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兰花白雨 (第11/15页)
“还告诉你一件事儿。”mama打量着平静下来的女婿说“她爹的问题平反了,现在已办理了退休手续。她们姐弟俩都分配了工作。天永(兰花弟弟)走了,兰花说什么也不去报到。她要跟你当农民…什么,让她去?你还不理解她的心吗?傻孩子!做娘的可知道女儿的心,就别让她再难受了…是呀!…为这,她爹这一月来和她连一句话都没说过。” 他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她就是这样一个人。不对,一切都是他造成的…他感到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真的,他欠下了她一大笔债呢! 想到这里,他的心里像是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我们终于结婚了。 我们一块儿生活,也尝到了新婚的快乐和蜜月的幸福。读到这里,你大概还留恋那些幸福的日子吧?好了,停一停吧,继续写你的文章吧! 十四、夫妻山的传说(四) 一年后,牛娃和刘巧儿有了一个孩子。这是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很像牛娃。 几盏清油灯照得洞子里红堂堂的。炕上铺的,壁上挂的,身上穿的…都是绫罗绸缎。刘巧儿的所有财产,用了一年多了还像一座小山,宛然用不完似的。 “山洞(孩子的名字)娘,我们出去转一圈吧,顺便打点野味。” “好。”刘巧儿点头答应着,从壁上取下斗篷披在了他身上。牛娃从侍女手里接过弓箭,在金良手里抱着的孩子脸上响响地亲了一口。 山洞外面,一切都是新鲜的,红的花、绿的叶、飞的鸟、走的兽… 牛娃走到一片白得耀眼的玫瑰花旁。多么漂亮的玫瑰花呵!花蕊白得像无瑕的美玉,叶子绿得似水淋淋的翡翠。白的花,象征着纯洁的心灵;绿的叶,代表着朴实的性格。 他采了一朵大而且十分美的花,戴在了刘巧儿的胸前。刘巧儿微笑着享受着爱情。小山洞也突然间变得懂事了,只见他微歪着脑袋看母亲胸前的花。金良被逗笑了,他们都笑了。 突然,一只野兔像离弓的箭一样向对面的林带飞跑而去。牛娃不慌不忙地举起弓,瞄准了飞跑的兔子…兔子被射倒在了山坡上,她们快活地拍起手来。很快,二侍女朝绿色林带的方向跑去了。 他俩对坐在了一块岩石上,小山洞就蹲在他们的腿上。远处,一对对小鸟叽叽喳喳叫着、追逐着,玩得那么自由、高兴。他们,这对自由的鸟儿,看着这一切沉浸在幸福的快乐之中… 他打发侍女把刘巧儿和孩子送进了山洞,自己带着几个侍女朝密林深处走去。一棵棵松树,像通天柱拔地而起,耸入云霄,灌木、河柳到处都是。南来北往的叫不上名字的各种小鸟,唱着歌窥探着这几个陌生人的到来。 前面的草丛中像是有什么在动,他握着弓朝前走去。那家伙越出了草丛,原来是一头凶猛的野猪。 “飕!飕!”随着弓响,两根白羽箭插在了这家伙的身上… 今天的运气真好,打来的野味也不少,一头野猪、五只兔子、一只山鸡、三只青羊… 就在他们准备吃喝的时候,一侍女来报,山峡口里,发现了刘家护卫队的人。 “他们发现你了吗?” “没有。” “糟糕。”他对巧儿说“准是被他们发现了。” “来搜查我们?” 刘巧儿愤怒地说:“哼!没那么容易。” 他让几个侍女严密注意洞口,如有情况速来回报。侍女们分头去了… 写到这里,他看了看手表,已经是夜里12点了,还早。他小心地放下了手中的笔,然后拿过那封信又看了起来。 十五、分家 斌弟,我们刚刚进入幸福的大门不久,祸也随着降临了。我到你家,还没有过上一个月,我那个表姐就起不良之心了…他们把东西都拉光了。嗳,难啊!要不是mama偷偷给我们点钱,我们就连个吃饭锅都没有啊!想来令人寒心,令人发指。 通过这件事,我又进一步认清了她——我的表姐,这个人面兽心的坏女人。她比牛郎的嫂子还坏呀。也就是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明白了你那年要“远走高飞”的原因。 哦,是呵! 难肠的很呵!谁让你的心那么好呢?他心里这样说着,靠在了椅背上。一眨眼,所谓“分家”的情景就浮现在他的眼前。 那是个多灾多难的夏天啊!刘亮出狱回家了,真是狗改不了吃屎。他不知从哪里又倒了好多银元,从香港换来了几十沓人民币。一天,他给了刘斌一百元钱。刘斌不要,他硬塞到了弟弟的手里。 这一下糟了,他嫂嫂指桑骂槐地骂了半天,什么“不要脸”了,又是什么“狗眼比尿洗了的还亮”了,还有什么“自己没本事,有啥脸皮要人的钱”了,等等。 刘斌实在忍不住了,他准备出去把钱掼在她脸上,是兰花拦住了他说:“冒失鬼样子,等我去给她。” 她拿着钱走到了双手叉腰的嫂嫂眼前,细声细气但又很坚决地说:“你要用钱,就言传。为啥非要骂人呢?拿着吧,反正我们也用不着。” 嫂嫂愣住了,停了一下,她抓过钱红着脸逃进了屋。刘亮实在有点看不惯了,一把抓住她的衣领:“把钱都给我!” 她见刘亮火了,气也不打一处来:“地里、家里的哪样活不是我干?你个没良心的,死在外面,哪知家里的情况。他们早上睡到日头爬上了墙头才起身。白日,婆姨汉子到城里胡逛。啥活都不干,凭什么给他钱?” 几句话,把刘亮说哑巴了。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总爱听女人的。女人一席谎言,他自然信服了。 晚上,女人对刘亮说:“盖房子吧,庄基也批下了,木头也买好了。先把新庄子打起来,盖好房子就行了。这里的旧房子到下年再拆吧,也好缓口气儿。” 半月后,一院新崭崭、齐刷刷的房子修起来了。这期间,刘斌一天也没休息过,累黑了脸,磨厚了手。旧院子里,几十号人的饭都由兰花一人做。白天,她钻进蒸笼一样的厨房里,晚上还要抽空给公公打针(刘斌父亲在女儿家养病,回来不久)。晚上,别人都休息了,她还得蒸第二天的馍馍。是累了点,可新房子总算盖起来了吧。等下年再受点苦,就能住上新房子了。这样一想,也就觉着心满意足了。 刘亮两口子呢,恰恰和他们相反。男人披件黑呢子衣裳走出走进,或者到供销社买条烟、打斤酒。整个半月,他连一天活都没干过。女人呢,说是病了,住了半月娘家。 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