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生即有灭 (第1/3页)
生即有灭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释】这一章是第三十八章。“佛问沙门”:佛故意设一个问答,这个问题本来佛不需要问旁人,并不是佛不明白这个问题,要问其他的沙门来令自己明白,不是的!佛知道人并不知道人命有多长的时间,所以佛就问沙门“人命在几间”:人命有多长的时间呢?沙门回答佛说“数日间”:人命几天就会死了,不是很长的。“佛言:子未知道”:佛对这个沙门说,你没有明白道理,你还不懂。 “复问一沙门”:又问另外一个沙门。“人命在几间”:人命有几许的时间呢?“对曰”:沙门对佛就说了。“饭食间”:就是说,在吃顿饭的时间内,人的寿命就会没有了。“佛言:子未知道”:佛对这个人说,你还没明白道啊! “复问一沙门”:又问另外一个沙门。“人命在几间”:人命在几许的时间会没有了?“对曰:呼吸间”:这人对佛说,人的寿命就在呼吸之间。“佛言”:佛对他说。“善哉”:好得很!“子知道矣”:你明白道了。 以前,印度有位国王,他相信外道。外道修种种的苦行,好像有的持牛戒,有的持狗戒,有的以灰涂身,有的睡钉子床,修种种的苦行、种种的瑜珈。与佛法相比,比丘修道看似容易,因不修这种种无益苦行。所以这国王就问佛的弟子说:“我相信外道修的种种苦行,他们都不能断yin欲心。比丘们这么随便,又怎么能断烦恼和yin欲心呢?这根本就断不了!” 印度有个国王,他不相信出家人能断yin欲,他说:你看看外道,有的持牛戒吃草,有的持狗戒吃屎,什么都有,还有的以灰涂身,睡在钉子床上,修种种的苦行,他们这么修都不能断yin欲心。你们出家人就是行脚、乞食、树下一宿…很正常,和他们一比,不像他们那么样的激烈,和他们那种无益苦行不一样。他们都没断yin欲心,怎么你们出家人能断呢? 【释】有一个法师就答复国王说:你在监狱里,提拿出一个应该杀头的人,你对这人讲:“我给你一碗油,你用两手拿着,到大街上去游行。如果洒了一滴油,就把你杀了;如果一滴油也不洒,回来就不杀你,把你放了。”这时候,你可以预备一些玩音乐的美女,在市街上玩音乐,等这应该要死的人游完了街,你看他这油洒没洒?如果他油洒了,当然就要杀了。油若一滴没洒,你就问他在街上都看了些什么?你看他怎么样说。 国王就照这样办,提拿出一个应该被杀的人,对他说明白:“今天应该把你杀了,但是我现在给你一个不死的机会。怎么样呢?你去游街,我给你一碗油,你用两手端着油,这油若是一滴也不流出来,不洒出去,那么,回来就不杀你。如果要是洒一滴油,回来还是照常把你杀了,你去试一试吧!” 于是乎就这么做,市街游完了,回来一看,碗里的油果然一滴也没有洒。国王就问他:“你在大街上,见过什么东西啊?”犯罪的人说:“我什么也没有看见,我就只看见这油,我时时刻刻保护这个油,不叫它洒了。所以我旁的什么也没有看见,也没有听见。” 国王问说:“这是什么道理呢?”这位法师就告诉他说:“这就譬如出家的沙门,他因为看到这个生死的问题事大,所以他没有时间来生yin欲的念头。他想要了生死,就好像那个罪人一样,如果流一滴油,有一点的烦恼,他就要死了。出家的沙门也就是这样,为什么他们能断yin欲呢?就因为把生死的问题看重了。外道为什么不能断yin欲呢?就因为他不明白生死,不懂生死是一种大的事情,所以不能断yin欲。” 我们修道,为什么yin欲心不断呢?也就因为没有真正地认识生死无常迅速。若知道生死无常迅速,你就没有时间来打yin欲的妄想,没有时间生yin欲的烦恼了。 这个故事我们大家都知道,因为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命,他就这么做了。 所以说,这个人命在呼吸之间,不是几天的问题,因为念念都在生灭。有的人认为我这个生命是几天,是一顿饭。在一般人来讲,这已经很少了,很短了,但是还不是事实。 另一个人说生命在呼吸之间,一呼一吸之间,佛说“你知道道了”这个不是佛随便给他讲的,因为这个呼吸之间,你不见道是不知道的,没有开悟到这个程度,你不知道你的生命究竟在哪块?所以佛就对这个沙门说:“你知道道了,你知道道在哪。”佛就给他肯定了。 所以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知道,我们的生命有生有灭在哪呢?就是在刹那刹那间,一念的起来就是一个生灭,不断地有生,不断地有灭,生灭就在这里,瞬间的生,瞬间的死。有时候我们不知道,我们这个身体好像不断地存在,在延续,实际上我们的生命不断地在生灭中,这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 我们每天还觉得自己过得挺自在,什么自在?该睡觉就睡觉,该玩就玩,该打妄想就打妄想,所以你就不知道,你现在打的妄想,把多少个生死都浪费了,没有控制住,念念在生死之中,你不知道去控制生死,而且还念念去跟生死俩玩起来了,顺着生死去走,所以这个事情是非常可怕的。 我们有时候念念打妄想。你念念打妄想,念念生灭,而且你不知道过了多少生死。所以我们一天确实是一会儿生、一会儿死的,不断地生,不断地死,那是数也数不过来,这叫不忆数,没法去讲了。所以说,这种境界只有证道的人才知道,他亲自证到了这个地步,亲自看到这个境界,知道人的生灭就是这样。众生的生灭是靠妄想形成的,所以就不断地生灭。 所以我们不应该浪费时间给自己找方便“哎呀,不行,我今天身体不行了,我今天起点烦恼,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