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第2/3页)
么官,哪来的火,大家忙去吧。"江琴琴嘴上这么说,其实她自己也感觉自己的这把火烧得好,招商办干部的精神面貌一下子好了很多,下午就没有一个人迟到了。 江琴琴想起招商的事,找到徐总的名片,打算打个电话过去问候一下,顺便问下徐总什么时候到南江来。 "江主任,这次你跟李市长去昆山招商,跟客商谈得怎么样?希望大吗?" "这个我也说不准,招商这种事变数很大的,只要还没签合同,就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是什么公司?如果谈成的话,投资大吗?" "是一个农产品加工项目,若能谈成的话,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 5000万元以上的招商项目,南江市还没有,若江琴琴能引进这么大一个项目,那可就要成为刘书记、李副市长跟前的红人了,危高强绝对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对方答应了会来南江考察吗?什么时候来?" "答是答应了,但没说具体日子。谁知道人家说的是不是应付我们的场面话呢,也许压根就没打算来。"在没有百分之百确定徐总会来南江考察之前,江琴琴可不敢在危高强面前夸下海口。 "我相信凭江主任的魅力,他们一定会来南江的,不过你还是要多和他们保持联系,经常问问。" "魅力"二字非常容易让人误解,说一个人工作能力强、水平高,尤其说招商干部用魅力招商,很会让人产生岐义。这个魅力,是人格魅力还是指别的魅力呢? "危主任说错了,就是这个项目谈成了,也不是我江琴琴的魅力谈成的,是李副市长和他的同学共同促成的,他们才是最大的功臣。" 危高强连连说是。 四点多钟的时候,江琴琴拨通了陈逸飞的电话,先是客套了一番,然后就问陈逸飞有没有跟徐总说来南江的事,徐总确定下日期没有。陈逸飞说您真是心急啊,才隔一天就问上了。江琴琴说不急不行啊,这才过了一天,我就觉得过了一个月,巴不得你们明天就来南江呢。陈逸飞说您别急,我再帮您催催,您那边也抓紧给徐总打电话,我们两边做工作,这样事情就好办了。 给陈逸飞打完电话,江琴琴又打了电话给徐总,没等江琴琴开口,徐总先说话了,说江主任你这一走,他突然间觉得少了点什么,干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江琴琴没心情跟他扯这些,说徐总您真会开玩笑,早点来南江吧,最好把温总、华总、王总、陈总一起带来,这样大家就可以坐在一起尽兴的喝个一醉方休了。徐总说你放心,华总、王总他们都很想你这位美丽大方的主任呢,今天上午还打电话叫我快点定好日期。还有那个陈逸飞也是,电话都快被他给打爆了。江琴琴说既然温总华总他们想快点过来,那您也就快作决定吧,要不然您的电话即便不会被他们打爆也会被我打爆的。徐总就笑了,说巴不得你天天打电话呢,这样就可以时时听到你甜美的声音了。江琴琴说好了好了,不废话了,早点过来吧,我等着你们呢。 放下电话,江琴琴站起身,离开座位,走到玻璃窗前,看着楼下市政广场上戏耍的人群陷入了沉思。 几天过去了,江琴琴天天给徐总打电话,可徐总总是在电话里跟她嘻嘻哈哈,一提来南江的事他就说手头有事走不开,还说这事放心,他绝不会食言的,日程上尽量安排。 江琴琴越来越没底了。 更可怕是,她跟李副市长去昆山招商的事不仅整个大楼的干部知道了,就连各个市直单位也知道了。江琴琴走到哪里,都有人问她,招商招得怎么样啊,听说要引进一个投资5000万元的农产品加工项目,是不是真的,什么时候能够签合同啊等等。 江琴琴以为流言只在市内传播,也就没去管它,可谁知流言漫及的范围远远要比预想的大得多。 那天,江琴琴到下面的一个比较偏僻的县里办点事情,刚进大楼就被一个干部认出来了,那名干部主动跟她打招呼:"江主任,您好!" "您好!"江琴琴不认识这名干部,但还是礼貌地跟她了握手。 "江主任怎么不问问我是怎么认识您的?" "呵呵,媒体对选美大赛进行了大肆报道,但凡看了电视报纸的人都认识我了。"江琴琴无奈的说,"这样一报道,我的压力可就大多了。" "名人嘛,压力是难免的。不过,江主任这次去昆山招商就喜结硕果,一下子引进一个投资5000多万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压力应该减少了不少。您引进的这个项目可是我们青山县的福音呢,我们县是一个农业县,农产品品种多,种植面广,可就是卖不出好价钱。如果南江能引进这么一个项目,我们就可以把这些农户组织起来,规范种植,扩大规模,这样农产品的附加值就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也就增加了。前几天我在街上还听到一个卖酸枣的农民伯伯说,以后这酸枣也就不用这样提到大街上卖了,直接卖到加工厂去。" 听了这位女干部的话,江琴琴心里"格登"一下,她没想到,她去昆山招商的事情竟然在短时间内传得这么远。 这样的流言很可怕,徐总那个项目她只是初步接触了一次而已,相关细节谈都没谈,离签合同更是相差甚远。现在流言传得这么开,万一最后这个项目没谈成,到时她可就要成为别人的笑话了。 这些流言的快速漫延,似一种无形的压力,把江琴琴压得喘不过气来。 那么,是谁散布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