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东剑啸凤鸣骄子 (第12/12页)
词间对娇娇赞不绝口,对那五个恶汉痛恨不已。大师听罢,心想原来如此,小丫头是打抱不平,情有可原,但略加惩戒便可,不必再三折辱人。思忖间抬起头,小丫头已溜得没影。大师遂到公冶府上,当着老爷夫人的面,问她有没有出去玩耍,她说没有啊,在闺房呆着呢。大师说,那么在承恩寺广场逞能的小姑娘又是谁?她闹了个大红脸,问大师怎么知道。这一问,无异是xiele底。父母便再三追问,她才支支吾吾承认在广场惩戒了几个恶徒。大师把她训诫了一番,说武功一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切勿如此卖弄。她低着头,喏喏连声。可以后,她又在街上惩治过跟在她后头胡言乱语的轻薄子弟,大师叫她万事容忍,不到非出手不可时再出手。可她是这么想的,被人欺侮羞辱还不施以教训,那么学武功何用?见了不平事不管,心里憋得住吗?对那些贼眉鼠眼、生就一副讨厌死相的人,还有那些有点武功就横行霸道的家伙,不把他们痛打一番出了心头这口气,学了武功又何用?那还不如成天关在闺房里刺绣去哩。总之,对大师的话,她颇不以为然。公冶勋不愿带她出游,就因为她闲事管得太多,所以串通好爹娘,把她管紧,尽量不让她出门。可你只要稍不注意,她就溜了,一个人到街上去逛,从不带丫鬟相伴。 此时,公冶子明见她心虚了,笑道:“好吧,过去的事不提就不提,可以后不许你出外惹事生非。坐下吧,为父还有话对你哥哥说。” 公冶娇扮个鬼脸,挤着她娘坐下。 公冶子明道:“我儿去北平府暗访,必会看出一些迹相,燕王决不甘心雌伏…” 公冶勋插言道:“爹爹,若燕王确实具有雄才大略,皇上传位于皇太孙,未来能治国安邦吗?皇太孙太仁弱,难免受大臣cao纵,若是用了贤相也罢,若是用了jianian臣,岂不要糟?” 公冶子明道:“若以皇太孙与燕王相比,为父自有一番见解,但不敢与外人道,自己家中说说无妨,但你兄妹千万不能在人前提及。为父以为,皇太孙与燕王各具优劣之处,盖因性情不同,气度各异。为父讲一件事,你们听了就会明白。有一次,群臣伴龙驾在宫中观跑马,为父也站列其中,乃亲眼目睹。当时皇上一时兴起,出了个上联有意让燕王和皇太孙对下联。上联是:‘风吹马尾千条线’,皇太孙沉吟半晌,对曰:‘雨打羊毛一片毡’…” 公冶娇忍不住道:“对得不错啊,那燕王怎么办?佳句已被皇太孙先得。” 公冶子明道:“莫急莫急,燕王的也不差,他吟出的下联是:‘日照龙鳞万点金!’你们二人说说看,两条下联孰优孰劣?” 公冶勋道:“两个下联都对得好,但燕王的句子气魄大得多…” 公冶子明道:“我儿说得对,燕王的句子气魄大,但这不过是两人气度的不同。但为父却以为,大明不能再有第二个武皇帝了,还是有个文皇帝的好。” 公冶勋道:“何谓文皇帝武皇帝?” “这是为父的说法,得从大明立国时说起。你们都知道,太祖皇帝出身淮右布衣,时逢天下大乱之际,便投奔郭子兴帐下充一名军校,以后在征战中职级渐高,权势在握,终于在十七年后登上了龙位,开大明之基业。之后,为保皇太子今后继位施政,连连剪除重臣。许多开国元勋都遭了灭门之祸。洪武十三年,臣相胡惟庸受诛,牵连了不少人,太子之师宋濂也被波及。十年后,胡案又起,皇上说钦天监夜观天象,有星变示不吉之兆,当杀大臣以应劫。身为太师、韩国公的李善长被人诬告谋反,是胡惟庸党羽,于是全家七十余口被诛,还牵连了延安侯、吉安侯、平凉侯、南雄侯等十四位侯爷以及一大批文武重臣,被诛三万余人。洪武二十五年太子疡殁,皇太孙立,第二年大将军蓝玉被告谋反,株连者被杀二万余。此后断断续续、零零星星处死了不少功臣元勋。以胡案而论,他确有谋反之心,案发时牵连也不多,本已结案,哪有十年后又来追究的道理?李善长乃大明第一功臣,怎会助胡谋反? 而蓝玉一案,仅他一人行为不轨而已,被皇上处了剥皮刑,又怎能牵连上如此众多的武将文臣呢?两案处置之后,功臣中仅余三人了。”一顿,叹口气,续道:“不瞒你们说,满朝文武无不颤颤栗栗度日,早上上朝,安知能在午时平安回来。为父和大家一样,深恐飞来横祸…” 夫人和公冶兄妹听得呆了,想不到一家之主过的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日子,为免妻儿担扰,压在心里从不显露。 夫人眼一红,流出了泪,道:“怪不得老爷时时郁郁寡欢,沉思不语,却原来担着这么大的心事,何不说出来由妾也分担一份呢?唉,早知如此,老爷不如辞官闲居过几天安稳日子,何苦辛勤cao劳之际还担心吊胆度日呢” 公冶子明苦笑道:“夫人,辞官闲居就能避祸吗?皇上一旦要想处置你,就是不在任也可把你牵拉上…”一顿,打起精神道:“不过话又说回来,下官并非重臣元勋,平日里又勤勤勉勉,受过皇上嘉奖,至今不是好好的吗?夫人又何必担心?还是听下官往下讲吧。皇上以武夺取天下,以重典治臣民,不免失于苛酷,这又与皇上性情刚烈暴躁分不开。立国以来,实行廷杖,朝臣触怒龙颜,当即施以杖责。此外皇上忌讳颇多,常常无事生非。比如朝臣上奏章或是贺表,写有‘则’字的,说是隐射‘贼’字是骂他,写表者便被杀了头。福州府学训导林大人,替福建省按察使撰写《贺冬表》,文中有‘仪则天下’之句而被诛,你说冤枉不冤枉?常州府学训导蒋镇,为本府作《正旦贺表》,文中有‘睿性生知’一句,说‘生’是取笑皇上当过‘僧’,又被杀了头。诸如此类丢了性命的人,举不胜举。因此,皇太孙性仁柔,礼敬读书人,提倡以仁治天下,这该是朝野上下之福。想那燕王,性情与皇上相近,若登大位,严酷之处恐不下于皇上。是以大明还是有个文皇帝为好,你们以为然否?” 公冶勋道:“爹爹所言极是,孩儿为那些开国元勋叫屈。想当初历尽千辛万苦、九死一生打下了江山,到头来却落得个诛灭九族的下场。早知如此,还不如做个平民百姓为好。” 公冶子明道:“话虽如此,但我儿不能因此颓丧,更何况皇太孙宅心仁厚,将来定是个好皇帝,我儿当尽全力,助仁君开创一个太子盛世,留下千秋功业,彪柄万世!” 公冶勋道:“孩儿受教了,当不负皇太孙所托,为国尽忠。” 夫人叹道:“但愿皇太孙成为一代明君,举国是福,我公冶一家也平平安安为国效劳。” 此刻下人来请用饭,一家四口和和乐乐。 未来前景光辉诱人,明君治国,天下祥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