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较量 (第5/8页)
救你于危难,而“亲郭派”的人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江东台回去开了会。 这个会开得有些不寻常。 会议一开始,江东台就把薛明汉当着郭小勇的面跟他说的话,作了“原话”传达。刚传达完,易平和、陈立东、李宗斌、杨华及一些和他们关系密切的领导就纷纷发言,不赞成为了一篇小稿改变原有决定,坚决反对让谢三强中标。 陈立东、易平和、李宗斌、杨华四人尤为激动,易平和和陈立东在发言时甚至把桌子拍得“啪啪”响。 易平和他们吵,他们闹,江东台默默地听着,看着,不插话,不打断,任易平和他们尽情地表演,等他们说够了,吵够了,他便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刚才陈主任、易局、李局、杨局先后都作了发言,说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下面我也说说我对此事的看法吧,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在座的各位领导多多包涵指正。在说谁中标之前,我想先说说我对罗天海和谢三强这两个人的一些看法吧。谢三强这个人,我认识他有三年多了吧,因工作上的关系,与其多多少少有些接触,当然了,因仅限于工作上的接触,所以交往并不深。但是,从一些领导和一些干部一些群众口中,还是听到不少对谢三强这个人的评价。基本上,在大家看来,谢三强是一个非常有能力而又有善心的生意人。谢三强出狱后,仅用两三年时间就创出一片自己的天地,这对一个刑释人员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但他做到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他有能力、善经营。” 说到这儿,江东台觉得有些口渴,便暂停了一下去拿杯子喝水。他没想到,易平和却见缝插针地发起了言:“论能力,人家罗天海也不比他谢三强差嘛。” 江东台眉头一锁,把杯子重重地往桌子上一放,说:“易局说得很对,论能力,罗天海和谢三强确实差不多,但是,易局,谢三强是怎么发起来的?他是把自家的房子卖了开个小砂矿赚了点钱,又贷了些款才办了公司开起医院的。这一点,不仅在座的各位了如指掌,就是随便在大街上拉个群众,他都能说出个大概来。但罗天海呢?一个黄、赌、毒俱全的娱乐城的打手,他是怎么从一个打手摇身一变而成娱乐城老板的?又是怎么一步步积累使其事业迅速扩张的?在座的有谁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呢?庄主任,您知道吗?” 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招投标管理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庄单林摇摇头,说不知道。 “那谢局知道吗?” 监察局谢东波也摇头说不知道。 “王局,你是鲁宁人,你知道吗?”庄单林又问审计局局长王学科。 王学科说他对罗天海了解有限,不清楚罗天海是怎么发起来的。 江东台看看李宗斌,又看看杨华,把在座的领导都逐个地扫视了一下,然后对易平和说道:“易局长,你好像挺了解罗天海,跟大伙说说罗天海的致富史吧,好让大家对罗天海有个更全面的了解,以便作出正确的评判。” 易平和没想到江东台会来这一招,说道:“我也是第一次跟罗天海打交道,所以也不是很了解,但罗天海多次被省、市评为优秀企业家,又是鲁宁市人大代表,应该是很不错的,要不然,如果仅靠能挣几个钱,是不可能有这么多荣誉的。” 李宗斌和陈立东忙附和着说对对对。 江东台没有理会,说道:“断定一个人仅凭猜测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讲究的是事实。刚才我说谢三强有能力,那我再来说说谢三强的善心。谢三强控股骨科医院后,为30多位贫困骨折患者免费实施了内固定的安装和拆除手术。还有,谢三强前前后后资助了10名小学生、5名初中生和2名高中生及1名大学生,这些都说明什么,说明谢三强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社会。他经常说,如果没有社会给予的关怀,他就不可能贷到款开办公司,办不了公司,他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就是一个胸怀天下的人,这样的企业家,才是我们需要的企业家。相比之下,罗天海他为社会做了些什么?打架斗殴,聚众闹事都有他的份。就是后来不当打手了,也还是一身痞气,动不动就用武力来摆平问题,招致群众不满。今天报纸上发的那篇文章,把峡川城都炸开锅了,从干部到群众都对罗天海议论纷纷,不少群众更是打电话到市委、市政府,建言把罗天海的标判为废标。大家意下如何呢?我的意见是,这次工程招标改为谢三强中标。这样做,不是我们一味地听民言,顺民意,也不是我们存有私心,暗箱cao作,照顾峡川本土的企业家,而是综合谢三强和罗天海两人的资质、标价及双方人品等要素才作出此番决定的。当然了,这只是我的一些个人看法,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都可以说出来,争取在会议结束的时候拿出个结论来。这样,我也好跟薛书记和郭市长交差。我们招投标管理委员会,也好跟对此事给予关注的广大市民交差。” 江东台的话,让会议的势头出现了逆转,刚才一直不说话的那些领导也开始纷纷发言,支持改由谢三强中标。尽管陈立东、易平和、李宗斌、杨华及一些和郭市长关系特别好的领导仍然坚持由罗天海中标,但最后表决的结果并未如陈立东他们的愿,超过2/3以上的领导站在了谢三强一边。不,准确地说是站在了薛明汉一边。 从薛明汉那儿回到市政府后,郭小勇和秘书刘平一直在办公室等易平和他们散会。这个会,会不会把罗天海否掉,他心里没底。按理说,市招投标管理委员会的成员除监察局是市委部门外,其他的比如审计局、国土局等等都是他所管辖的政府部门,这些人和郭小勇都非常熟,加上有陈立东、易平和、李宗斌、杨华他们的煽风点火,郭小勇应该有这个自信打赢这场“夺标之战”的。但是,峡江大桥新方案的通过让郭小勇受了不小的打击。那些市局的一把手,除易平和、李宗斌他们几个还跟过去一样跟他心贴心之外,其他的已经与他渐行渐远了。这些人,谁掌权,谁说话管用,热脸就往谁的屁股上贴。就拿江东台来说吧,过去在他面前可是唯唯诺诺的,政府那一块的事情,断然不敢先向罗书记汇报再跟他打招呼,可现在呢,招投标的事情江东台不跟他这个市长汇报反倒先向薛明汉汇报。这说明什么?郭小勇心里清楚得很。 鉴于这些考虑,郭小勇对这次定标大会就显得信心不足。 郭小勇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有几次因为太急还呛到了。刘平知道郭小勇心情不好,也不敢多说话,生怕说错话挨批。郭小勇被呛到干咳的时候,他也只是默默地过去给郭小勇倒水递手纸,不敢说上只言片语。 “小刘,他们这个会开了有两个多小时了吧?”郭小勇把一根只吸了一半的烟往玻璃烟缸里一扔,问道。 刘平看看表,说:“已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