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角_第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2/7页)

个时候去给她当气门心。

    他韩陌阡也有他自己的艺术,筛选出真正的尖子并且保证他们能够参加选拔考核,最终进入W军区炮兵教导大队预提干部速成培训中队,这就是韩陌阡眼下的最高艺术。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任务,他本身也热衷于这门艺术——这委实是一件充满了乐趣的工作——人研究人总是令人愉快的,更何况,在这种研究中,还带有筛选和淘汰的目的,至少可以从理论上行使决定他人前程和命运的权利,这就更是一桩意义非同寻常的工作了,无论是工作需要还是个人兴趣,他都有理由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这项工作之中。

    这就好比读书,而这本书又是多么丰富多么耐人寻味啊,每一页都是一片深邃的海洋,每一页都有着极其生动的故事,他不仅要读懂读透它们,而且可以对他们的前程命运进行预测。信手翻动那些名单,韩陌阡简直有一种挥洒自如支配千军万马的惬意。萧副司令之所以把这个任务交给他而没有交给别人,这里面无疑潜藏着极大的信任。无论是对上对下,他都有责任把这些工作做得滴水不漏。什么叫参谋?参谋的职责就是以其严谨的努力为首长提供决策的准确依据。

    二

    关于这次选拔训练尖子组建七中队,萧副司令有很多具体的指示。

    指示之一:小韩你要给我把账算清楚了,这是尖子队,要尽量让尖子进来。现在风气不太好,不能让那些阿猫阿狗钻这个空子。什么警卫员、首长司机、七大姑八大姨三孙子小舅子,统统不要,要防止他们移花接木,又弄一些乌合之众进来。

    指示之二:以专业技能为主,带兵能力为辅,文化成绩供参考。炮兵把炮弄明白了是正经活,又不是造原子弹的,把数理化搞那么明白干什么?都搞明白了他不早就考大学了,还稀罕你这个不三不四的教导队?小学文化不要,大学生更不要,高中生最好,特别好的初中生也可网开一面。

    指示之三:现在提干难了,凡是有空子的地方就有人钻。政审要搞好,入伍就在战斗班排的才有报名资格,父母和直系亲属中有师以上领导干部的,原则上不要,特别优秀的,集中在独立师考场,我亲自监考。

    指示之四:体检要严格,有家族传染病遗传史的不要,罗圈腿不要,长鸡眼的不要,牙齿焦黄的不要,严重口臭的不要,酒糟鼻子——坚决不要。

    指示之五:品质关要把住,硬项有两条,一是不投机取巧,二是不贪生怕死。

    还有指示之六之七之八之九等等,等等。

    韩陌阡心领神会,按萧副司令的意思,六十三个提干名额,最好就由六十三个尖子参加考试,那将比差额选举还要稳当。那当然也是不可能的。

    萧副司令的这些指示,其他的都好办,有的由干部部门落实,有的由卫生部门落实,体检严格是没问题的,但是,具体到“指示之四”就让下面办事的人有些为难了。

    在W军区,萧天英是主抓训练的常务副司令,在相当级别的干部中,被“尊称”为萧天狼。之所以获此殊荣,是因为萧天英在抓部队训练中自始至终贯串了四个字——精、刁、细、刻。所谓精,自然是指精确,精益求精;刁,则是指这位首长偏题僻题多,考核内容刁钻、形式古怪;细,说的是事无巨细,只要是训练内容,大到革命导师军事思想军事原则,世界军事理论本国历代兵法谋略,小到一师一团攻防演习,一枪一炮实弹射击,都有可能躬身亲问;刻,指的就是对人才的要求和使用了,大到品质修养政治表现,小到带兵用兵条条框框和生活习性,无不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打磨镌刻。但是,这一切又恰好说明,萧天英是真正的求贤若渴爱才如命,他曾经发表过一个著名论断——人才就是军队的生命,战争的胜负永远都是由人决定的,但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一般意义的人,是能够称得上是人才的人。他以他特殊的方式筛选和塑造他所钟爱的人才。

    这位首长不好伺候,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毛病和优点一样多——你要是认为他说这话是谦虚,那你就错了。他还有一个注释,说他的毛病和优点在数量上一样多,在质量上则优点和缺点之比是百分之九十五比五,而且他的优点是大优点,毛病是小毛病——单凭这句话,你就知道他好不好伺候了。

    韩陌阡对萧副司令其人是深有研究的,他的优点有多少,他就希望你的优点有多少;但是你的优点过多地多出了他的范围,他又不一定喜欢,又有可能把你的多出来的那部分优点看成是缺点;他的缺点有多少,他就能容忍你有多少缺点,但是你的缺点要是过多地多于他的缺点,他同样要敲打你,而且是狠狠地敲打,严重的甚至会危及到他对你的信任和使用。

    萧天英是在读中学时参加地下党的,有高中文化,这在他那个时代那一批革命者中,算得上是大知识分子。抗战时期他奉上级的指示在别茨山组建了驰名中原的萧支队,卫国战争时期从这里拉了一个野战旅南下,建国后到W军区当了军区炮兵的第一任司令员,任上力主高级军官专业化,并且身体力行,以五十高龄亲自cao练各种火炮,并且创造了军级干部加农炮两千米直瞄五发五中的惊人成绩。

    在萧天英担任W军区炮兵司令员时期,有一次炮兵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强调现代干部专业化问题。大军区头头脑脑来了三四个,别人作报告都是打了稿子,引经据典要么是毛主席的关于干部要先行一步的指示,要么是恩格斯关于职业道德的阐述,都是本党权威理论,无懈可击滴水不漏。轮到萧天英作总结,开始还能沿着会前常委研究的思路,可是讲了一会儿觉得不过瘾,索性扔掉发言稿信口开河抡开了。说现在的干部至少有一半是草包,一个在射击指挥理论考核中成绩连良好都很勉强的干部,居然也能当团长,一个本来在后勤保障方面颇有建树的干部,为了体现重用,居然让他去当政委,简直是乱点鸳鸯谱。

    那几年,军队相当一部分干部都是“支左”之后下来的或者是通过其他渠道调整的,包括军区的个别首长,来路都不是很明白,在这种情况下提到干部素质问题,别人都是如履薄冰,他老人家却大言不惭肆无忌惮,当场点出了一个副师长和一个团的政委,让前者回答步炮协同基本原则,让后者阐释政工条令第五至第八节。也算这两个干部撞到枪口了,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