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部:相约来生命运意感人 (第4/5页)
所以真正的情形如何,无由得知,但是按首先发现他们的一批郊游归来的青年学生描述:车子搁在悬崖的大石上,被几株树阻着,毁烂不堪,两个伤者,敌家健和王玉芬,满身是血,处在一种十分罕见的情形之下。 敌家健的左臂,紧紧勾住了一株打斜生出来的树杆,双脚抵在岩石上,支持着他的身子,不致跌下几百公尺深的悬崖——在悬崖之下,是波涛拍岸的海。 敌家健的右手,紧握着王玉芬的右手,两人的十只手指,交叉着,紧握一起。王玉芬的左手,还紧抓着敌家健的手腕。王玉芬如果不这样子,她的身子就会无所依靠,直向悬崖下的大海中跌下去,她身子悬空,全靠敌家健抓住了她! 根据这样的情形推测,很容易得到结论:他们受了伤,被震出车厢,王玉芬本来曾向悬崖下直摔下去,可是,同时被震出车厢的敌家健,却及时抓住了她的手,同时,又勾住了树杆。 王玉芬单是一只手抓住敌家健不够,所以才又抓住了敌家健的手腕。 敌家健虽然抓住了王玉芬,使玉芬不至于跌下悬崖去,可是由于他自己受伤他很重,一手拉住了王玉芬,一臂勾住了树枝,已经使他用尽了气力,再也没有力量把王玉芬拉上来,他自己自然也不能攀上去求救。 于是,一切就在那一霎间停顿,他们两人,眼看着鲜血迅速地离开自己的身体,完全没有别的行动,可以解除他们的厄运。 这情形,和敌文同告诉陈长青的经过,大不相同,敌文同并没有说出这种情形来。 敌文同不说出真实的情形,只说是救援者来得太迟,以致流血过多而死,原因也很容易明白。死者的确因失血过多而死,但是却是在那样的情形之下失血过多而死!情形绝不普通,而且十分感人。 我和陈长青一知道了当时的情形,互望了一眼,想起了一个相同的问题:如果敌家健松手,放开王玉芬,他应该可以攀上悬崖去,他如果能攀回公路,自然有经过的车子会发现他,他就有很大的机会获救。 自然,他如果放开了玉芬,玉芬万无生理——重伤之后,跌下悬崖,如何还有生望? 敌文同夫妇那样恨玉芬,理由也更明显,他们认定王玉芬害死敌家健,不单是由于王玉芬坚持要驾车,也是由于出事之后的情形,出事之后,如果玉芬肯牺牲自己——敌文同夫妇一定这样想:如果王玉芬肯自己松手,敌家健可以攀回路面。 这自然也就是敌文同不肯把真实的情形讲给陈长青听的原因。 动人的事还在后面,当两人终于被救起,救护人员,无论如何,也无法分开敌家健和王玉芬紧握着的手。他们的手指和手指交叉紧握着,由于当时情形危急,救护人员只好由得他们的手紧握着,进行急救。 到了医院,抢救人员仍然无法将他们的手分开,一直到他们死,他们的手始终互握着。 双方的家长赶到,看到了这样的情形,也有一些记者在场,当时在医院,有一场剧烈的争吵。 王玉芬的父母,看到了这种情形,一面伤心欲绝,一面提议:“他们既然至死都不肯分开,就让他们这样子合葬了吧!” 敌文同的哀痛,根本令他失了常态,他当场就破口大骂,一面发了疯也似,想把紧握着的敌家健和王玉芬的手分开,拿起刀来,要把王玉芬的手腕切断,被在场的人拉住了,没能成功。 虽然敌文同夫妇坚持要把两人分开,但是却一直没有法子做到,两人的手,像是生长在一起了,到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两人的尸体,一起送进焚化炉火葬。 这自然也是这宗交通失事能使报章杂志不断详细报导的原因。 还有许多报导,双方家长互相指责对方。而令得敌文同夫妇怒发如狂的是由于两人一起火化,骨灰全然无法分得开,两家各分了一半,自然是两人共同的骨灰,这又加深了敌文同夫妇的悲痛和恨意,难怪陈长青提及如今登广告的少女,可能是王玉芬转世,敌文同夫妇的反应加斯强烈! 看完了所有资料,我和陈长青两人,呆了半晌,说不出话来。 过了好一会,陈长青才喃喃地道:“这…真是…他们…的来生之约,一定是在他们自知不能活了,才订下的!” 我皱着眉:“真令人震栗,想想看,他们互望着,流着血,没有人发现他们,在这样的情形之下,眼看生命离自己越来越远——“ 陈长青不由自主发抖,我也停住了不再讲下去,因为这种情形,真是太悲惨了。 死亡,如果猝然发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完成,那并不如何可怕,可是,像敌家健王玉芬这样的情形,那真叫人一想起就遍体生寒。 现在,该说说为甚么一开始看资料,我和陈长青就大吃一惊了。 应该说,首先吃惊的是我,看到了王玉芬父母的名字:王振强、赵自玲。这两个名字,一点也没有甚么特别,我吃惊的原因是,各位还记得一开始时记述的那不断的来信“不知如何才好的父母”吗?在这个署名之后,有着签名,正是王振强和赵自玲。在他们附来的回邮信封上,收信人是王振强、赵自玲! 我自然也立时想起,他们的信中,曾提及“我们已经失去过一个女儿”当然就是王玉芬! 陈长青因为不知道我收到过这样的来信,所以,这两个名字,对他来说,一点意义也没有,不会引起任何反应。但是,我们看到了王玉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