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出卖好友为老母 (第4/6页)
当他歪歪倒倒地爬上岸时,再无一点气力,-一头栽倒在地上,又一次昏了过去。 没有几人知道慕容华的遭遇,更没有人能体会到他的感觉。 慕容华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罪,居然受到如此残酷的惩罚。 他的一切均毁于一旦,这真是老天爷不长眼啊! 当慕容华睁开眼睛的时候,迷迷糊糊地感觉到周围一切起了变化。 他隐隐地感到自己身下的“床”是那么的柔软。 慕容华轻声道: “这是哪儿?这我这是在哪儿?” 突然,一个陌生的声音传人耳中。 “老头子,快来!他醒了。” 这时,慕容华的意识一下子恢复过来,他蓦地坐起,不禁被眼前的一切吓了一大跳。 他发现自己置身于一间木屋中,室内布置得很简单,但是墙上却挂满动物的毛皮。 这时慕容华的目光,落在了面前的一对老翁身上。 他紧张地问道:“你们是谁?” 这时老人见他猛然坐起,吓愣在一旁,见他向自己问话,这才缓过神来。 好半晌,那老头开口道: “我们是这儿的猎人,平日里,这儿人烟稀少,那日我的老太婆去潭边洗衣服,没想到在岸边碰见你躺在那儿,我老太婆吓坏了,以为你…”老头说着话,已睁大了眼睛,看着慕容华。 慕容华听到此,一颗心总放了下来,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这时,老太婆道: “公子,你不知道,你那时的样子多么的吓人,我和老头子将你抬了回来后,你已经睡了三天三夜了。” 慕容华这才发现那老太婆双眼奇红,想必是为自己熬夜成这样。” 他激动道: “多谢大伯、大娘的救命之恩,我…” 话还没有说完,他又一次的昏了过去。 他无怪慕容华再次昏去,因为他身心俱疲,已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 那老头一见慕容华昏倒,忙对老太婆招呼道: “快,把那碗汤拿来。” 炉上正煮着热气直冒的汤。 一碗热腾腾的汤下肚后,慕容华悠悠地醒来。 慕容华万分感激道: “多谢大伯、大娘救命…” 那老头道: “这位公子,这没什么。你现在不要多说话,你的身体太虚弱了,你在这儿安心的养伤,先别想那么多。” 老人的话中,透着善良和纯朴。 慕容华的脸上,流下感激的泪水。 那老头对慕容华道: “对了,这位公子,不知如何称呼你?我姓李,认识的人都叫我“老李头”这里除了一些山里的人,就再没有什么人了。” 慕容华见他们是本地人,而且又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便不再隐瞒道: “大伯、大娘,我叫慕容华,你们的救命之恩,容我日后再报,这几天真辛苦你们了。” 那老夫妻俩忙摇头道: “别…别这么说。” 那老太婆又道: “慕容公子,你怎么会到我们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来呢?” 慕容华便断断续续地把自己的悲惨遭遇和遭受到的非人折磨,以及自己如何跳崖的事,原原本本地讲给那老夫妻听。 那老夫妻俩听得目瞪口呆,而那老太婆更是老泪纵横。 如果不是慕容华亲口说出来,他们怎么也不会相信,世上竟有如此狠毒的女人。 老太婆忍不住道: “这恶女人会不得好死,老天会有报应的,真没想到,世上竟有如此狠毒的女人。” 老太婆过了很久,才止住了抽泣。 慕容华对那头道: “大伯,我想向您打听件事?” 老李头一听忙道: “慕容公子,请问。” 慕容华问道: “不知这儿,离金陵近否?” 老李头忙答道: “近,到金陵,我太熟了。” 慕容华一听,目现迷茫。 李老头见他不说话,又道: “慕容公子,金陵城离这儿不远,走几天就到了,我因经常带着毛皮去金陵换回所需的——柴、米、油,故对那儿很熟。” 慕容华这才明白过来。 他一时沉默起来,过了好一会,终于开口道: “大伯、大娘,多谢你们救我,我有急事,所以要告辞了。” 说完,他挣扎起床,便要往外走。 刚走了两步,就摇晃起来。 老李头一把扶住道: “慕容公子,你的伤还没完全恢复,你还是在这安心养伤吧!如果有什么事,可以说,告诉我,我可以帮你嘛!” 慕容华知道,再客气,就会伤了老人的心。 于是,恭敬不如从命,他对老李头道: “大伯,麻烦你替我到金陵城,去送一封信。” 老李头问道: “送信?送给谁?” 慕容华道:“送给金陵中判官府的人。” 老李头有些迷惑地问道: “你说什么?” 慕容华道:“把这送给金陵城中判官府中的任何一个人就可以子,这样,我就有救了。” 老李头不相信地问道:“真的?” 他常到金陵贩卖东西,自然知道判官府是个不小的地方。 慕容华肯定地点点头。 老李头道:“好吧,那你就把信给我吧!” 慕容华道:“信,我马上就写,麻烦您借我笔墨纸。” 老李头道:“我这地方,哪有这些东西。” 慕容华一听,心就凉了半截。 他渴望问道:“能不能借到?” 老李头道:“借?这方圆一、二十里之内难见人烟,即使有人,也都是同我一样的粗人,何来纸笔?” 慕容华一听,不禁xiele气,真没辙了! 突然,慕容华眼睛一亮,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