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魔王来访 (第2/2页)
董卓,你是来叫孤登基的吗?刘协嘴角浮现出一丝微笑。 正思考间,董卓肥硕的身材已经如一座rou山般移动过来。 “凉州刺史董卓拜见陈留王!”那肥硕的一团肥rou突然矮了下去。 “董刺史不必多礼!请坐!”双手一托,扶起他指向身后的桌椅。 “这是何物?”董卓惊讶的望着面前两张奇形怪状的坐具,中间的桌子也远比普通的桌子高上一截。 汉时尚未有椅,皆席地而坐。刘协坐不习惯,故命李逸飞出宫寻木匠特制两把椅子。 “哈哈,此为孤请能工巧匠制作的太师椅,特为将来的董太师而作。请董大人试试如何。” 董卓此时虽然掌控京城,但职位仍是地方刺史,而太师之职却原为三公之职(汉代三公之职换来换去,司马、司徒、太傅、太师、司空等均为三公之职)。 董卓一听自然心中暗喜。 “殿下奇思妙想,果然非凡,此椅一坐,如沐春风。得坐此座,董卓之幸也!哈哈!” 董卓开怀大笑。 身边的李儒盯着两张奇异的太师椅,脸上划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和担忧之色。将眼往这个九岁之王瞄了过去,不禁心头剧震。 那神情中带着三分智珠在握的从容,带着三分横扫四方的英气,带着三分洞悉一切的自信,此外隐隐还带着一分看透生死的洒脱。 若非那张稚嫩而白皙的小脸,谁相信此人年方九岁? 董卓也望着刘协。 真像!他心底叹了道。 二十三年前,他的第一个儿子出生,董源。外表完全继承的是他那貌美如花的母亲的基因,生得面如冠玉,眉清目秀,完全不似董家其他子弟阔口狮鼻。 天资聪颖,六岁便熟解诗经和春秋,吟诗作赋令李儒都自愧不如;允文允武而非一味苦读诗书,跟他一样尚武,五岁练剑,七岁可与侍卫交锋;儒雅而带统帅之风,十二岁之时,便将府中一百多家丁训练得不亚于他的西凉精兵。 那个儿子,他把他当做命根子。可惜这个命根子却在十三岁时活生生的断掉了。 那一年,源儿病重,他却不得不奉命进京,奉大将军何进之命。不进京则死! 等他回来时,只看到他爱之胜过自己性命的源儿苍白而冰凉的小脸。 总有一天,我要杀进京城,为你报仇。他对着源儿的牌位如此誓言。 此次何进宣他带兵进京之时,就是他欲杀何进之时,只是那何遂高命偏偏就那么短,来不及等他复仇就死在阉党的刀下。 他原本意欲自立为帝,可是看到那形神如源儿的刘协,他改变主意了。 恍惚之间,他已把他当做了源儿。一样的柔美,一样的聪颖,一样的霸气。 “不知大人所为何事而来!”刘协淡淡的笑道。 “殿下少年才俊,虎步龙姿,董老太后于泉下有知,亦应含笑了。只可惜老太后无福啊…”董卓说到后面声音低沉下来,用衣袖开始擦眼睛。 刘协禁一呆,随即面露哀怒之色:“祖母大人自小将孤养大,不想竟惨遭毒手。孤每每思之,便痛彻心肺,整夜难眠。幸何进逆贼终得恶报,苍天怜孤祖母,假十常侍之手,将其斩头断尸,已血祖母之仇。” 他面上虽有哀怒之色,却无哀怒之情,似在说一句跟自己无关的事情。这是李儒的感觉。 董卓满脸激动,声音嘶哑起来:“何进虽除,但何进的meimei和儿子,却仍在朝堂上耀武扬威,难道殿下毫不所动?殿下聪敏好学,知书达礼,修身养德,应承继大统,如今明珠藏暗室,难道就真的甘心?” 果然那话儿来了。刘协脸上露出一抹诡笑。 “孤岂敢有不臣之心?刺史大人休要误孤。” 语带惊惶之意,脸有惊惶之色,眼中却毫无惊惶之情。 “哈哈哈哈…”董卓突然仰首大笑“不臣之心,哈哈哈…”笑声突歇,转身对李儒喝道:“还不快宣读先皇遗诏!” 李儒如梦初醒,忙从怀中掏出一卷金轴黄锦的圣旨。 “朕临御政于十二年时,至今已二十一年…朕自知天命不久矣。皇次子协天资聪颖,知书达礼,人品端正,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 刘协稚脸一动。原来我才是先帝亲传的真命天子! 董卓激愤吼道:“何进逆贼,立伪帝,弑太后,今虽已得报。然天道昭然,王本真命天子,卓当倾己之力,舍命扶王承继大统,以慰先帝在天之灵。” “全凭刺史做主。” 皇兄,你太弱了,不值与董卓一斗。既然我才是真命天子,就让我这个比你多了一千八百年智慧,武勇远胜你的超级杀手来替你收拾大好河山吧。 董卓哈哈大笑,然后跟李儒一起跪下道:“臣恭喜陛下承继大统,愿陛下万岁!” 两人道别而去。 转身之际,李儒突然回头深深看了刘协一眼。 深夜先发一章,下午还有一章,求推荐,求收藏,求点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