”

    “不是,老爹他会喊我。只怕是东家的张小四,要不就是隔壁的王婆,又来借钱借米的。准没好事儿,不用理他!”

    冒襄在外面听见,又好笑又好气。他又打了两下门,高声说:“我们是如皋冒襄、金沙张明弼,特来拜望宛娘,快快开门!”

    这一次总算有了反应,只听那女孩儿在门里“嗳”了一声,但是又不来开门,却埋怨门公说:“瞧你,估错了吧,是客人哩!快起来开门!”

    冒襄同张明弼对瞧了一下,嘴上不说,心中都想:这鬼丫头也真够促狭,你自己来开一下不就完了,偏要支使门公!

    门房里的床“吱扭吱扭”地响了一阵,大约是门公爬起来,只听他不满地咕哝了一句什么,估计是说那丫头不替他开门。果然,那丫头立即唱歌似地反驳说:“这是你的事情,编排是该你干!我又没吃你的一份粮,凭啥要替你动手?”

    终于,门“咿呀”一声打开了,露出了门公年老的、骨骼粗大的脸和矮小结实的身躯。

    冒襄早就一百个不耐烦,见门一开,立即径直往里走。那门公想拦阻,但又不敢,只好求援地望着寿儿。

    寿儿却不慌不忙。她迎着客人先道了个万福,仍旧用唱歌一般的嗓门说:“两位姐夫,远来辛苦了,请到堂上奉茶。待婢子通报去来。”

    冒襄摇摇头:“我们不吃茶,到楼上看看你娘就走。”

    “多谢两位姐夫美意。”寿儿说,忽然露出戚然的样子“只是我家阿娘病重,只怕、只怕不能见客。”

    “啊,宛娘病得很重么?”张明弼问。

    “嗯,重!重得简直不能再重。连人,她都快认不得了。”寿儿的声音甚至有点呜咽。

    张明弼默默地点着头,望了一眼冒襄,意思是:怎么样?还要上去么?

    冒襄没有做声,但显然也有点动摇了。他抬起头,犹豫不决地望着阁楼上昏暗的灯光。

    寿儿闪动着一双黑眼珠子,在他俩身上溜了几下,忽然抿着嘴儿问:“这位姐夫,可是如皋冒公子?”

    “啊,正是小生。”

    “若是如皋冒公子,我家阿娘倒必定是认得的。”

    “…?”

    “适才阿娘吩咐说,若是等闲俗客,一概不见。若是冒公子,你可得千万好好儿请上来。”

    “啊!她怎么知道我要来?”

    “这个么,婢子可就不知道啦!”寿儿狡狯地说,不待冒襄再问,她就转过身去,当先引路。冒襄同张明弼交换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眼色,满腹狐疑地跟在后面。

    三

    由于吃了半碗粥,许多天来,董小宛第一次感到多少有了点精神。她让寿儿替她梳了头,把乱糟糟的屋子收拾了一下。出于一种奇怪的预感,她还吩咐寿儿:要是如皋冒相公来访,马上告诉她。

    不过,随后她就意识到这种念头是多么可笑可怜了。哎,世上哪有这样好的事?

    你想着一个人,他就会立刻来到你的身边?何况人家是家财万贯的翩翩公子。纵然没有陈圆圆,也会有别的女人。

    就凭三年前那匆匆一面,能指望人家记得住你?怕早就把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