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小约翰》〔1〕 (第5/5页)
小,全体灰黑色,顶白;栖息野外,造巢树上,成群飞鸣,一名白头发。 约翰讲的池中的动物,也是我们所要详细知道的。但水甲虫是Wasserkalfer的直译,不知其详。水蜘蛛(Wasserlalufer)其实也并非蜘蛛,不过形状相像,长只五六分,全身淡黑色而有光泽,往往群集水面。《辞林》云:中国名水黾〔13〕。因为过于古雅,所以不用。鲵鱼(Salamander)是两栖类的动物,状似蜥蜴,灰黑色,居池水或溪水中,中国有些地方简直以供食用。刺鱼原译作Stichling,我想这是不对的,因为它是生在深海的底里的鱼。Stachelfisch才是淡水中的小鱼,背部及腹部有硬刺,长约一尺,在水底的水草的茎叶或须根间作窠,产卵于内。日本称前一种为硬鳍鱼,俗名丝鱼;后一种为棘鳍鱼。 Massliebchen〔14〕不知中国何名,姑且用日本名,曰雏菊。 小约翰自从失掉了旋儿,其次荣儿之后,和花卉虫鸟们也疏远了。但在第九章上还记着他遇见两种高傲的黄色的夏花:NachtkerzeundKolnigskerze,直译起来,是夜烛和王烛,学名OenotherbiennisetVerbascumthapsus.两种都是欧洲的植物,中国没有名目的。前一种近来输入得颇多;许多译籍上都沿用日本名:月见草,月见者,玩月也,因为它是傍晚开的。但北京的花儿匠却曾另立了一个名字,就是月下香;我曾经采用在《桃色的云》里,现在还仍旧。后一种不知道底细,只得直译德国名。 第十一章是凄惨的游览坟墓的场面,当然不会再看见有趣的生物了。穿凿念动黑暗的咒文,招来的虫们,约翰所认识的有五种。蚯蚓和蜈蚣,我想,我们也谁都认识它,和约翰有同等程度的。鼠妇和马陆较为生疏,但我已在引言里说过了。独有给他们打灯笼的Ohrwurm,我的《新独和辞书》上注道:蠼螋。虽然明明译成了方块字,而且确是中国名,其实还是和Ohrwurm一样地不能懂,因为我终于不知道这究竟是怎样的东西。放出“学者”的本领来查古书,有的,《玉篇》〔15〕云:“蛷螋,虫名;亦名蠼螋。”还有《博雅》〔16〕云:“蛷螋,蠏蛷也。”也不得要领。我也只好私淑号码博士,看见中国式的号码便算满足了。还有一个最末的手段,是译一段日本的《辞林》来说明它的形状:“属于直翅类中蠼螋科的昆虫。 体长一寸许;全身黑褐色而有黄色的脚。无翅;有触角二十节。尾端有歧,以挟小虫之类。” 第十四章以Sandaluglein为沙眸子,是直译的,本文就说明着是一种小蝴蝶。 还有一个münze,我的《新独和辞书》上除了货币之外,没有别的解释。乔峰来信云:“查德文分类学上均无此名。后在一种德文字典上查得münze可作minze解一语,而minze则薄荷也。我想,大概不错的。”这样,就译为薄荷。 一九二七年六月十四日写讫。鲁迅。 〔1〕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二八年一月北京未名社出版的《小约翰》。 〔2〕“讨赤”原是北洋军阀常用的一个政治口号,他们往往把一切共产主义的、革命的、稍带进步色彩的、以至为他们所敌视的各种事物统称之为“赤化”而把他们对此采取的战争行动和镇压措施称为“讨赤”鲁迅作本篇时正是奉系军阀盘踞北京,以“讨赤”为名大搞白色恐怖的时候。 〔3〕“革命策源地”广东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最早的革命根据地,所以当时曾被称为“革命的策源地”鲁迅作本篇已在一九一七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所以说“不敢妄想从容” 〔4〕Hertwig赫尔特维希(R.vonHertwig,1850—1937),德国动物学家。 〔5〕Strassburger施特拉斯布格(E.Strassburger,1844—1912),德国植物学家。 〔6〕《植物学大辞典》杜亚泉等编辑,一九一八年二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7〕经学家研究儒家经籍的学者。《毛诗》,即《诗经》。《诗经》的古文学派,相传为西汉初年毛亨、毛苌所传,故称《毛诗》。三国吴陆玑著有《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是一部注解《毛诗》中的动植物的专书。 〔8〕小学家研究语言文字的学者;汉代称文字学为小学。《尔雅》,中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书,作者不详,全书共十九篇,前三篇为一般词语,其下各篇则为各种名物的解释。 〔9〕《本草》记载中医药物的专书,统称《本草》,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药物包括金石及动植物等。 〔10〕凯白勒荷兰语作Nachtegalskruid,意云“夜莺草”An^thriscus,峨参属。 〔11〕《本草别录》又名《名医别录》,南朝梁陶弘景著,原书已佚,其内容曾录入《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一书。鲁迅的引文见该书卷十四。 〔12〕《化学卫生论》一部关于营养学的书,英国真司腾著,罗以斯增订,傅兰雅译,计四卷三十三章,一八七九年上海广学会出版。霍布,通译忽布,见该书第十六章《论忽布花等醉性之质》。 〔13〕水黾亦名水马,栖息于池沼的小虫。 〔14〕Massliebchen学名Bellisperennis,《植物学大辞典》的译名是延命菊,《英拉汉植物名称》则译为雏菊。 〔15〕《玉篇》南朝梁顾野王编撰,唐孙强增加,宋陈彭年等重修,体例仿《说文解字》的古代字书之一,计三十卷。 〔16〕《博雅》三国魏张揖编撰,研究古代词汇和注释的词书,篇目次序据《尔雅》,共十卷,原题《广雅》,因避隋炀帝讳改名《博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